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 近年來,云南省經濟實現快速穩定增長,各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資源和環境代價,人民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特別強烈。因此,只有加快發低碳經濟,轉變云南省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云南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是云南省
【摘要】 近年來,云南省經濟實現快速穩定增長,各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資源和環境代價,人民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特別強烈。因此,只有加快發低碳經濟,轉變云南省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云南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是云南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說明了低碳經濟的概念及包含體系,其次分析了云南省低碳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最后我們得出云南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幾條對策。
【關鍵詞】 研發 公共產品 外部性 福利
當今世界,能源消耗帶來的環境問題、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曖問題以及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問題,迫使經濟發展由高碳向低碳轉型。低碳經濟被認為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之后,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并且與國家權益以及人類命運密切相關的全球性革命。世界上幾個主要發達國家憑借在低碳領域的技術和制度方面的優勢,正在加快發展低碳經濟,并力圖通過構筑全球范圍內的碳交易市場以及實施碳關稅,在后危機時代獲得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積極發展低碳經濟,承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義務,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并于2009年11月明確提出要將2020年單位GDP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45%,并且將此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之中。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及包含體系
低碳經濟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構建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以實現減緩氣候變化和促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低碳經濟體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體系和低碳產業體系。低碳能源系統是指發展清潔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減少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從而達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低碳技術系統包括清潔煤技術(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儲存技術(CCS)等等。低碳產業體系包括開發及發展新能源汽車、火電減排、工業節能與減排、節能建筑、資源回收、循環經濟、環保設備以及節能材料等等。
二、云南省低碳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云南省也是全國能源生產大省與能源消費大省。近些年來,云南省在溫室氣體減排,積極構建碳交易市場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云南省低碳經濟的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
1、能源結構單一
目前云南省基本上正處于“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階段”,這個階段是每個工業高度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日本等國發展的必經之路。這個階段的特征是需要以大量的高能源和高含碳的基礎設施作為基礎,因此如何平衡發展經濟與化石能源的高消耗是云南省面臨的首要問題。云南省能源結構表現為“富煤、缺油、少氣”,云南省煤炭的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歷年都在60%以上,石油的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歷年都在10%以上。煤炭消耗量如此巨大,意味著云南省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善,這致使云南省在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階段的“高碳”特征非常明顯。而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會保持持續增長趨勢,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這一問題仍然會是制約云南省發展低碳經濟的首要因素。因此,能源結構單一的問題云南省如何發展低碳經濟的瓶頸。
2、政策法規不完善
不難看到,云南省相關的政策法規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關于低碳經濟方面的政策法規沒有形成法律化、制度化的格局,使得低碳經濟在云南省的發展缺乏準確的目標定位和總體方案。相應制度的欠缺是法律化不足的外在體現,當低碳經濟的發展受到制度因素影響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十分不利于低碳經濟在云南省的進一步發展。其次,云南省關于低碳經濟方面的政策法規欠缺強制性標準。當前云南省針對低碳經濟的立法主要集中在環保、電力、礦產資源、煤炭、大氣污染防治以及清潔生產促進等相關方面。雖然在理論層面有這些立法為低碳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但是由于這些立法內容中部分規定往往欠缺行業要求的強制性標準,出現問題時,法律的實施效力往往得不到有效體現。同時,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也欠缺具有可執行力度的監督監察程序保證低碳經濟發展。最后,云南省關于低碳經濟相關的政策法規大多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發揮作用,相應的經濟激勵機制并沒有完善。這些相關政策法規實施過程中的行政化色彩十分明顯,已經成為制約低碳經濟在云南省發展的主要瓶頸。
3、低碳技術發展水平落后
低碳技術就是適應低碳經濟發展,可以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的技術,低碳技術主要包括節能技術(使用水能、風能、太陽能等這些無碳能源,從而達到溫室氣體的零排放的技術)、新型發電技術以及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等等。低碳技術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云南省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并且發展緩慢,與全國經濟發達地區的技術水平具有很大的差距,低碳技術總體水平滯后。首先,云南省低碳技術的整體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都相對落后,例如熱電多聯產技術、高性價比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生物質能技術及氫能技術等,這些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落差。其次,“鎖定效應”給低碳技術的發展帶來很大阻礙。即:云南省目前投入的基礎設施、機器設備等都是依據傳統應用技術的,并且在短期內無法被廢棄,于是技術和投資都被長期“鎖定”了,想要再進行新技術的投入就非常困難。最后,云南省雖然具備初步的低碳能源技術,卻未形成一個良性的市場體系。這大大挫傷了一些開發低碳能源企業的積極性,使整個產業鏈缺乏長期的資金支持。
4、節能減排工作進展緩慢
云南省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總體上存在責任不明確、政策不完善以及投入不落實等問題。第一,責任不明確。還沒有建立健全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各州市還沒有把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還沒有把節能減排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逐級分解到市縣區和重點企業,也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去執行;第二,政策不完善。云南省目前鼓勵節能減排的財稅金融等相關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并且執行力度不夠,一些高耗能和高污染型產品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第三,投入不落實。目前,云南省各級政府部門對節能減排的投入普遍偏低,支持節能減排的穩定投入機制尚未形式。企業在加大投入以實現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方面也缺乏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