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大學生教育論文發表了大學輔導員工作研究的現狀和構建,論文就社會心理學視角分析了大學生輔導員德育工作的現狀,運用心理學的作用,推動了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推進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解決了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這篇大學生教育論文發表了大學輔導員工作研究的現狀和構建,論文就社會心理學視角分析了大學生輔導員德育工作的現狀,運用心理學的作用,推動了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推進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解決了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論文,社會心理學,大學輔導員,德育工作
優秀的大學輔導員德育工作開展通常都很有效果,在大學生的人生觀的培養、學習動機強化、人際關系調和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代的大學生心理特點與以往不同,人生觀和價值觀可能存在問題,壓力越來越大。
一、基于社會心理學視角的大學輔導員德育工作現狀
大學德育開展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心理調試能力,提升其心理素質。德育工作會影響學生的精神活動和行為,因此,必須在開展時遵循人的心理行為發展規律,運用社會心理學。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因為其思想和認知問題產生的,又通過思想體現出來,遵循學生的心理活動發展規律,就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更好的開展德育工作,所以德育工作和社會心理學是難以分開的[1]。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很多外在原因都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學習缺乏主動性,不遵守課堂秩序,吸煙喝酒、網癮嚴重等問題時有發生。而且很多學生缺乏集體榮辱觀,勞動積極性差,不能夠吃苦耐勞,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成績比較差。雖然有校紀校規的約束,輔導員也開展了德育工作,但效果不是很好。目前大學生的學習情緒普遍不高,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這和大學的學習環境有關。
二、基于社會心理學視角的大學輔導員德育工作建構
(一)樹立發展意識。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可以借助媒體大力宣傳輔導員的經驗和成果,同時將這一項目在全校全體輔導員工作中推廣實施,通過具體實施,推動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高校也可以組織開展大學生德育工作,比如學生黨員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社會實踐等,提高大學輔導員的德育工作能力,提升大學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強化制度創新。大學輔導員的德育工作開展會受到其身份、專業、工齡、職務、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其工作業績一般都是依靠日常事務的外延擴張。如果大學輔導員的工作太過瑣碎,都是些重復性臨時性的工作,輔導員就容易缺乏工作創新開展的積極性,影響工作的成效。因此,高校學生工作部門要樹立一種戰略性思維,結合學校的教育事業進行問題的觀察和處理,推動輔導員工作方式的制度創新,保障輔導員進行德育工作的研究和統籌,推動輔導員工作業績的內涵發展[2]。高校還要重視互聯網環境的運用,加強大學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將全媒體、大數據、即時通訊等技術運用進來,通過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并將這一工作納入到培訓、考核和激勵中,增強輔導員的德育工作能力,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大學輔導員的專業技能。
(三)構建交流平臺。高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構建工作的交流平臺,可以按照輔導員的具體工作情況組建本科一到四年級的德育工作組,各個學院的黨委副書記擔任組長,主管學生的德育工作。在不同年級工作組間可以開展定期的交流機制,針對學生發展中的共性問題開展小組研討和調查研究,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利用相互間的經驗交流創新實際工作開展的實踐做法和經驗,通過相關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同時高校要組織成立輔導員工作發展小組,進行輔導員的職業興趣探索、專業能力和志趣發展進行培養,并開展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國防教育等素質教育。
通過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行研究、互動、體驗式等不同的德育工作,并定期組織學生學習并了解相關課題研究活動,這樣就可以增強輔導員的專業素質,并提高大學輔導員德育工作的效果,有利于實現德育工作開展的目的[3]。比如在德育工作開展中,輔導員可以定期開展集體學習、集體備課等活動,提升每個小組和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能力。另外,高校也可以設立輔導員德育創新工作室,以德育工作開展較好的輔導員為模范,根據其突出的創新性成果設立輔導員德育創新工作室,并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大學輔導員要注重工作室集聚作用的發揮,將人才隊伍和科學研究統一起來,通過德育工作開展經驗的交流和探討,實現大學輔導員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和示范帶動的發展,推進大學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語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加強大學生德育工作是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目標,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可以保證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大學生德育工作開展中,大學輔導員要運用社會心理學視角開展這一工作,積極建設大學輔導員德育隊伍,培養個性良好、品格優秀、具有進取和創新精神的現代大學生,創新高校的學生德育管理工作,通過制度創新和平臺構建,推動大學德育工作的開展,與時俱進的加強大學生德育管理,提高大學輔導員的德育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許舒雯.基于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3(2):206-207.
[2]呂葦.基于社會心理學視角的大學輔導員德育工作建構[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5):8-9.
[3]繆曉靜,徐莉.基于社會心理學視角的大學輔導員德育工作建構[J].商業時代,2010(2):107.
作者:朱媛
推薦閱讀:《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季刊)創刊于2006年,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教育學院主辦,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編輯部編輯的學術理論刊物。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