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前我國閑暇教育路徑形式單一、渠道狹窄,層次偏低,資源有限。大學生雖然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可大多數都選擇了低級的閑暇活動。我們把閑暇和人的全面發展相連接,可并不意味著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可以從上網、閑逛、睡覺中自然產生。沒有正確的路徑引
摘要:目前我國閑暇教育路徑形式單一、渠道狹窄,層次偏低,資源有限。大學生雖然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可大多數都選擇了低級的閑暇活動。我們把閑暇和人的全面發展相連接,可并不意味著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可以從上網、閑逛、睡覺中自然產生。沒有正確的路徑引導,閑暇也有可能成為陷阱。
關鍵詞:大學生,閑暇教育路徑,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發展,高校學分制、選課制等彈性學制的實施,大學生擁有越來越多,越來越靈活的閑暇時間。我們把閑暇和大學生的整體發展相連結,但是消極的閑暇生活中是無法培養出健全人格的大學生的,沒有正確、科學、系統路徑的指引和教育,閑暇也有可能成為陷阱。
目前我國閑暇教育路徑形式單一、渠道狹窄,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閑暇時間是選擇一個人消遣度過的,在群體性參與活動方面只有高校提供相應的機會,但是層次偏低,資源有限。少數家庭會在節假日有計劃的組織、安排大學生的閑暇活動,可是大多數家庭由于各種原因都忽視了大學生的閑暇教育,沒有為大學生閑暇教育提供一個科學完善的發展平臺。
調查顯示,大學生雖然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可大多數都選擇了上網這一閑暇活動,還有大部分學生用閑逛、睡覺來消磨時光。我們把閑暇和人的全面發展相連接,可并不意味著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可以從上網、閑逛、睡覺中自然產生。沒有正確的路徑引導,閑暇也有可能成為陷阱。
依本人總結我國閑暇教育發展到今天,目前大學生所使用的閑暇教育路徑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個人娛樂路徑。第二,以校園為中心開展的宣傳教育路徑。第三,以學校社團為主的群體組織路徑。第四、家庭活動對學生的輻射路徑。所以只有進一步找出閑暇教育路徑存在的問題,才能準確的提出相應的辦法,提高學生們的生活質量促其全面發展。
首先,閑暇教育路徑理念不明確。就目前來看,受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在大學校園里閑暇教育并不受重視,閑暇被認為是學生自己的私事,學校沒有必要實施閑暇教育甚至被拋棄在高等教育視線之外,取代之的是以考級、證書、就業為中心,以狠抓學業和學生平安畢業為任務。據于昆對北京五所高校的調查顯示:“有66.8%大學生認為學校對大學生的閑暇生活態度‘重視不夠’或‘不重視’,僅有5.8%的大學生認為學校比較重閑暇生活;51.4%的大學生反應學校沒有或沒聽說有實施‘閑暇教育’的計劃,1.1%的大學生比較肯定自己所在高校已經有計劃的實施閑暇教育”。
一些從事學生工作的教師也認為,高校沒有組織老師進行系統的閑暇教育方面的培訓,也沒有專門召開過有關閑暇教育方面的會議,所以他們的閑暇教育的觀念比較淡化。而有的教師雖然聽說過閑暇教育,但是理解不夠深入,存在偏差:他們有的把閑暇教育與課外活動等同;有的認為閑暇教育因該是輔導員的事情與其他任課教師無關。
有的認為閑暇教育僅僅是學生自己的私事,教師無從插手;有的則認為學校沒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閑暇教育,閑暇活動可有可無是奢侈品,應當以專業學習為主。大多數學生家長也抱有這種心態。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造成高校閑暇教育缺乏明確的方向和有效的組織,導致高校閑暇教育缺失,大學生閑暇生活低級、無序。
其次,閑暇教育路徑形式單一、活動層次低。閑暇教育形式的靈活多樣,是對大學生進行閑暇教育的重要實現手段。但是當前閑暇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高校組織的各項文化藝術活動、學生社團組織、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為主來引導大學生的閑暇生活,這些形式雖然從一定意義上說充實了大學生的閑暇生活,但是整體上零散且缺乏系統,對于有目標、有組織、有計劃的培養大學生的閑暇生活態度、閑暇價值觀以及科學的引導大學生閑暇生活內容的選擇方面還非常不夠。
“有20.2%的大學生對學校、學院、社團組織的各項活動‘不滿意’,75.6%的大學生認為‘比較一般’”。所以,整體上來講大學生的滿意度并不高,實際參與人數寥寥無幾。學校、學院和各個社團花費大量時間、金錢、人力、物力組織活動,但有相當比例的大學生卻不感興趣,不愿意參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調查顯示,大學生在回答‘您認為目前的學生社團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時’,55.8%的學生選擇‘活動吸引力不大’認為對自己沒有特別明顯的幫助,沒有太大收獲;47.5%的學生選擇‘活動形式單一’和‘社團管理松懈’;40.8%的學生選擇‘活動內容枯燥’偏離了大學生的實際需求;18.3%的學生選擇‘說不清楚’”。部分從事學生工作的高校教師也認為,高校的閑暇教育形式較為單一,許多有意義的團體活動只有少數學生干部有機會參加,不能讓大多數同學從中受益,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活動的吸引力,也限制了高校閑暇教育的整體發展。
大學生的整體閑暇生活仍處于盲目、虛度、無目的狀態。趙虹元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學生在閑暇時間從事各種娛樂活動,比如:上網、逛街購物、看影視劇、打撲克等占57.4%;從事發展能力的活動,比如:人際交往、勤工助學、參加學校社團的各種活動等占38.9%;從事增進知識的活動,比如:文獻閱讀、實驗室研究、課題鉆研等占34.6%;還有將近25%的大學生不知道閑暇時間該怎么度過,靠睡覺來消磨時間”。
可以看出,相當多的大學生把閑暇時間用在了“低產出”的娛樂活動上,而低產出活動更傾向于產生無聊、消極的感覺,浪費了大學生極其寶貴的青春歲月。那究竟何為“高產出的活動”?以大家熟悉的“食物金字塔”為模型,我們將閑暇活動由高到低劃分為四個層次:金字塔的最底層也算是第一層,是大學生最為理想的積極參與和創造性閑暇活動,如各類藝術節目創作、樂隊奏樂、技能性團體活動等;金字塔的第二層是與創造性及參與性緊密相連系的一些活動,但他們通常不具有和第一層活動同樣程度的“高產出因素”如一些簡單的朋輩群體間的社交活動,或是各類團體性體育、娛樂活動。
當我們在金字塔上往上移動的時候,即第三層,活動變得越來越不具有參與性,如各類觀賞活動:觀看藝術博物館、觀看體育運動、觀看音樂表演等,這些活動雖令人激動并具有某種參與性,但是并不像金字塔的前兩個階層一樣,要求參與者完全投入或使用盡可能多的技能。
金字塔的最后一層是最普通的閑暇活動也是最沒有發展效率的活動,包括看影視劇、網絡游戲與聊天、閑逛、發呆,這些活動被認為是“低產出的活動”,對大學生的生活沒有參與和促進意義。高產出的活動與掌握能力和積極影響相聯系,低產出的活動更傾向于產生無聊、消極的感覺。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閑暇活動一般屬于金字塔的第三、四層,以第四層居多。而第一、二層的積極參與和創造性的活動較少,所以說大學生在閑暇活動的路徑選擇上總體來說層次較低,有待提高。
最后,閑暇教育路徑資源不足、渠道狹窄。閑暇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等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協調與支持。任何一個組織或行業都不可能完成這一艱巨的教育任務,它必須通過多種實施路徑,依靠各類機構來滿足大學生閑暇教育的需求。然而就目前來看,大學生的閑暇教育似乎僅僅是高校的責任,不管是家庭還是社區都沒有承擔起對大學生閑暇教育的任務,沒有給大學生提供閑暇教育的機會與場所。
家長因為各種因素,自身缺乏閑暇知識,忽視閑暇教育的重要性,對閑暇教育重視不夠。再加上缺乏耐心,沒有及時與子女溝通、交流,使得家庭閑暇教育這一路徑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社區作為大學生接觸社會的有利途徑,在大學生閑暇活動組織上、閑暇資源配備上,均沒有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項針對大學生對學校周圍所在社區的娛樂、體育設施的使用情況顯示,57.9%的受訪者‘很少去’或‘從沒去過’,‘偶爾去’的占39.2%,究其原因45.8%的受訪者認為,學校周圍所在社區的娛樂或體育設施不能滿足要求”。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缺少各個機構的相互配合,導致大學生閑暇時間無法選擇心儀的閑暇生活。
就高校而言,盡管不能把閑暇教育的全部責任歸屬于學校,但是,有一點似乎是很明確的,即學校系統負有主要的責任。我國高校目前閑暇教育資源不足。在硬環境方面,18.9%大學生反映學校的圖書館、體育館、文體活動場所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軟環境方面也不容樂觀,54.2%的受訪大學生反應其所在的學校沒有開設閑暇教育課程,49.9%的受訪大學生指出學校沒有專門負責閑暇生活指導與組織的教師,43.7%受訪學生認為其所在學校對閑暇活動場所投入資金有限。
閑暇教育資源是支撐閑暇教育活動和運轉保障體系,閑暇教育資源質量的優劣、數量的多寡、配置和利用率的高低,決定著高校閑暇教育發展的速度,同時也為大學生利用閑暇時間提高自身素養提供了物質基礎。高校擔負著大學生閑暇教育的重任,所以說更應當彌補閑暇資源缺失,加強閑暇資源建設。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教育文匯》(月刊)創刊于2001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宣傳中心主辦的教育類期刊。辦刊宗旨:用心為教師服務以情與教師交融、光大教師創新奉獻精神、豐富教師精神文化生活。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