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小學教育論文投稿發表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構建策略,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要求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了?論文從鉆研教材、設置情境、設計問答、貼近前沿、合作探究五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幫助實現小學教學的有效性目標。
這篇小學教育論文投稿發表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構建策略,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要求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了?論文從鉆研教材、設置情境、設計問答、貼近前沿、合作探究五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幫助實現小學教學的有效性目標。
關鍵詞:小學教育論文投稿,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有效性
小學數學是實施素質教育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灘頭陣地。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良好的學習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在貼近生活中豐富自己的數學知識。學習中,學生著重弄懂數學知識形成的歷史和由來,學習的數學知識怎么和生活相結合。那么,我們怎樣著力構建有效課堂呢?
一、突出主體,為有效課堂打造學習力
教師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改變,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唱主角的教學模式,退而求其次,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是新課改提出的鮮明要求。新課改明確要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進行的教學設計是要召喚學生頭腦中存在的舊的知識體系,并且研究和新的知識體系間的聯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而,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就要求教師在頭腦中確立以學生為主和尊重學生主體的觀念。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這一課時,對本課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不進行講解,而應當將課堂的主要時間安排給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讓學生去感受、體會和探究三角形固有的規律以及關于三角形這一知識點的形成和發展的歷程,對于涉及的基礎知識,強化學生的記憶,在記憶和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對這一節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
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發展和確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培養,而教師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效率均得到了提升?傊,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因為這一要求符合學生情感發展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法。我們在教學中尊重和相信學生,就是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到學生手里,為學生在課堂上心情愉悅,積極地探索設計自由、有效的學習氛圍打好基礎,讓學生在探究中不斷接受和感悟新知識,認識數學的新規律和新定義,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設置情境,為有效課堂構建充活力
兒童最喜歡的活動是游戲。在數學游戲中,學生能感知數學知識的由來和發展過程,讓學生的思維活動積極和活躍起來。游戲活動的設計可以放在新課導入時,用游戲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們在教授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課時,導入新課就可以設計一場“猜角”的游戲。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三角形,再手持量角器量出這個三角形兩角的度數,學生說出兩角度數,教師馬上就知道第三個角的度數。學生對教師投來贊許的目光。這時教師又讓學生在本子上畫三角形,量其中任意兩角的度數,猜好度數,用量角器驗證看正確與否。這一游戲情境讓學生知道了三角形第三個角的度數就是內角和減去其中兩個角的度數。
游戲情境的設置給學生玩中學創造了機會,數學知識在游戲中得以發現,學生記得很牢固,這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完成了。導入新課時用設計好的游戲,學生的思考變積極了,課堂的氣氛和效果也更好。另外,多媒體在營造歡快的學習氣氛方面,在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方面,在開啟有效課堂,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學習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圓的面積》這一課,教師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時使用CAI課件法,用直觀的方法引導學生將圓轉化成曾經學過的圖形,這樣導出面積公式時就容易很多。情景設置的教學法有助于小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對其數學思維是種拓展,利用生活實際處理數學中的問題,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在課堂中引入多媒體,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受到了刺激,課堂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設計問答,為有效課堂構建興趣點
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方式主要是教學活動中的問和答,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有賴于課堂上有效的問和答,因此教師在設置這一環節時,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注意問答設置的有效性,構建有效課堂。在問答設計中,教師的提問難度要恰當,難度高了學生答不出來,會降低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難度過低又容易使學生覺得簡單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因而,選擇問題時以有些挑戰意味為佳,既不會讓學生感覺很難,又可以在合作學習中或在教師的點撥下回答出來。高效的問答設計,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小學數學知識的儲備;課堂問答中的啟發式,又是新一輪課改的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打造氣氛融洽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師基于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分析,設置了合理的課堂提問,不僅是對學生數學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且也是對學生獨立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檢閱,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十分有利。在設計課堂問答時,對于課程的實際和所要達到的目的,教師要找到一個結合點,這樣學生的興趣點和數學智慧就很容易被啟發。
比如,在教學梯形周長這節內容時,課前教師可以找一些小棒在課堂上讓學生擺梯形。擺放時學生會選擇長的和短的小棒。這時候教師就要適時提問,梯形周長的計算你能行嗎?學生剛對梯形進行了擺放,會認為梯形的周長就是梯形四條邊的和。接下來,教師要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你們覺得計算梯形面積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
四、貼近前沿,讓有效課堂構建時代化
我們擔負著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任,切不能墨守成規地看待學生,而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去看待他們,F在,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從電視和網絡上都可以查到數學的學習資源。這些信息渠道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信息量,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使他們獲得了諸多實用信息。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也要緊跟時代變化,凸顯時代氣息。在對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懂禮貌、講禮儀、尊老愛幼,同時,教育他們從小就學會關愛他人、關愛國家、關愛社會,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例如,在教學蘇教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筆者設置了一個游戲活動來進行教學:
(1)小宇做了10件好事,小欣做了5件好事,小宇比小欣做的好事多幾件?
(2)小宇做10件好事,小欣做的好事比小宇少5件,小欣做的好事有幾件?
(3)小欣做了5件好事,小宇做的好事比小欣多5件,小宇做的好事有多少件?
(4)小宇做10件好事,小欣做5件好事,小欣做的好事比小宇少幾件?游戲中,題目的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同時教師也有意識地將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暗含在題目中。這樣的課堂教學設置和當前創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吻合的,具有強烈的時代感。這種具有時代氣息的教學方法學生喜歡,也樂于接受。倘若在課堂上教師都將這些具有時代氣息的內容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教給學生,那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就一定會是溫馨和充滿生機的。
五、合作探究,讓有效課堂構建多魅力
研究數學就會產生思維。要創造一個自我探索的情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強烈的興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學習用數學來分析和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們常說學習需要合作探究,而合作和探究便是實施該戰略活動的前提,教師必須對合作探究的對象和案例進行選取。
研究數學問題時,在符合問題條件的合作探究、尋找案例答題的思路、解題規律方法的歸納等過程中,在教師的恰當導引下,學生的合作技巧和探究技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有效課堂中,教師培養學生勤于思考,鼓勵他們將所學的數學知識用于實踐之中,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一課后,學生要學會認識各種紙幣的圖案和面值、相互的換算關系。我們可以創設一個玩具超市,讓學生的思維自然地和生活聯系起來。
超市可以這樣模擬:在教室四周擺上貨架,學生自告奮勇擔任區域售貨員,售貨員給自家產品掛上牌子。超市營業了,學生們很有禮貌地購物、結賬和付款。這樣的“超市”緊貼生活實際,學生不僅了解了商品知識,也對剛學習的紙幣和換算知識加深了印象,同時還懂得了商品選購的注意事項。超市的演練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生活氣息很濃,課堂顯得激情四射、魅力無窮,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傊處煹慕虒W理念要更新,要注意因材施教、合作交流等新課改的要求,構建有效課堂,在學生的質疑聲中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彰顯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方嶸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家紡城小學
推薦閱讀:《教育學報》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為一綜合性教育理論雙月刊,注重學術性和理論性,服務于國內外教育理論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學實際工作者及關注教育理論問題的各界人士。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