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小學教師職稱論文發表了小學教育專業職業認同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的小學教師,他們對小學教師職業的認同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在職前教師教育階段的專業學習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將來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教師職稱
這篇小學教師職稱論文發表了小學教育專業職業認同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的小學教師,他們對小學教師職業的認同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在職前教師教育階段的專業學習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將來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教師職稱論文,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
只有對小學教師職業產生較高的認同,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才有可能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而努力學習。因此,通過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探索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的培育措施,有利于幫助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提高教師職業認同,促進其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從而提升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小學培養出較高質量的新教師。
一 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的選取
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以陜西省兩所地方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共抽取300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其中一年級125人、二年級53人、三年級78人、四年級44人。
(二)調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法進行調查。在借鑒和參考相關問卷的基礎上編制了《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現狀調查》問卷,共設計了30個問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共4題,第二部分共26題。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如學生的性別、年級等。第二部分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關于教師職業認同現狀的調查,分別從自我認知、專業認知、職業認知、職業態度、職業期待、職業準備、職業價值、職業意志八個方面進行了調查。問卷采用五分制計分法,分數越高則表明職業認同越高。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總體狀況
調查顯示,第一,“自我認知”方面的得分較高(M=3.967)。可見,學生對自我的認同度較高,多數學生認可小學教育專業,并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第二,在“專業認知”“職業認知”方面,“專業認知”得分(M=3.823)高于“職業認知”得分(M=3.560),表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稍高一些?梢钥闯,學生的專業認知明確,多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專業課程有較高的興趣、態度端正,對專業培養目標較明確,但對教師職業認知存在一定問題,其中少數學生認為小學教師工作辛苦,而且對教師薪資不滿意。第三,“職業態度”“職業期待”方面的得分較高(M=3.717、M=3.92),反映出多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態度和較高的教師職業期待。第四,“職業價值”“職業意志”方面的得分較高(M=3.78、M=3.91),表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認同教師職業價值和有較強的職業意志。第五,“職業準備”方面得分較低(M=3.346),表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準備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年級學習的專業課程以及教育實踐經驗不同,因而對教育理論以及教育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導致學生職業準備不充分?偟膩砜,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總體居于中上水平,但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職業認知、職業準備不夠充分。
(二)不同年級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第一,在“自我認知”方面的得分,大一>大四>大二>大三,表明大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自己適合當小學教師的認同較高,大二、大三、大四年級學生則對自己適合當小學教師業的認同稍低一些,這可能是他們在對小學教師職業增進了解的同時,部分學生對自己是否從教有了新的考慮。
第二,在“專業認知”方面的得分,大四>大二>大三>大一,表明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逐漸明確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認識到專業學習對未來職業的重要性。
第三,在“職業認知”方面的得分,大一>大三>大二>大四,反映出大四學生充分了解到小學教師工作內容、薪資待遇、社會地位等方面的真實情況,與未充分了解小學教師職業的大一、大二、大三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相比,大四學生對小學教師職業的認同程度略有降低。
第四,在“職業期待”方面的得分總體偏高,具體為大一>大四>大二>大三,可見大一新生和大四學生都期待能成為一名理想的小學教師,大二、大三學生對自己未來是否從教還有一定的遲疑和不肯定。
第五,在“職業準備”方面,大四學生得分最高,大一學生得分最低,表明大四學生經過近四年的專業學習之后,對從事小學教師職業具有了較充分的準備,而大一學生由于專業學習才開始不久,因而職業準備還比較欠缺。
第六,“職業態度”“職業價值”方面的得分表明,各年級學生職業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小學教師職業價值觀。調查發現,多數學生都認為從事小學教師能實現自我價值;對于從教的利弊,學生均認為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收入不高但收入穩定、有寒暑假且對未來子女教育有利,其中50%的學生認為能實現教書育人理想,可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教師職業價值有一定的認可,但也缺乏“安貧樂教、教書育人”的職業信仰與追求。第七,在“職業意志”方面的得分,大四>大一>大二>大三,表明大四學生的職業意志較堅定,而大二與大三學生的職業意志還有待提高?傮w來看,不同年級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存在著一定差異,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以及面臨畢業的大四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高于處在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期的大二、大三小學教育專業學生。
(三)來自不同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狀況
調查顯示,第一,在“自我認知”“專業認知”方面的得分,山區>城市>鄉鎮>農村>少數民族,表明不同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于自己是否從教、專業學習態度有著明顯差異。第二,在“職業認知”“職業態度”“職業期待”“職業價值”“職業意志”方面的得分,山區>鄉鎮>城市>農村>少數民族,反映出來自山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教師職業這幾方面的認同較高。第三,在“職業準備”方面的得分,山區>城市>鄉鎮>少數民族>農村,表明來自農村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的掌握以及對教師職業情感的認識程度低于來自其他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偟膩砜,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總體得分略低于城市、鄉鎮和山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因此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四)不同性別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第一,在“自我認知”“專業認知”“職業期待”“職業價值”“職業意志”方面,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這表明女生在這些方面的認同度要高于男生。調查中發現,志愿報考小學教育專業的男生少于女生,而且男生看待專業對從教的作用的態度較消極。第二,在“職業認知”“職業態度”方面,男女生的得分較相近。第三,在“職業準備”方面,男生的得分則高于女生。調查發現,男生對于教師職業的任務難易、薪資以及社會地位都相對滿意,而且對于自己是否能勝任教師工作更有信心?傮w來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性別差異對教師職業認同沒有特別顯著的影響,但是兩者的職業認知、職業準備都有待于提高。究其原因,是否自愿選擇小學教育專業、對教師薪酬的滿意度、學習認真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知和職業準備。
三 對策與建議
(一)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的培育
調查發現,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認同總體居于中上水平,說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小學教師職業有一定的認可與向往。但是,職業認知總體水平不高,這與學生對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小學教育工作性質、特點、職業要求等的了解不夠,以及自我認知與職業目標定位存在一定關系。只有通過幫助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小學教育專業、小學教育工作以及自我有一定的認識了解,才能更好地增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自我認同感,激發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與投入度,以及對小學教育事業的認可、肯定與向往,從而逐漸提高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對此,首先,國家要出臺相關政策,提高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小學教師的薪資福利待遇,改善小學教師的工作與學習條件,為小學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創造更好的條件,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從教創造積極有利的社會氛圍。此外,加大小學教育工作的關注度,加強宣傳“積極從教,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從而增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其次,地方高校在為學生提供良好教師教育課程的基礎上,要鼓勵高校老師及輔導員與學生多溝通交流,致力于提高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自我認知、專業認知和職業認知,使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自己、小學教育專業以及小學教師職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目標定位,在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我、專業與教師職業的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堅持從教,明確職業目標,堅定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從事教師的職業意志,加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
(二)有針對性地分年級培育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的培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針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的在年級上的差異,要分年級分階段進行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認同的培育。對此,地方院校要合理安排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活動教學,提供充足的教學實踐機會,深化地方高校與相關小學的合作,加強學生與小學教師的聯系,使學生能夠系統深入地了解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學習優秀小學教師的職業價值觀,堅定從教意愿,提高教師職業認同。具體來說,大一學生大多缺乏對小學教育專業的深入了解,地方高校要關注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入學教育工作,通過開展一定的講座和深入學生了解基本情況,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身性格、興趣和能力特點,以及小學教育專業和小學教育工作,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進而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對自己未來職業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針對大二、大三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地方高校應加強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視,并加強見習、實習活動的指導工作,進而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深化對小學教師職業的了解。對于大四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地方院校要給予積極正面引導,做好就業指導工作,使其進一步堅定從教職業信念,做好職業準備,更好的進入小學工作。
(三)加強對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培育
調查發現,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水平略低于城市、鄉鎮和山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培育。對此,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關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充分了解這些學生的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態度、職業期待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而尋找原因,對癥下藥,提高其對小學教師職業的認同程度。
(四)加強對小學教育專業男生的教師職業認同培育
調查顯示,小學教育專業男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水平低于女生,因此要重視和加強對小學教育專業男生的教師職業認同培育。對此,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積極與小學教育專業男生進行交流,全面把握其對待小學教師職業的看法、態度與意愿,改變他們的已有觀念的偏差,并充分利用優秀小學男教師的事跡來激勵他們,使他們認識到當一名小學教師是有重要價值和富有成就的,是光榮和自豪的,從而形成對小學教師職業的接納和喜愛之情。
參考文獻
[1]趙麗娜.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教師職業認同的調查與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蔡志凌.“90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教師職業認同感調查與研究[J].教育研究,2013.
推薦閱讀:《珠算與珠心算》傳播珠算與珠心算開智科學,推進珠算與珠心算事業向縱深發展,以實現開發人腦功能、造福子孫后代、提高民族素質的最終目的。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