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發表學術論文網 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論文摘要:對網絡時代下的
發表學術論文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論文摘要:對網絡時代下的網絡閱讀與傳統閱讀進行了分析對比,在此基礎上說明網絡社會里傳統閱讀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對新時代的讀者來說,網絡閱讀和傳統閱讀同樣重要。
論文關鍵詞:網絡閱讀 傳統閱讀 分析對比
閱讀是一種認知過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作為一種新的媒體也深入人們的生活,網絡閱讀也正在改變著人們傳統的閱讀方式與閱讀習慣。在網絡閱讀風行的時代,傳統閱讀是否將走向消亡?筆者認為網絡閱讀與傳統閱讀將會長期并存、共同發展。
一、傳統閱讀
傳統閱讀是通過紙質載體對印刷型文獻的閱讀。
1.傳統閱讀是人們所習慣的閱讀方式,能幫助讀者提高獲得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讀者把信息轉為知識,讀者只要掌握了信息的檢索方法就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傳統紙質文本對比度大,穩定性強,很適合人們閱讀,紙質文本可以隨時變換閱讀姿勢和調整閱讀方式,利于健康,同時傳統文本可隨時隨地閱讀,不需要任何設備,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
二、網絡閱讀及其特點
網絡閱讀是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獲取包括文本在內的多媒體合成信息和知識,完成意義建構的一種超文本閱讀行為,閱讀方式主要有在線閱讀和下載之后閱讀。
1.優勢。①信息全面與搜索便捷。②閱讀資源多元化。③增強讀者的主體能動性。④閱讀過程的實時互動性。⑤閱讀自由。⑥閱讀環境的開放共享性。
2.缺陷。①信息雜而無序。信息量大是網絡閱讀的優點也是其缺點,太多的信息無法給人準確的選擇,雜多的信息導致人們選擇的困難。②信息良莠不齊。網上信息良莠不齊使讀者喪失判斷力,影響了讀者的健康發展。③閱讀條件有限制。網絡閱讀必須有計算機和網絡,這對許多人來說并不方便。④網絡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健康有影響。⑤不利于個性培養,容易導致思維能力弱化。
三、網絡閱讀和傳統閱讀將長期并存
1.年齡與閱讀習慣的關系。對于40歲以上的人,閱讀紙質書仍是他們生活中的主要閱讀方式,他們大多不會以網絡閱讀替代紙質圖書閱讀,年齡再大者,能嫻熟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并不在多數,這部分年齡群的多數人在閱讀方式上仍會繼續選擇紙質出版物。
2.傳統閱讀的退化雖然是數字化時代的一種文化現象,但閱讀畢竟是與文字文化相始終的人類認識和學習的基本方式,絕大多數人類文化知識遺產仍以書籍的形式保存,讀者熟悉其格式,對其使用熟練,因此傳統文本在網絡時代將擔負情感喚起與心智互動的重任,而網絡閱讀只是提供一種新選擇,還沒有達到淘汰傳統閱讀的程度。
四、如何協調兩者的并存
影響人們選擇閱讀方式的主要因素有閱讀習慣、閱讀條件、閱讀能力、閱讀個性等,引導閱讀就應該從這些方面來提高閱讀率。
1.提高網絡閱讀質量,建立安全有序的網絡閱讀環境。
(1)加強網絡法規秩序,對網絡進行監控和管制。
(2)建立信息過濾機制,讓知識正確而有效地傳播,創造優質的閱讀環境,尤其是校園網和圖書館網頁應采取網絡安全防范措施,對網上信息進行分析和監控,提高網絡技術安全水平。
2.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和倫理規范的塑造,形成維護網絡文明的公共意識和道德。
3.提高讀者網絡閱讀素養,培養閱讀習慣,形成健康積極的網絡閱讀習慣。
4.加強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網絡閱讀社區。圖書館館藏和服務應趨向于專業性和針對性,側重專業知識、承傳與積淀的經典收藏。
5.技術引領服務。運用移動通信技術形成移動數字圖書館及短信服務、WAP網站、RSS信息聚合及手機圖書館等數字化服務模塊。
6.閱讀模式的改進。綜上所述,未來的閱讀方式趨勢向多元化發展,因此傳統閱讀和網絡閱讀有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陳建英.論網絡時代的網絡閱讀與傳統閱讀[J].懷化學院學報,2008,(10):158-160
[2]戴文紅.論網絡時代新閱讀文化的建構[J].南京社會科學,2009,(10):46-50
期刊推薦:《高電壓技術》
《高電壓技術》為國內外唯一集中、全面地反映當前高電壓技術領域科技信息的專業技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是國務院學位辦審定的中文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EI page one和《科技文獻通報》收錄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dzlw/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