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前,我國高校工民建專業教育教學工作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改革趨勢,其需要借助教學模式的創新、課程體系的優化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明確等諸多方面來全面提升民工建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優質專業人才;诖耍瑢っ窠▽I應用型人才
摘要:目前,我國高校工民建專業教育教學工作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改革趨勢,其需要借助教學模式的創新、課程體系的優化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明確等諸多方面來全面提升民工建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優質專業人才;诖耍瑢っ窠▽I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問題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民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人才培養論文投稿刊物:《高教學刊》是黑龍江省教育期刊,省級大學職稱論文發表期刊,高校、高職教育類期刊,2015年于哈爾濱市創刊發行,雜志征稿和刊載的是高教各領域學科成果和學術文章。為廣大高教工作者提供學術研究與交流平臺。
引言
工民建專業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專業之一,社會和大眾對于工民建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給予了很高的希望和期待。特別是在現階段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高度發達的同時,各類學習資源也相對較多起來。那么以往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相關資源缺乏系統性和實際性的問題,尤其冗雜的資源利用率不高,大多數相對較為重復,不夠精簡,是常見的一系列問題。為了有效規避這些問題,優化最終質量,首先調整課程設置并建立課程庫,從而為后期模式落實提供針對性輔助。
1創新教學模式,提高現代化教育水平
我們都知道,工民建專業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專業性質,其對教學的實踐性要求是非常強的。要想讓學生們學好工民建專業的相關知識,真正掌握工民建專業領域的相關技能,就必須要為學生們營造出一個實踐性的教學環境。在工民建專業教學中,其會涉及到很多與實踐相關的內容,諸如房屋結構、機械設備、施工現場布置等等,這些教學內容如果僅僅是在課堂上來完成講授,學生們不僅學不到其中的精髓,其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而言也是非常有難度的,其單純地依靠教師的口頭講授和教具展示其很難將這些內容講述清楚的。
目前,在諸多影響我國工民建專業教學質量的因素當中,傳統教學模式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弊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負面影響因素。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課堂基本上就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被動學習什么,而且因為受到各方面的局限,會嚴重影響到教學內容的傳輸量,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提高;诖饲闆r,工農建專業要想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最首要考慮的一個途徑便會要創新教學方式,將更具先進性和高效性的教學手段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來,借助諸如多媒體這樣的先進教學工具來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全新的教學模式的進入,其提高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也能夠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強開放教育資源網站建設
教育需要將線上線下進行有機融合,二者需要無縫銜接,那么在原有線下課程調整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資源網站的建設,例如課程資源網站、精品課網站等,這些網站的建立可以輔助提高相關操作的效果,優化最終操作質量。相關網站建設具備著較強的價值和意義,對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線上資源開發來說存在著決定性價值,同時也可以與課程庫配套使用,例如課程庫中包括了試卷庫等內容,那么就可以通過資源網站的建設,將有關資源和試卷庫的內容聯系在一起,以網站為媒介和載體,連接學生自主學習平臺,在平臺和系統之內實現在線的課堂共享和測評。
這樣一來,教學效率可以得到優化,教學質量也可以得到一定提升,開放性和互動性都得到了滿足,最終資源利用率可以得到提高,同時利用效果也能得到優化和提升。由此可見,相關措施的價值和意義十分明確,也是二者融合發展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核心關鍵所在,因此需要加強技術支持,通過一定技術支持來普遍性提升最終效果,為最終成效做出積極有效的保障。除了網站建設還需要建立一個實際性的評價板塊,這樣的板塊能夠輔助后續教育查缺補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跟蹤指導,全方面了解學生現階段綜合特點,針對性開展相應教學活動以普遍性提高最終教學質量。
3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們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創新意識,啟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實現從“以教學為主”向“教學互動、以學生為主”的理念轉變,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以科研項目為載體,建立導師指導、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參與科研項目的新機制,同時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主管部門和各專業協會組織的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多方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4多給學生創造參加科研和學術活動的機會
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學術講座,聘請國內外學術專家和校內專業教師,針對本專業的學術前沿和新技術新工藝等開辦學術講座,激發學生對本專業領域的興趣和對未知世界探索的熱情,增強其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學生的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題材均來自指導老師的科研項目和課題,要求學生參與部分實驗,與研究生一起研討課題的解決方案、實驗方法、數據處理和結果分析等,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5提高工民建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
工民建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是其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關于如何提高工民建學生的人文素養,筆者建議工民建專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進行:首先,高校應積極為學生們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們時刻感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其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在無形當中去影響和引導學生。學生們在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當中必然有助于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
其次,學校應該在人文素養課程設置上面下功夫,進一步加強人文學科的教學力度,其可以設置更多的公共選修課程來讓學生們自主選課進行學習,負責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師也應該下意識地去增加更多人文素養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們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展學生的綜合知識面。還有,工民建專業應該樹立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為學生們創建更優越的實踐平臺和實訓環境。
6開發優秀自媒體并建立互動平臺
進行線上互動是整體開放教育特色所在,那么在進行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就需要鼓勵并積極開發優秀自媒體,建立一個互動平臺,促使整體互動活動科學有效的開展,優化最終質量效果等方面情況,對學生學習效果以及資源更新效果做出保障。自媒體發展十分迅速,那么在開放教育融合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此類媒體的開發,著重加強并建立一個有效的互動平臺,促使互動效果等情況加以優化,規避以往常見互動方面的不足之處,讓有關教育更加具備應有的開放性、靈活性和實際性,從而優化最終操作成效和操作質量等各方面綜合情況。由此可見,這樣的互動可以促使資源庫的優化,及時進行互動交流和更新。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優質應用型人才是當前工民建專業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高校工民建專業必須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力度,優化教學課程體系,竭盡全力提高工民建專業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爽.高職會展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4):128-129.
[2]閆萍,韋麗娃,王國慶.高校工科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大學教育,2020(05):162-164.
[3]于靜,許喆.應用技術型人才“3+1”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12):66-67.
[4]龔丹.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視角下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模式芻議[J].高教學刊,2019(25):153-155+158.
[5]劉振強.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財經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6):4-7.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