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2015年退休年齡規定 第一 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第二 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
2015年退休年齡規定
第一
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第二
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摘要】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定始于1951年,幾十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勞動力供求狀況的變化、初始勞動年齡的上移、壽命的延長、健康狀況的改善等,這些都使推遲我國現行退休年齡具有了可行性。目前,在我國關于“是否推遲退休年齡”的爭議頗多,本文主要從我國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現狀、推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因素及推遲退休年齡與就業壓力相關性三個方面對推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推遲退休年齡 可行性 就業壓力
2012年6月27日,《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到“十二五”期間中國將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此政策一出,再度引發公眾對“推遲退休年齡”的熱議。反對者認為,推遲退休年齡勢必擠壓年輕人的就業機會;而在擁護者看來,推遲退休有利于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且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給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帶來巨大壓力,不少老齡化國家普遍采取了逐年推遲退休年齡或者彈性推遲領取養老金的做法。面對這些爭議,對我國目前退休年齡現狀以及推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顯得非常有必要。
一、我國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現狀分析
1、我國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的演變
1951年政務院頒布的《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男職工的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職工50周歲。1953年修改后的《勞動保險條例》對退休年齡的規定未做變動。1955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暫行辦法》中,把女干部的退休年齡提高到55周歲。這一法定退休年齡一直沿用至今。
1978年5月2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原則批準,現在仍然使用《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1999〕10號)重申了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10號文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1999年3月9日發布了《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
通知規定全民所有制食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第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第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于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干部。第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第四,因工致殘,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論文網]
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前退休的范圍僅限定為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破產工業企業中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和3年內有壓錠任務的國有紡織企業中符合規定條件的紡紗、織布工種的擋車工。但此項規定與前款規定不能同時用于同一名職工。對國家關于企業職工退休年齡和條件的規定,各地區、各部門和企業及職工必須認真執行,不得隨意降低,嚴禁擴大適用范圍。今后,凡是違反國家規定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企業,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已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職工要清退回企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資源的稀缺,國家根據當時的情況對部分高級人才的退休年齡進行適當的放寬。在《國務院關于延長部分骨干教師、醫生、科技人員退休年齡的通知》及《國務院關于高級專家離退休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中規定在教育、衛生、科技技術事業這類行業工作的講師、主治醫師、工程師、農藝師、助理研究員以及具有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含中等師范學校)和高中畢業學歷或經嚴格考核取得同等學歷的、教學經驗豐富的中、小學教師可以延長工作年齡,但是女同志最長不得超過六十周歲,男同志最長不得超過六十五周歲。副教授、副研究員以及相當這一級職稱的高級專家的離退休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六十五周歲;教授、研究員以及相當于這一級職稱的高級專家的離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七十周歲。
2、現行退休政策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方面,提前退休操作不規范導致退休低齡化。近幾年來,由于管理不夠規范,制度不夠嚴密,一些企業為減員增效紛紛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使社會的穩步發展及養老保險改革受到嚴重沖擊。根據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一份最新調查,湖南省2002—2004年辦理的企業各類退休的25萬余人中,提前退休人員有9.4萬多人,占退休總數的37%以上。全省平均職工退休年齡只有52.3歲。提前退休人員已超出了正常范圍,既違背了國家的退休政策,也嚴重擾亂了養老保險工作的正常秩序,成為養老保險金嚴重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企業繳費率上升空間有限。我國企業20%的繳費率大大超過了美國的7.65%、德國的6.2%和日本的6.2%。高繳費率已經使企業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障負擔過重,繼續提高企業繳費率無疑會使企業的負擔更重,提高費率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二、推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分析
1、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及健康狀況改善
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始于1951年。當時人均壽命大約為50歲,所以,當時的退休年齡高于平均預期壽命。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國各地區的人均預期壽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00年全國平均預期壽命為71.40歲,比1990年增加了2.85歲。預計2050年中國人口預期壽命將達到80歲。因此,現行退休年齡明顯偏低,應當在法律上推遲退休年齡。我國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的發展趨勢,為我國適當推遲退休年齡提供了毋庸置疑的可能性。
隨著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了長足的提高,平均健康壽命越來越長。所以,退休年齡只要是在健康期內做出調整不會對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
2、初始勞動年齡的上移
我國規定初始勞動年齡為16歲。教育的普及和社會對知識的實際需求,使得越來越多已經到達法定勞動年齡的青年選擇繼續就學,而不是工作,那初始勞動年齡相應地推后。如本科應屆畢業生開始工作的年齡為24周歲,可以工作36年,研究生為26周歲,可以工作34年,博士為29周歲甚至更晚,最多能工作31年,如果為女性,那么工作的時間就更為短暫了。如果仍然執行現行的退休年齡制度,將導致人力資本的浪費,難以實現經濟學中所說的帕累托最優化資源配置,影響經濟效率。同時,也對我國社會統籌基金的收支平衡也形成不小的沖擊。因此,推遲退休年齡是一種客觀需要。
3、社會養老壓力和自我養老壓力的增大
從老年人口撫養比角度看,隨著老年人口壽命的不斷延長及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逐步增大,社會養老壓力也隨之逐步增大。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樣本數據,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2.71%。杜鵬在《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一書中預測:2030—2045年我國老年撫養比急劇上升,2050年將達到48.49%。這意味著如果勞動力人口仍然按照現行退休年齡退休,到了2050年一個勞動力至少要承擔兩個老年人的撫養費用。這種負擔是國家、社會和個人都無法承受的。推遲退休年齡,可以將老年撫養人口的一部分轉變為勞動力人口,以增加勞動力人口,同時減少老年撫養人口來降低老年撫養比,減輕社會養老壓力。
就自我養老來說,自我養老主要依靠個人的勞動收入和財產作為自己的養老支持,這就要求勞動者個人在工作期內為自己今后的養老進行如儲蓄等必要的準備。根據之前的分析,生命期限中工作年限縮短,這也就意味著儲蓄期的縮短,進而導致老年人消費能力的降低,自我養老壓力的加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推遲退休年齡成為必然。
小編推薦優秀經濟期刊 《經濟與管理評論》
《經濟與管理評論》(雙月刊)1984年創刊,是由山東經濟學院主辦的專業性學術經濟期刊。主要刊載理論經濟學、部門經濟學、應用經濟學、世界經濟、區域經濟、管理科學以及企業管理經驗等方面的文稿。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