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科學技術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在推動社會與世界進步發展的同時又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譬如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手機早已成為一種普及的電子設備,并且每一部手機都會連接互聯網,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上網。這樣一方面為學生的學
[摘 要] 科學技術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在推動社會與世界進步發展的同時又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譬如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手機早已成為一種普及的電子設備,并且每一部手機都會連接互聯網,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上網。這樣一方面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供了海量的資源,但是那些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則會利用課堂教學以及實訓教學的時間上網聊天、看電子書甚至玩游戲,對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都造成了一定不好的影響。作為一名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師需要變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手機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此對基于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初步探究。
[關 鍵 詞] 互聯網;手機操作平臺;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
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體系中,數控操作技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屬于機械類專業的中心課程。學生掌握了精湛的數控操作技術之后,可以從事數控加工、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生產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是一門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技能型的專業課程。首先因為數控操作技術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與實踐技能綜合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學生極易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其次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本身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就存在明顯不足,因此就更讓數控操作技術的教學工作的開展雪上加霜,使教學效率的提高受到嚴重制約。當前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為數控操作技術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拓展空間,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與專業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職業技術教育高速發展趨勢的要求。在傳統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數控操作技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一般是首先對學生進行理論的講解,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實訓操作。這種理論與實踐相互分離的教學模式太過于落后和陳舊,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沒有直觀、形象、具體的數控操作原型,因此學習枯燥、無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一般學習能力水平不高,學習習慣不科學,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極其有限,學習進步緩慢,學習效果不佳。加之實訓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技術理論作為支撐,因此漏洞百出、錯誤頻現,更直接制約了實訓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與學生的需求的前提下,必須大膽改革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教師單向講授的教學模式,采用師生之間緊密互動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實行。
其次,教育現代化模式已經成為當前時代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程的主要動力。在當前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已經深入到了廣大師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為廣大師生帶來了更為海量的優質資源,加深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密切溝通,實現了學生之間的通力合作,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制約,保證教與學活動的扎實開展,因此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數控操作技術的互動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值得我們大力推廣的教學模式。
二、基于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
(一)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理論教學
在傳統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數控操作技術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學的。數控操作技術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大量、反復的講解,以確保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真正理解。畢竟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到了對學生的講解當中,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互動的時間相應減少。在任何一種學習活動中,學生都有可能遇到疑難問題,尤其是高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更多。
教師把絕大部分時間用于講解,用于指導學生,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的時間就不足了,進一步導致學生的疑難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眾所周知,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了預習,那么學習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此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理論教學就提上了教學工作的議程。教師可以首先把需要教學的內容發布到互聯網中,學生使用手機下載資料進行課前預習,可以增強課堂聽講的針對性,確保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的過程中,教師就把數控機床的結構要求、主傳動運動的變速方式、數控機床的主軸結構等內容的講解過程提前錄制成時間在4~8分鐘的微課視頻,會同教師搜集的大量學習資料一并上傳到互聯網中,組織學生下載資料進行學習,下載視頻進行觀看。這樣學生通過觀看教師視頻的途徑進行學習,和在課堂上聽取教師講解的效果相差無幾,由于這種學習方式更靈活,學習效果甚至要超過課堂上的被動聽講。因此把課堂上的學習放到了課堂下進行,課堂上教師再和學生進行深入的互動,了解學生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進行講解和點撥,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同時用互動促進了教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推薦閱讀:互聯網技術在數據管理中的應用難點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dzlw/1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