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小學教師職稱論文發表了小學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心理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養成優良的品質與健全的人格, 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 關鍵詞:小學教師職稱
這篇小學教師職稱論文發表了小學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心理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養成優良的品質與健全的人格, 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
關鍵詞:小學教師職稱論文,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一、 溫暖孩子的心,樹立父母官的形象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到了學校以后,這一重任就落在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身上來了。那么,作為班主任,我們如何才能讓學生認為你是他的父母官呢?
1. 具備其父母一樣的愛心。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的是人,愛他人孩子的是神。”我們班主任必須都是神,都要愛我們的學生──他人的孩子,都要用只有其父母才具備的火熱的愛心去愛撫他們,才能使他們因為班主任的愛的存在,而沒有離開父母的恐懼感,并使他們不斷地喜歡班主任。
2. 要具備誠心。我們都教育孩子要誠實勇敢,要勇于認錯,還說人人都會犯錯誤,關鍵是知錯就改。我們這些帶頭人更要勇于在學生面前承讓自己的錯誤,而后進行改正。而且還要經常與學生們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這樣就容易使他們接受我們的教育。
3. 關心孩子。我們受到關心時會感激關心我們的人,學生們受到班主任的關心一樣的會感激老師,而且班主任不但要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更要關心孩子們的衣、食、住、行,特別是對待有困難的孩子,要及時地給予關心和幫助。
4. 具備耐心。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十年樹木,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于一個學生的教育培養,尤其是對那些天資不夠聰明的學生,以及“問題”學生的教育培養,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我所帶的上一屆學生中的唐德,是從其他學校轉來的他們無法馴服的“野馬”,來時有教師要我拒絕這匹“野馬”,當然其他的班也沒有老師肯收,我思考后覺得這樣就使這匹“野馬”失去了受教育權,于是我收下了所謂的“野馬”,并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他。
“野馬”到我們班還不到一個星期,就有幾個同學先后向我告他的狀,有告他欺負小同學的,有告他打架斗毆的,有告他“調戲”女生的,經過調查取證,這些“案件”都屬實。我也幾次找他談話,雖然不良習慣和他那長期養成的壞毛病,只是幾次談話是不夠的,但是取得了成功改變的第一步。通過后來的不斷談、話教育、開導,他的確漸漸地改變了。第二學期,選班委時,我給他提了名并且當選為勞動委員直到畢業。事實表明,他有較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因此,對學生的培養教育就需要我們老師有足夠的耐心才行。如果老師沒有耐心的話,甚至還責備他們:“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真的笨!”那么,這些后進生的心靈就會全涼了,也許因為這句話是他們心目中殘存的一點點求知火星徹底熄滅了。
班主任若具備了以上四心,就成了孩子們在學校的名副其實的在校時間的父母官,孩子們將會用刻苦自勵來感激班主任。
二、 親近學生,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一) 主動和學生們做游戲
孩子們活潑好動,年幼無知,課間常會幾個小朋友約在一起做各自不同的游戲,且在游戲中流露他們的本性,這時班主任主動和他們游戲,可以在游戲中認識他們,他們也就會覺得老師也是有童心的,也很可愛,會在日后不斷地接近老師,從而和老師成為知心朋友。
(二) 主動了解學生
只是和學生們一起游戲還不可能全面地了解學生,還可以在平時從學生的愛好、特點、性格、氣質、能力等方面對學生一一的進行全面地了解,從而達到教育目標個個明確,也能讓學生感到老師都很重視自己,很可信。
(三) 盡量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
學生總是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如學生提出的是要我們帶他們到山上采集生物標本,到電教室看電影,打一場籃球、抽時間教他們唱歌、搞一字猜謎語之類的團隊活動等這些合理的要求,若要求太多我們會無法一一滿足,但是一定不能一律不取,進行這些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利于開發學生的積極思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另一個重要的效果就是讓學生感到我們的班主任容易交流,值得信賴。
(四) 信任學生
孩子的父母若是樣樣都為孩子考慮好了、安排好了,這個孩子一定是依賴特強的膽小鬼。我們班主任也一樣,要大膽地把班里的一些工作交給學生(包括后進生),而且只要進行恰當的指導就可以了,不該總是不放心,總是指指點點的。同時還應該對后進生充分的信任。當學生發生沖突時,不該偏護好學生而總是不信任后進山,要給后進生為自己,辯解的機會。以我的經驗,若班主任做到了以上四個方面,他一定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了。
三、 展現自我,樹立班主任的威望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路人,和孩子們的父母只承擔 1~2個孩子的教育有所不同,和孩子們一般的知心朋友也不同,班主任教育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要同時與這些孩子都成為知心朋友,因而班主任除了扮演好孩子的父母官及知心朋友外,還要充分地展現自我,樹立良好威望。
四、 多使用鼓勵性評價
(一) 用表揚代替沉默
我們都會為自己因為怕孩子驕傲而不去表揚孩子、肯定孩子,只會數落孩子的不是。事實上表揚會更有效,當我們表揚孩子時,他們都會很高興、很自豪,會使他們為了受到表揚而更加的努力。相反,我們若只知道數落孩子,會讓他們覺得無論如何努力都一樣,都只會受到不好的評價,從而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因而表揚比沉默更有利于孩子的進步。
(二) 鼓勵性語言代替批評
人無完人,初出茅廬的孩子們更會做出許多令人不滿意的事情,這時我們通常只會批評孩子們的不是。其實,像換一種方法:首先從一些方面給予深入的肯定,而后委婉地指出他的不對,并提出自己的希望,會在不傷害學生的前提下讓他虛心接受的。多表揚后進生,對好學生的表揚沒有老師會忽視,但是許多老師都不會肯定后進生也有其閃光點,更不會舍得對其進行表揚的。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帶頭進行表揚,來改變這種錯誤觀點。
五、 結語
我們當班主任的首先就要去發現他們閃光點,并在班級里當眾對其優點進行表揚,會使他們逐漸融入班集體,同時在其他任課間經常表揚他們,老師們就會慢慢地改變對其看法。這樣一來受到老師的重視、受到同學的愛戴,這些后進生就會不斷地努力奮斗,從而改變他們。
參考文獻:
[1]徐鳳春,馬麗華,金桂平.淺釋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改進措施[J].才智,2016(21).
[2]楊佃明,時莉莉.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5(31).
推薦閱讀:《小學教學設計》創刊于2000年,由山西教育報刊社主辦。本刊自創辦以來,得到了廣大教研員的大力支持。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