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電力工程師論文發表了電力企業的特點和審計信息化的現狀,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電力企業經營的效率和安全性不僅關系到國家和社會資產的保值增值,還關系到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是否持續穩定,論文探討了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建設的思路和
這篇電力工程師論文發表了電力企業的特點和審計信息化的現狀,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電力企業經營的效率和安全性不僅關系到國家和社會資產的保值增值,還關系到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是否持續穩定,論文探討了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建設的思路和具體措施。
關鍵詞:電力工程師論文,內部審計,信息化,智能化
與外部審計關注的企業對各項法規政策的遵從不同,企業內部審計更多關注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企業內部審計主要內容包括對企業各類流程和管理制度的遵從,如合同流程、采購流程、生產流程、財務流程等;同時也包括職能部門如行政、人事及財務等的業務績效及合規性進行審查;此外還需要對各層級管理者以及關鍵崗位員工進行個人審計。企業內部審計一般由財務牽頭并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專項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通過內部審計,梳理業務運作的憑證、過程和相關責任人,一方面能夠發現其中隱藏的風險,另一方面能夠起到警示作用。尤其是能夠通過內審發現制度和流程的缺陷和漏洞,以及流程執行中的不足,從而不斷優化和改進管理制度和流程,以便業務運作和管理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尤其是組織和業務復雜的規模企業,更需要通過制度化工具來幫助管理。而隨著企業組織在空間上分割,業務集中處理,則需要信息化平臺和工具來應用統一的管理制度,并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操作。
一、電力企業的業務特點
電力從生產到最終走入千萬家,需要經過發電、傳輸、配電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部署,并且在空間上需要覆蓋廣闊的區域。發電系統、傳輸系統、配電系統以及用電終端相互實時連接,不僅要保證連接的穩定性還需要保障任何節點和線路的安全性,才能最終為企業及家庭提供穩定安全的電力供應。電力企業的業務特點主要體現為固定資產系統規模龐大且空間覆蓋極廣、設施及設備建設及維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安全及穩定性要求高、對區域地理和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等特點。
電力企業尤其是電廠和電網需要建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并投入數量眾多、體量巨大和技術含量高的設備。如電力企業需要憑借自然資源如水流、風能等建造堤壩或基礎平臺,并部署發電機組、風葉大電機等;電力設施設備需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并且資金占用周期很長。還需大量的人力和建設機械的投入,特別是電網企業,在假設鐵塔、電線杠、線纜、挖掘溝渠等工程上需要大量人力、車輛、工具的投入。同樣在電力設施建設完成后,在各個區域、節點和線路上需要投入眾多維護人力和資金;由于電力對人及其他生物具有損傷性,并且能夠引起火災,電力系統在廣域空間里展開的同時必須要求極強的安全性。同時電力供應的終端將會對生產及生活產生“致命”性影響,因此電力企業需要超高的穩定性;而電力系統的建設引起區域地理特征,如水文、土壤、氣候的改變,從而印象農業生產以及居住環境,因此電力設施建設必須充分進行考察和論證。
基于電力企業的特殊性,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僅是企業自身經濟性的要求,同時還承擔著國家資產保值增值、國家環境和社會安全的重要任務。由于電力行業的投入巨大,影響重大深遠,因此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由國家經營,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電力行業進行所有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向社會資本及參與者開放。無論行業如何改革,電力行業中的企業尤其是電廠、電網企業始終都會只有若干壟斷寡頭。眾所周知,我國電力行業多年來都在不斷進行改革,近年來改革力度更是不斷加大。電力企業內部管理在新的行業環境下,將會面臨更多機遇的同時也有更嚴峻的考驗。
二、電力企業面臨的內部審計現狀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難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具有審計范圍廣和注重成本效益的特點。審計范圍廣不僅指空間范圍,還包括業務范圍。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對象就是電力系統,其廣域網絡化決定了審計的對象的空間分布的復雜性;此外,隨著電力行業市場化發展,電力企業逐漸走向了多元化經營,在本行業整合上下游,橫向上涉及地產、運輸、酒店等領域。此外,由于電力企業的社會影響性,其內部審計除了考量效益性,還需要審查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而目前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有:
1.企業管理者對審計不夠重視。這主要是在國有電力企業中,由于管理者作為國家和人民的代理人,并不是企業的所有者,因此缺乏對企業經營效益持續提升的意識和積極性。特別是占據了區域壟斷的地位,同時又能輕易地獲得國家補貼,往往這些電力企業成本持續上升,而管理體制陳舊、組織管理混亂、個人主義和權力主義橫行,而在產品和服務側卻長期看不到改進提升。
2.內部審計工作范圍過于狹隘。大部分內部審計不完善的電力企業都局限于財務審計,審計工作也由財務部門人員來執行,因此審計團隊的知識結構單一,只能片面地了解財務方面或者從財務的視角進行審視。例如,企業內部僅重視財務指標,而對于管理審計、流程審計即經營安全審計等方面關注較少。包括合同的風險、采購規范性和專業性、管理者履職情況、內部合作協調等。
3.審計組織獨立性和權威性不足。一方面行政干預普遍存在,使得企業管理者及內審團隊失去自主性,另一方管理者權力過大導致審計形式化,唯領導意見是從。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團隊不僅要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審查,更需要通過審計工作監督公司履行國家和社會賦予的責任和義務。但由于行政力量的干預,企業管理者缺乏關鍵事務的決定權,內部審計無法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監督改進;而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各層級主要管理者權利過大,審計組織無法對其采取實質性的措施。在特別嚴重時,內部審計走形式化或者人為編造也不為奇怪。
推薦閱讀:《大眾用電》(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湖南大學;湖南省電力行業協會主辦。是一本全國公開發行、深受廣大電氣工作者及供用電人員喜愛的刊物。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dzlw/1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