本文摘要:論文發表 中的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意為數字對象標識符,用來標識在數字環境中的內容對象,所標識的數字對象類型包括期刊、圖書、會議記錄等各種資源。 DOI是由美國出版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AAP)提出(1994年)并建立的一個
論文發表中的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意為“數字對象標識符”,用來標識在數字環境中的內容對象,所標識的數字對象類型包括期刊、圖書、會議記錄等各種資源。
DOI是由美國出版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AAP)提出(1994年)并建立的一個由國際DOI基金會(International DOI Foundation,IDF,為DOI最高管理機構,1998年成立)、各個注冊機構(Registered Authority,RA)和CNRI(DOI技術支持機構)所構成的系統所運行的標識體系。
在傳統的實體出版物中,無論是書刊、磁帶、光盤,都會被賦予ISBN、ISSN、ISCN等國際標準編號及其條形碼,作為出版物在書?种械奈ㄒ粯俗R,這些標識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但是網上的文檔一旦變更了網址(URL),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人無從追索。
如果給數字信息加上DOI,就如同出版物貼上了條形碼一樣,無論走到哪里都有蹤跡可尋,并且通過DOI系統的自動轉換后,將永遠指向最新和有效的網站網址。因而DOI被形象地稱為數字資源的條形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UPC)。傳統商品靠UPC建立起全球的供應鏈,數字產品則依靠DOI建立起網絡上的供應鏈。
當一篇文獻剛剛online,而未正式發表時,可以引用其doi號。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lwbk/1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