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微時代的到來,為我國教師的職業生涯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教師通過合理有效的利用微時代背景下的互動交流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對當今社會職業發展的環境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認
微時代的到來,為我國教師的職業生涯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教師通過合理有效的利用微時代背景下的互動交流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對當今社會職業發展的環境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認識和評價,為我國大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進而為我國大學生順利步入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廣州職業教育論壇》本刊堅持學術研究與高職教改實踐相結合、為提高學院教學和科研水平服務的辦刊宗旨,力求體現高職教育教學“前沿”、“實用”特色,在學術上提倡“百家爭鳴”,在規范上遵循“嚴謹、唯實、公開、優質”的方針,注重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教學、科研論文和成果,尤其是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文稿。
職業生涯教育在大學生的人生教育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職業生涯教育即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職業心理進行測試、評價,并就學生的職業信息咨詢問題進行講解,以及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職業能力的訓練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并且幫助了解就業的環境、選擇職業,提高學生職業的能力等的教育,為學生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傳統的職業生涯教育活動都很單一,主要是通過講座、教師口頭傳授等的方式進行,學生對職業環境的新變化、發展的理解很膚淺,教育效果不明顯。教育期刊而微時代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符合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微博、微信等的公眾的交流平臺,傳播的信息大多篇幅比較短,且內容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傳播速度快。微時代的到來,很大程度上解決傳統的職業生涯教育的不足,給我國職業生涯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
一、職業生涯教育的特點
職業生涯教育最明顯的特點是要以人為本,具體點來說就是教師在向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教育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每一位學生的特點以及個性都有所了解,并表現出充分的尊重的態度,將學生的切實需要放在首位,因為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都有一個規劃,不同的學生其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完全不同,因此,教師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應該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并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最終的落腳點[1]。鼓勵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作合理的規劃。基于職業生涯教育以人為本的特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開展教育活動:
(一)對學生的興趣特點加以重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其學習的效果自然就會有顯著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盡最大的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學習氛圍。由于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自身的優勢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上網的特性,將現代的網絡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關注最新的職業發展態勢,通過網絡了解最新的就業環境,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在網上搜集與自身相關的職業發展態勢的消息,進而使學生更加重視對自身的職業生涯的規劃。
(二)對學生的性格特征加以關注
一個人的性格特征會對他以后的職業方向產生重大的影響。我們經常會說到的“性格決定命運”也表明了性格特征對一個人的重要作用,學生性格的堅韌與否、性格是安靜還是活潑,對其職業的選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因此,教師在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活動時要對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征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指導。
二、微時代背景下職業生涯教育的新機遇
以目前我國的大學生接觸到的手機、網絡的情況來看,基本上每個學生都有至少一部手機,而且還有很多大學生買了電腦,接觸網絡的機會非常多。隨著近年來微博、微信平臺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玩微薄、玩微信。基于學生對于微博、微信等的熱愛,教師可以合理的利用這些新技術、新平臺,開展職業生涯的教育工作。
(一)通過搭建微博等的互動平臺,加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
微時代給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傳統的教師在進行職業生涯的教育過程中,僅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向學生教授一些相關的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時間很少,課后更是幾乎沒有什么交流的機會[3]。在微時代的背景之下,教師可以建立相應的微信群、微博的互動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對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完全消化的知識等,學生可以通過微時代提供的互動交流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并且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討論的機會,學生還可以將自己所了解到的最新的職業動態等的消息,通過搭建的交流平臺,分享給有需要的同學,并就最新的就業環境、就如何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展開討論,吸取對自身有用的方法,彌補自身的不足。
(二)教師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使用微博、微信等的方法較為簡單,并且其門檻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微信上發表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的信息[4]。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發表的信息,了解學生的動態以及在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就會對教師更加的信任。另外,教師通過互動交流平臺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融入學生生活當中,和學生打成一片;對于某些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微時代提供的交流平臺,單獨的對其進行指導等等?傊,微時代的到來有利于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
(三)微時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眼界
學生花費在手機、互聯網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通過網絡能夠獲得很多信息。微時代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等的特點,很多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關的信息都會通過網絡進行快速的傳播[5];谀壳案餍懈鳂I的就業形勢、各個企業的用人計劃、最新的職業動態等等的信息,都在微博、微信上得到了有效的傳播,學生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找到很多自己所關心的信息,進而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規劃提供一定的現實依據。微時代由于其豐富的信息,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眼界,通過微時代背景下的信息平臺,學生及時掌握了各大企業的招聘計劃、用人標準,掌握了職業環境變化的各種信息,掌握了社會為自己提供了哪些崗位等等,同時還使學生學到了與自身的專業技能相關的并且在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知識,從而豐富了自身的知識儲備,使教師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工作變得更加容易。 (四)微時代的到來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僅僅是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或者開展座談會等的形式,教學方式單調枯燥,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預訂的教學目標,整堂課下來,教學效果很低,學生很難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當前不斷變化的職業生涯環境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自我的實際情況也很難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教學效果不理想。而微時代的到來,給教師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可能,使教師能夠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6]。教師將微博等網絡工具合理地應用到職業生涯教育的過程當中來,比如,通過微博關注最新的職業發展動態,讓學生對其進行討論、交流;通過微博提供的一些合理的評價自身的方法,讓學生對自身實際的職業能力有一個很好的評估;引導學生通過微博進行討論分析等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以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為依據,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職業規劃。
(五)微時代的到來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內容
由于微博、微信等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教師可以通過在微時代提供的信息平臺上找到與自己的教學內容有關的材料,因為,外部的職業環境處在不斷變化的情況之下,因此,教師需要隨時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免因為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而影響了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除此之外,各大企業的用人計劃、招聘信息、對人才的需求情況都是不斷變化的,教師可以通過新興的信息平臺,及時了解到各大企業的這種變化,進而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進行學生職業生涯的教育工作。評價學生職業能力的方法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教師通過微時代背景下的信息平臺,搜集、整理較為科學的評價方法,并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鼓勵學生用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自我評價方法對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職業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使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進而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