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學習能力,還要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轉變教學思路,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改革。通過靈活運用多種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學習能力,還要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轉變教學思路,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改革。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诖,本文通過深入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策略,以期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包括用數學方法、數學觀點和數學思維方式去分析、觀察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行為和數學意識、數學興趣、數學思維、數學品質等也都包括在內。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筆者認為應該先從培養學生的深度探究能力出發。培養學生的深度探究能力,對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下是筆者的幾點心得。
一、通過合作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在傳統的課堂模式中,教師的講授占去了大部分時間,學生主動發言的時間較少,學習主體作用難以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興趣,也使得他們養成了被動聽講的習慣,不懂得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對課堂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為學生留出更多探索的機會,并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教給他們科學高效的探究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比例”一課時,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掌握比例的意義,能夠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稱,并掌握比例的性質和應用技巧。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出發來設計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與操作來理解相關知識。通過這種實踐活動的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自由思考與探索的空間,有利于提升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其掌握探究的方法,同時促進他們數學探究能力、知識水平以及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
二、通過巧設課堂問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環節,對教師而言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知識掌握程度,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掌握知識。對學生而言,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更快地進入知識的學習中,在問題中主動思考,查漏補缺,知道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出擊。
例如在學習“小數除法”相關的知識時,學生在面對枯燥的計算時很容易失去耐心甚至產生畏懼之心。這時候教師可以把口頭提問轉變為“游戲提問”,提前將一些除法算式寫在卡片上,分為難、易、中三類,然后放在箱子里。在課上教師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需要輪流從箱子里抽題作答,答對一道難題積3分,答對一道中等難度題積2分,答對一道簡單題積1分。在規定的時間內,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在這樣的情景之中,教師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學生們又能在緊張的競爭中完成訓練。
三、通過課下延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單單課堂上的教學就能足夠。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時,應做到課下的延伸,一是去布置課下的任務,讓同學們帶著任務去充實課余生活;二是鼓勵家長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探究數學知識和問題。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相關的知識時,會涉及到利息的計算,這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到家中跟父母共同學習探討,假設爸爸有一萬元人民幣,那么存到銀行五年應該獲得多少利息?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幫助下弄明白銀行的年利率,然后計算出最終的結果。
這時候學生會感覺到數學知識原來與生活息息相關,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除了教師的引導,同樣也來不開家長的鼓勵,例如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家長可以購買一套計算題卡片,在晚飯過后可以與學生一起做游戲,讓學生在家庭中相對寬松的氛圍下,實現知識能力的提升
四、打造信息化課堂提升學生課堂體驗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成熟,多媒體教學設備走進了教室。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為學生展示課堂內容,提前制作好課件能夠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能夠預留出更多的時間供師生之間溝通交流。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面積”這一塊內容時,會涉及到三角形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梯形面積公式等,如果直接讓學生記憶,那么學生很容易記混,而且也不利于應用到解題過程中去。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會在黑板上畫圖來推導這些公式,既費時又不夠動態形象。教師可以借助PPT課件,將不同的公式以動畫效果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在為學生們講解完推導過程后,還可以發下教具,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做一做,將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五、通過有趣的課堂活動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堂互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給學生一個手腦共用的舞臺,讓學生在動手的時候能夠動腦思考,用游戲化的實踐代替枯燥的理論知識。例如在學習應用題時,涉及“利潤”這一知識點,很多學生會分不清“進價”“售價”“打折”這些概念,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學生們辦一次“跳蚤市場”,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商人”“買家”等角色,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通過有規則的交易后,計算“盈利”和“虧損”。這樣一來學生們在游戲中開始思考和學習,避免了對著課本“發呆”的現象,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在相對歡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數學知識和新的概念。
六、巧借錯題資源培養學生課后反思能力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經常會犯一些錯誤,這都是十分正常的現象。有些學生是因為基礎知識記憶不夠牢固而產生錯誤;有些時候學生會因為粗心而產生計算錯誤;還有一些時候是學生被題目的干擾條件所迷惑而產生了錯誤。教師在看到學生犯錯的時候,如果一味地選擇責罰或者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那么學生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仍然存在犯同類錯誤的可能。如果教師能夠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仔細分析,找到錯誤的原因進行對癥下藥,那么教學效率就會得到飛躍式提升。借助錯題資源,讓學生在錯誤的嘗試中總結出正確的經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課后反思能力。
教育論文投稿期刊:《甘肅教育》雜志為教育類綜合半月刊, 它面向基礎教育,兼顧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以中小學、幼兒園、師范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教研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甘肅省社科一級期刊,編校質量達標期刊。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科素養,絕非依靠“題海戰術”就能做到,它離不開學生自身的積累與沉淀,也依賴于教師的啟發與引導。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引入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趣味、探知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數學學科素養。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十分重要,一方面關系著學生的升學考試,另一方面對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也十分有益。因此教育者要尋求有效的方法,高度重視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打通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知識屏障,本著既“教書”又“育人”的態度去培養每一個學生。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J].王玉芬.甘肅教育.2018(07)
[2]李生輝.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J].學周刊,2020,(19):101-102.
[3]杜培.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課例分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7):123.
作者:劉洪波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