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職業教育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在培養勞動力職業技能上具有見效快、針對性強和覆蓋范圍廣等特點,可促 進貧困地區社會發展和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和技能,非常適合精準扶貧戰略。 然而當前職業教育扶貧在精準扶貧微觀層面如何切入和 落
摘 要:職業教育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在培養勞動力職業技能上具有見效快、針對性強和覆蓋范圍廣等特點,可促 進貧困地區社會發展和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和技能,非常適合精準扶貧戰略。 然而當前職業教育扶貧在精準扶貧微觀層面如何切入和 落地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職業教育扶貧和湖南省光伏扶貧結合點進行研究,從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方面進行 對策研究和實踐探索。
關鍵詞:職業教育扶貧;光伏扶貧;精準扶貧;結合點
精準扶貧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作,“五個一批”中將“通過教 育扶貧脫貧一批”放在精準扶貧方略中,教育扶貧也成為精準扶 貧的重要組成部分[1]。 但是教育扶貧研究偏重于宏觀層面以及基 礎教育普及,作者認為職業教育具有實踐性強、時效短、見效快 等特點,與精準扶貧更為吻合[2],因此,以職業教育助力湖南省光 伏精準扶貧為具體切入點, 尋找湖南省光伏扶貧對職業教育的 現實需求,探索職業教育扶貧與精準扶貧的結合點,探索職業教 育助力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 并開展職業教育助力湖南省光伏 扶貧的實踐探索,意義深遠。
1 現狀分析
光伏扶貧作為國家精準扶貧攻堅的新生力量, 對精準扶貧 工作進行了有益補充和完善。 1)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對 15695 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開展發 電能力評估,其中 19.8%的光伏發電站發電能力低于設定標準的 80%[3]。 2)目前,湖南省光伏扶貧電站約 5302 座,電站使用壽命約 25 年,貧困戶的收益是通過電站發電賣電來保證的,若發電能力 不足將無法保證貧困戶的收益。
3)項目團隊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光伏扶貧電站發電能力不足 的主要原因是運維管理不到位。 4)光伏扶貧電站因為運維管理不到位出現了很多人為破壞 的情況, 比如在光伏面板上晾曬農作物、 朝光伏面板上扔石頭 等;很多電站周圍有雜草或樹木遮擋光伏組件,光伏面板從不清 洗等,這些都會影響光伏電站發電效率;甚至有些電站因為故障 無人處理導致電站幾個月不發電,嚴重影響光伏扶貧的推進。
在此背景下, 項目團隊進行了職教扶貧與光伏扶貧的結合 點分析,探討職業教育扶貧助力光伏扶貧的對策方法,通過學歷 教育培養光伏相關人才,開發提升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效率產品, 解決光伏扶貧電站實際問題, 通過非學歷教育培訓當地農戶運 維光伏扶貧電站, 提升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效率, 確保電站的收 益,通過就業創業教育探索創業帶動就業,先富帶動后富模式。
2 精準扶貧與職教扶貧結合點分析
1)二者目的一致。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使接受職業技能教育的 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等活動,獲得從事未來職業所需的基本知識 和技能,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學習、溝通以及協作等適應社會生存 和發展的擴展能力,最終實現穩定就業、可持續發展;精準扶貧的 目的是通過分析貧困人口致貧的原因, 采取精準扶貧的方式,提 升貧困人口的思想覺悟、文化水平、技能以及就業創業觀等,驅動 其自力更生實現就業或創業,最終達到“造血”式扶貧。 兩者均注重人的文化和技能的培養和開發, 強調提升人的主觀能動性,實 現穩定就業、可持續發展和根本性消除貧困的目的。
2)二者對象兼容。 職業教育對象包括初、高中畢業學生的學 歷職業教育以及社會人員的非學歷職業教育, 我國職業教育由 于社會偏見, 學歷職業教育的學生一般都是成績較差或無力承 擔高額學費的貧困家庭學生,如果這些學生直接進入社會,往往 因為文化水平低和缺乏專業技能,不僅找工作難、收入低,而且 缺乏相應的保障和穩定性,有較強的潛在貧困風險,而學歷職業 教育注重實踐技能培養,對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學生容易接受和 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可有效促進個人可持續發展和就業;非學 歷職業教育主要是針對社會人員,包括下崗失業人員、缺乏技能 人員以及殘疾人員等,并沒有學歷與年齡限制,對其進行短期針 對性職業教育培訓,獲得脫貧致富相應本領;精準扶貧的對象包 括需“輸血”式物質扶貧的老弱病殘貧困人群,需“造血”式扶貧 的適齡勞動力貧困人群, 其中適齡勞動力貧困人群普遍具有文 化水平低、思想觀念落后、勞動技能差等特點;精準扶貧的對象 適合接受職業學歷教育或非學歷教育的條件, 二者對象具有兼 容性。
3)二者內容相似。
職業教育主要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相關技 能教育,其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課程內容都是按照當地產業和 相應崗位來匹配安排的,一般采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訂單培 養等形式,教學逼真、內容實用,理實一體,容易掌握,可保證技 能培訓質量和對口就業;精準扶貧主要是以“造血”脫貧為導向, 通過讓貧困人口掌握相關崗位技能, 在當地或者相對發達區域 實現穩定就業,產業扶貧可幫助貧困人口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實 現穩定就業,二者都涉及對學員的針對性培訓,都能利用職業教 育為其服務,二者的培訓內容相似[4]。
3 精準扶貧與職教扶貧結合實踐探索
3.1 學歷教育
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院 2019 年新開設了 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專業,進行光伏發電專業技能人才培養。 通 過與政府對接、中高職銜接等各種方式,利用單招優先錄取貧困 子弟入學,并提供學費減免等政策優惠。 通過政校企聯合辦學,保障穩定就業。 1)政府方面。 項目團 隊通過與扶貧辦對接,承接其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維管理,并作為 該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 通過專業的運維管理提升了電站發電 量,提高貧困戶的收益,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政府提供了政策和 資金支持。 2)企業方面。 已經和光伏行業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采 取新型訂單班、現代學徒制、暑期頂崗實習等方式提高學生實踐 能力,畢業后學生即可無縫對接光伏企業,深受企業歡迎。 重視實踐教學,保障培養質量。 利用湖南省光伏扶貧電站作 為實訓基地,一方面利用了社會資源,減少了實訓室建設;另一 方面通過實地做電站運維和管理, 可極大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 能力。 團隊成員連續兩年獲得了全國職業技能比賽“光伏電子工 程的設計與實施”國賽大獎。
3.2 非學歷教育
非學歷教育主要是技術培訓服務, 包括農戶技術培訓和社 會相關培訓。 其中,農戶技術培訓:主要通過扶貧辦選農戶,培訓 其運維技能, 培訓合格的農戶回到當地負責光伏扶貧電站運維 崗位;社會相關培訓:開展 1+X 光伏行業技能培訓或者電氣相關 證書鑒定培訓。 項目團隊借助政校企三方共建培訓體系,從挑人、找人、培 訓、考核以及就業五個方面,實現過程可監控,入口到出口全貫 通,大致實施方案如下。
挑人有標準:一般選取初中畢業或稍微 懂電的人員;找人有方法:光伏扶貧電站運維農戶由扶貧辦負責 選拔和落實就業,社會培訓人員由人社部挑選;培訓有課程:依 托學校光伏發電專業和光伏相關企業共同建立了專業的理論和 實踐教學培訓課程;考核有細則:理論+實踐綜合考核,側重實踐 考核,對運維技能進行分項考核和打分;就業有保障:扶貧辦選 拔的運維農戶由扶貧辦負責安排, 主要負責當地光伏扶貧電站 的運維,獲得一定收益,社會培訓合格學員,可以提供 3 家以上光伏企業的就業選擇。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職教論壇》雜志創刊于1985年,由江西科技師范大學主辦,受教育部職成司指導、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職業技術教育綜合性刊物,國內刊號CN:36-1078/G4,國際刊號ISSN:1001-7518,郵發代號44-77,復合影響因子:0.350,綜合影響因子:0.278,上旬刊為基礎理論版,重在反映最新的職業教育宏觀理論研究成果;中旬刊為教師學生版,重在反映教師和學生的發展、職教管理的研究成果;下旬版為課程教學版,重在反映職業教育課程建設和教育教學的研究成果。
3.3 就業創業教育
不僅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也重視就業創業意識的培養。 同時鼓勵學員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技能比賽, 積極倡導創業 帶動就業、 先富帶動后富, 項目團隊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獎項 12 項。 比如智慧運維、伏電生財項目獲得了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 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該項目主要是做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維 以及相關培訓, 培養學生團隊開發了一系列提升光伏電站發電 效率的產品,培養學生撰寫專利 8 項、軟件著作權 2 項,學生還 注冊了光伏創業公司服務光伏扶貧電站, 樹立了就業創業的榜 樣,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劉冠男.吉林省貧困地區教育扶貧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 學,2016.
[2] 賈海剛.職業教育服務精準扶貧的路徑探索[J].職教論壇,2016 (25):70-74.
[3] 國務院扶貧辦:關于村級光伏發電扶貧電站發電情況的通報 [Z/OL].[ 2019-04-03].
[4] 范亞紅.縣域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北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作者:周湘杰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