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會計師職稱論文發表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涵和提升方法,從事會計工作人員需要遵守哪些道德準則呢?道德準則是約束將要失范的行為,彌補法律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論文探討了現在造成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欠缺的關鍵因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使得會計從業人員
這篇會計師職稱論文發表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涵和提升方法,從事會計工作人員需要遵守哪些道德準則呢?道德準則是約束將要失范的行為,彌補法律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論文探討了現在造成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欠缺的關鍵因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使得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提升的方法對策。
關鍵詞:會計師職稱論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原因對策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涵
會計的職業道德,是指從事該工作的人員履行責任活動過程中必須具有的品質道德,也是會計人員從事該工作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是基礎道德標準規范于會計工作當中的延伸以及具體體現。會計的職業道德不僅是會計進行工作時必須遵守的行為標準與準則,還屬于對一個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品質以及業務水準進行衡量的準則之一。
欠缺職業道德,就會使得會計的整體工作出現難以彌補的損失。毫無疑問,每個領域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行為標準,并按照行業領域特征來形成有關的有著群體化、被普遍認同以及都需要遵循的行為規范與標準。聯系至會計行業領域的職業道德,指的就是會計的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以及工作上統一遵守的,呈現出會計的職業特征的,用在調整會計人員與其他職位之間以及會計人員和單位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與標準。
所有的行業及領域有著眾多獨有的道德標準規范,然而也都有著鮮明指導作用以及基礎性的標準規范,會計工作的職業道德標準也是一樣的,其包含的基礎性道德標準有下面幾方面:第一愛崗敬業,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對本行業以及本職的工作熱情對待,對于業務要積極研究,努力讓自身的技能以及知識與崗位的規定要求相符合;第二遵循會計規范準則,會計的從業人員需要掌握財經法律以及國家一致的會計規范準則,自覺的遵循有關于財務會計的法律法規體制,且對會計的有關法律積極宣傳,對法制概念進行傳播;第三依法處理,依據會計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的會計機制要求辦事,保證會計的信息完整、精準、真實以及合法。
二、會計人員欠缺職業道德的緣由分析
不做假賬是會計人員需要秉持的準則,從側面體現了會計行業領域中做假賬的猖狂行為與會計工作環境急需凈化的實際狀況。會計崗位以及人員在經濟組織當中的重要地位決定這當中問題出現的高風險特點,比如為了上級領導高興而使得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現象,員工用權謀私來做假賬欺騙單位以及自己等。上市公司發生的類似于銀廣廈以及宏光實業等等都屬于會計做假賬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伴隨工作環境不斷惡化持續的翻版。使得會計人員造假的因素非常多,詳細講有下面幾個層面:
(一)受制于領導的巨大壓力,被強制做假
在層級制的體制之中,會計人員在單位主要領導、具體分管業務領導下工作的,會計人員是接受上級領導的管理、指揮,壓力的傳導機制導致會計人員難以對上層領導進行抵抗,若是領導出現與會計規范相違背的指令以及決策之時,處于被領導的會計人員常常具有來自于道德以及導致失業的內心矛盾。這種狀況在會計行業領域中有著極為充分的表現,由于會計人員把控著單位經濟活動的所有會計資料數據,這些信息對于單位甚至于領導個人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極為敏感。只要發生影響到單位的發展、領導自身政績以及對外形象之時,從領導上級來的壓力就集中至最底部的會計人員身上,會計人員被壓力所迫就會依據領導上級的想法來篡改會計資料數據以及做假賬,進而使得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現象。
(二)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沒有好的法律底線思維
當今,會計崗位是經濟組織當中出現問題的高風險區域,因為會計人員把控著單位的來往賬目、調配資金以及核查財務數據之類的權力,相當于管家。因此,一些具有很低的道德素養,沒有過硬的法律意識的會計人員對私利瘋狂追求,常常做出與會計規范以及公司財務管理機制相違背的行為,比如在發票上做小動作為別人或自己報銷費用,依靠資金的流動處理把資金都歸至自己單位甚至于自己的名下,用權謀私。有的單位發生對公款進行挪用的事故就屬于會計人員不把法律法規看在眼里的體現。
(三)監管制度有著漏洞存在
對于會計人員的監管制度落實的欠缺直接造成了廉價的違法成本。完善嚴密的監管制度是保證會計人員依法做事的有效科學的限制機制,但是在國內非常多公司,特別是國企,盡管有紀檢審計之類的單位建立,還有類似審計監督、財務監督以及會計監督之類的一系列監督機制,然而在執行之上遭受人事關系以及公司文化制約而僅僅是走過場,對于監督而言其作用并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三、會計人員道德水平的提升方法
(一)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感的培訓教育
必須承認的是,社會中道德走下坡路的現實情況,評判是對錯非的價值觀錯亂以及模糊界線也進入了會計工作環境當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目前正遭受嚴峻考驗。部分會計人員對職業認知發生了利益傾斜,覺得財務會計領域屬于肥差工作,會有很多灰色收入;部分會計人員覺得做假賬在企業中是常事。這些會計工作環境非常需要來自職業道德的培養教育上進行應對。單位必須把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歸結至一套機制系統之中,要通過獎勵機制、制約監督、保障機制以及教育培訓等角度來進行加強。
還有,形成職業道德感必須通過地位身份、成就感以及榮譽感的支持。所以單位能采用諸如職業道德人物的優秀評選之類的活動,廣泛進行宣傳,為獲獎者頒發獎勵,只要目的是使獲獎者能夠有榮譽感以及承認其價值,同時對于別的職員形成正確的導向以及積極響應力。還有,還必須探索并建立整套與單位實際相符的職業道德評估體系。確定違規違法的種類還有法律懲罰力度,提升法規法律監管的力度,強制會計人員強化責任思維意識,確定道德基礎規范,與此同時,對于會計人員建立必要的誠信檔案,獎勵那些有突出業績、遵紀守法以及敬業奉獻的職工,來對會計從業人員起到規范作用。
(二)規范會計工作環境
健康干凈的會計工作大環境對于會計人員形成調整道德感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改變工作環境屬于量變的一個過程,必須從部分開始處理。對于單位而言,會計工作的環境要想在短期內得到改善與優化的條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單位一定要從內部開始對自身的會計工作環境進行凈化,建立一種良心行事以及遵紀守法的氛圍。必須依靠法律法規的制約力,強化對于會計人員《會計法》的了解學習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觀道德觀的培養教育,注重對會計人員職業操守以及自律的培養教育,自覺提升專業的品德素質修養,強化會計人員的使命感,確定義務以及職責,確定道德以及非道德的劃界。對于較高道德素質的會計人員,從利益保護以及榮譽感上提供保障;針對違背良知道德的會計人員果斷調離會計崗位。通過獎懲制度確定道德的是非概念,對指導本單位強化職業道德具有正本清源的價值作用。
四、總結
因此,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水準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持續努力以及社會所有行業的支持。
參考文獻:
[1]何韻韜.簡議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問題及方法[J].時代經貿,2012(08).
[2]武間郭.會計職業道德狀況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17).
[3]孫蔡夏.有關會計職業道德的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24).
作者:黎長勝
推薦閱讀:《現代審計與會計》是由黑龍江省審計科學研究所主辦,《現代審計與會計》宣傳黨和國家的審計(會計)方針、政策;研究和探討前沿審計(財會)知識;交流工作經驗。是熱愛審計、財會事業者永遠的良師益友。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1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