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進程的不斷加快而取得飛速發展。因我國農業電子商務起步較遲緩,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而發達國家整體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速率逐漸加快,已經初具成熟。本文首先介紹分析發達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具體情況,通過以英國
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進程的不斷加快而取得飛速發展。因我國農業電子商務起步較遲緩,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而發達國家整體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速率逐漸加快,已經初具成熟。本文首先介紹分析發達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具體情況,通過以英國、澳大利亞的細致分析,給我國以啟示,致力于提升我國農產品產業化水平。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發達國家,澳大利亞,啟發
1國外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1.1英國發展情況
英國在21世紀初進行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和應用,取名為Farmer'sMarket,打破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其是英國首個農產品電子商務類網站。經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英國截止到2008年就有七成以上農場入駐其中,在上面發布了一些關于農產品的信息,參與平臺化、網絡化的線上交易。英國在到了2012年,入駐農場的有86%,通過運營的總額和線上交易連年增加[1]。同樣,英國政府極其重視構建和創新關于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的工作,是助推助推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性保障,將其納入到政府核心工作范疇中。
1.2澳大利亞發展情況
針對于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發展而言,澳大利亞政府將其放在核心重點位置上,致力于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實施農業信息技術設施的建設和規劃,增強有關就業人才的綜合素質等。因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影響,澳大利亞地廣人稀,需投入較高的成本費用,用于構建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政府部門為了從根本上減輕農戶、農場的經濟壓力,在政府預算中把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經費納入其中,同時承擔基礎設施建設費用。
除此之外,針對于部分農場和農戶,澳大利亞政府出資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實現對農場和農戶成本的顯著降低。當前基本上在澳大利亞中實現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的完全覆蓋,隨時對地查詢農產品市場信息、天氣狀況等,并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推銷并購買農產品[2]。從此可以顯著看出,澳大利亞基本上實現了資源和信息的實時共享,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較完備。
2對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啟示
2.1重視健全農產品物流體系
農產品的物流體系在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中占據關鍵組成,所以需有效提升其整體效率,實現效益獲取,不斷健全農產品物流體系。在發達國家農產品電商發展中,電商物流服務有較高的社會化程度,具備較專業電商服務平臺。但是相較于我國的農產品整體生產規模,流通速率較低,模較小并且尤為分散。所以在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把儲運及農產品的包裝等作為主要的技術支撐點,逐步的構建信息技術為核心,有效促進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
2.2農產品信息服務主體多元化
經逐漸發展的農產品信息服務信息多樣化,需整體掌握信息服務內容上具體的測重化發展,滿足農產品經營主體多樣化需求。直到今天,發達國家的農業電子商務已經較為成熟,我國需按照具體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不斷借助其優勢,結合呈現出的分散度發展現狀,引入多元化農產品品信息服務主體,在推進農產品電商發展中針對性開展農產品電商信息服務,明確經營主體多樣化需求。
2.3加大政府部門宏觀政策調控力度
針對于政府部門而言,一些發達國家把農產品電子商務視為常規化工作,通過結合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加大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組織協調力度和監督管理,不斷完善和健全關于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政策制度。德國政府設立聯邦食品安全局和消費者保護局,通過宏觀調控,掌握食品安全細微問題和市場發展動向,提供實時監測和管理服務,負責食品安全對策的制訂和問題的查處[3]。
中國可以借鑒德國政府的做法,及時了解食品安全動態,經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監測、檢查關于食品安全的工作情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印度通過設立合作社總司、農業部等,制定出行業準則、發展規劃,創新和改革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指導農產品流通運營的基礎性工作。我國可成立專門化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機構,借鑒外國優秀做法,解決其中的基礎性問題。
2.4加強中小企業合作
在大型農產品交易平臺上,大企業有很強的優勢,以及雄厚的技術和資本條件,是中小企業所難以達到的;诖,需積極的聯合起中小型的農產品企業,構建大型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加強合作,共同承擔風險。例如:美國的棉花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聯合組建,形成競爭優勢,通過多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其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需經農產品的中介結構建立起電子商務市場平臺,引入第三方交易模式,只提供信息和服務,不參與網上經營,所以針對于農產品各個環節信息,其可滿足交易雙方的需求。我國需合理配置農業資源,注重發展大宗農產品交易,實現對農業結構的調整。
2.5重視改善農業電商服務環境
需積極的重視起農業電子商務的服務,從而推進有關發展情況,所以政府部門需重視起此方面的建設工作;谡姆ㄖ埔幎ā⒖萍俭w制、投入、保險等多方面,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逐步完善好我國農業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和服務環境相關機制,保障我國有關發展環境的真實有效性,約束并規范好農產品電商行為。
通過按照我國具體的農業電商發展情況,實現對農村信息交流市場的針對性構建。從而規避農業電商發展中的風險,不斷完善好農業保險體系,實現有關機制,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的出現。除此之外,需挖掘出多渠道的互聯網平臺,實現對農村信息化保障機制的深度構建。
參考文獻
[1]吳鴨珠.發達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及啟示[J].價值工程,2018,37(33):13-15.
[2]曾艷.發達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經驗及對廣州的啟示[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9):143-144.
[3]鞠曾,余江霞,王英,等.歐美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創新做法及啟迪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11):249-250.
科技方向論文投稿刊物:《科技資訊》(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雜志創刊于2003年,曾用刊名《科技資訊雜志》,是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管,北京國際科技服務中心主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發行的省級優秀科技資訊類期刊。雜志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3791,國內統一刊號:CN11-5042/N,郵發代號:82-238國內外公開發行,每期定價20.00元,復合影響因子:0.112,綜合影響因子:0.05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dzlw/2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