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期刊分級方式有多種,掌握期刊級別劃分對教學科研人員來說是完全必要的,而我們經常聽到一級期刊二級期刊的說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期刊分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從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顯少數優秀的重點期刊,故一般分級層次不多,大多為2--3級,少數在4級以上
期刊分級方式有多種,掌握期刊級別劃分對教學科研人員來說是完全必要的,而我們經常聽到一級期刊二級期刊的說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期刊分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從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顯少數優秀的重點期刊,故一般分級層次不多,大多為2--3級,少數在4級以上。如:
2級: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來源期刊--非來源期刊
按照這種分法,核心期刊為一級期刊,普刊即為二級期刊!高校圖書館工作》為核心期刊,是一級期刊!陡咝D書館工作》(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湖南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圖書館工作專業刊物。旨在總結交流中國高校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探索高校圖書館工作規律。本刊介紹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各情報信息機構及各校信息管理系專業理論、實踐研究。榮獲中文核心期刊 (1992)。
3級:國家期刊獎--國家期刊獎提名獎--非獲獎期刊(以獲獎與否劃界,也可看作是2級)
一級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級期刊--二級期刊--三級期刊
4級:全國高校社科學報雙十佳--全國高校社科學報百強--全國高校
優秀社科學報--其它社科學報
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未獲獎
期刊級次的稱謂有很多種,主要有:
(1)按主管部門劃分為全國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4)稱一級期刊、二級期刊、三級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質量考評,評定1998年全省期刊質量為一級期刊179種,二級期刊93種,三級期刊6種)。
(5)優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舉行的期刊評獎活動中,《文學遺產》等八種刊物被評為“優秀期刊”)。
(6)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如1992年國家科委、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聯合舉辦的首屆全國優秀期刊評比中,設優秀期刊一、二、三等獎。
(7)十佳期刊,如江蘇省社科類十佳期刊,首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雙十佳。
(8)來源期刊,如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9)國內權威刊物,如《湖南大學校定國內權威刊物目錄》。
(10)重要學術期刊,如《湖北大學一級和重要學術期刊目錄》。
由于給期刊定級的機構、院校很多,定級的出發點、目的和標準各不相同,期刊分級的稱謂也就顯得五花八門。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辦者越來越重視期刊分級的結果,對分級中獲得的好成績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標注,而稱謂的復雜多樣使得讀者難以辨明。如“優秀期刊”,在某次定級中可能是最高級別,而在另一個定級中可能是第二級或第三級,最典型的如全國高校社科學報評獎,在“優秀學報”上還疊著兩級,分別是“百強”(第二級)和“雙十佳”(第一級)。而“核心期刊”的標注方式竟有19種之多,出處不一但又未標明,讀者很難弄得明白。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enda/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