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教師職稱論文投稿發表了數學教學領域的情感教育現狀和作用,論文介紹了數學教育領域的實施現狀,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積極性,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善于利用問題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促使學生真正愛上數學、主動學習
這篇教師職稱論文投稿發表了數學教學領域的情感教育現狀和作用,論文介紹了數學教育領域的實施現狀,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積極性,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善于利用問題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促使學生真正愛上數學、主動學習數學。
關鍵詞 教師職稱論文投稿,數學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邏輯教學為主要內容,側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方法的應用,忽視了學生情感的引導,數學的課程設計和數學教學方法都與學生的學習狀況不符,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應當研究數學情感教育的內容及方法,通過分析情感對數學學習的作用,發掘數學情感對數學教育的價值,從而以優化的數學情感教育策略引導學生積極情感的形成和發展。
一、數學教育領域情感教育的實施現狀
數學教育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活常識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同時要掌握學生的“數學現實”,數學現實既包含學生的知識基礎,也包含學生所感受的生活常識基礎,只有依據數學現實的數學教育才會創造出最佳的學習效果。然而當前的數學教育往往脫離學生的數學現實,忽視學生所處的階段,也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在現實中感受不到數學的魅力,部分學生甚至對數學產生了畏難和抗拒心理。這種情況的發生會使學生陷入一種不良情緒狀態中,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無法對數學產生熱情。
1.教師忽視情感引導,視數學為邏輯型學科
傳統的數學教育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點和難點,而學生學習數學的感受和對數學的情感認知則往往受到忽視。部分教師認為數學教育以邏輯思維的培養為要點,學生只需要認真完成數學學習任務,掌握好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和學習方法就達到了數學教育的目標。然而數學不僅僅是數學知識和方法的集合,也是思維能力與基本素養的集合,數學的思維能力不僅包含了邏輯思維能力,還包含積極的情感認知能力和理想的價值觀念等。許多教師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錯誤定位自身的角色,忽視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理解和尊重學生,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能力往往受到挫敗,這種忽視情感引導的教學方式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2.課堂以應試習題為主,師生情感交流較差
雖然當前我國已經開始重視素質教育的發展,并提倡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本素養,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無法完全消除,甚至在許多教學階段中,應試教育的思維模式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數學教育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其課程成績的提升成為學校的教學目標。教師以應試內容為教學內容,以數學分數的提升為教學目標,在教學課堂中以考試重點講解和習題練習為主,采取了“趕”“補”“練”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主要課程內容的講解時間縮短,同時增加部分教學大綱中未做要求的難題,并布置大量習題以促使學生熟練掌握數學應試技巧和方法。
二、數學情感教育對學生積極情感的引導作用
1.重視學生心理體驗,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情感認知
情感教育需要藉由學生對情境的認知和感受獲得并逐步加深自身的情感體驗,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從而有效投入到學習活動中[2]。情感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以學生的心理體驗為基礎,經過基礎的認知學習,從知識的形成及應用過程中獲得親身感受,從而由境生情,形成和發展起積極的情感導向,這些情感經驗會在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和效用時充分發揮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形成心理體驗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設置符合實際情況的學習策略,從而培養學生克服數學學習困難的勇氣;教師要循序漸進的展開教學,為學生創設有趣味、有成就的學習體驗,從而為學生生成積極的學習領悟創造條件,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積極向上的數學情感反映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科學性和數學價值的認同,這與單純的學習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概念的思維系統是不同的。然而當前數學教育并沒有認識到這種差異性,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對結論的講解和應用,而沒有從數學結論產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沒有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起源來研究數學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調動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學生的意識中,數學知識如同天外來物一樣是直接產生的,而并非是基于現實生活生產需要而逐步被研究和探索出來的。在這樣的情感主導下,學生很難對數學產生自學的動力和喜愛迷戀之情。實際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在學習之初是十分強烈的,如小學時候,學生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和圓的面積公式差別那么大”。
3.運用情感感染作用,促進學生產生情感共鳴endprint
在心理學領域,情感是對外界客觀事物所形成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起源于自身的情感需求,也是對外界情境的一種評價和定位。從這一角度來看,數學情感是指對數學知識以及相應的數學活動的態度和體驗,數學情感既包含積極的情感如對數學的求知欲和熱情,也包含消極的情感如畏難情緒和敵對情緒等[3]。在積極的情感引導下,學生會對數學知識產生一種信賴感,從而在參與數學的活動中會生成一種與數學親近的體驗,從而愿意為數學付出努力,并由衷的欣賞數學的美感。積極的數學情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會形成一種情感遷移作用,從簡單的數學學習轉移到與數學相關的人和事物或者是相關的數學研究實踐活動上。例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運用積極的情感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學生就會基于對教師的喜愛而形成一種情感共鳴,從而更加愿意接觸數學,數學教師的贊美和激勵也會產生極強的感染力,促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數學學習所帶來的美感。另外,數學情感教育方法的運用還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歷史上數學家的成就,雖然學生不一定能夠理解某個數學知識或原理對數學史的重要價值,但是基于積極情感引導下的學生能夠由衷的贊美數學家的成就,也會形成一種情感共鳴,從而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體會數學情感的深刻性。
三、數學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分析
數學情感教育不是簡單的鼓勵激勵策略,而是與學生學習狀況和數學教學狀況相適應的情感教育體系。數學教育的開展不能脫離情感教育,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與情感教育的目標密切相關。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時結合數學教育的目標設計教學策略,利用情境體驗法、合作交流法、價值引導法、鼓勵激勵法等多種方法促進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和發展。
1.轉變教師觀念及角色定位,強化師生之間的數學交流
教育的實質是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途徑,通過傳播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專業能力和整體素養。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教學情感的投入會對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影響,會讓學生在關愛中體會學習的魅力,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只有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并在教育活動中以尊重關愛的態度對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與教師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充分發揮教師的帶動作用。因而數學教師要正視自身的行為,明確自己在情感教育中的影響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理解學生的好奇心,也要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幫助,及時給予學生以情感上的支持和關心,促使學生形成對自己的信賴感。同時,數學教師要通過多種數學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以自身嚴謹的數學教學態度促使學生形成認真負責的學習習慣;理解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將培養積極數學情感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重視對學生情感及價值觀的培養;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強化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學會用數學語言進行情感交流。
2.建立數學互助學習小組,開展數學應用探究課題
數學教育過程中學生數學情感的形成有賴于數學交往及交流活動。當學生參與數學交流活動時能夠與教師及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吸收他人的學習意見,并以此創新自己的思想意識,在合作中培養起積極的情感觀念,從而使自身的思想體系更加成熟。為了強化學生數學情感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建立數學互助學習小組的方式為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提供條件,讓學生在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中交換意見,并通過交換合作對象為學生創造更為廣泛的交往環境。教師還要加強對互助學習小組的指導,要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積極作用,使學生及時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從而更好地改進自己的行為,為數學情感的培養創造出更加積極的環境。教師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設計出針對性較強的課題研究方案,然后讓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提出問題、意見討論、設計猜想、數據整理、邏輯推理、歸納總結等活動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利用多樣化的應用探究活動為學生討論交流提供機會。
3.發掘數學文化價值,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教育的藝術在于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鼓舞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激勵學生勇于克服困境和不足。而數學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正是數學藝術價值的體現,發掘數學的文化價值才能夠將數學之美轉變成為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在數學教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不同的設計方案發掘數學中的文化價值,還要創設不同類型的情感環境,讓學生在體味數學之美的過程中形成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認同感,從而生成無限的學習熱情。實際上數學包含著豐富的情感藝術,數學概念和公式既是數學知識中的瑰寶,也是數學情感的代表,從每個數學原理中挖掘數學的情感之美,從數學原理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體會數學的魅力,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更加積極的數學思想,激發學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激情和動力。
4.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營造數學成功體驗
成功動機理論展示了學生成功體驗下的歸因過程。學生在成功體驗下會積極的肯定自己,從而生成積極的情感以正面面對學習困境,更好的戰勝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為學生創造“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能夠從成功中獲得積極的情感因素,有效激勵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教師要利用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成功體驗環境,要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特征出發,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成功應對學習困境。如,教師可以創設出問題情境,設計學生探求可知的數學問題,以環環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探求出問題的答案。教師也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會論證數學問題的方案,并通過一步步驗證方案,找出方案的不足,逐漸形成有效的論證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 劉長波.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1).
[2] 張紅.重視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5).
[3] 鐘志勇.蒙古族初中生數學情感、自信心與價值觀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6).
[作者:梁宇(1978-),女,廣西賀州人,廣西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
推薦閱讀:《生命科學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97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科技部批準由湖南師范大學創辦的反映生命科學領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