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教學,信息化時代借用信息技術,網絡資源,加強優質在線課程的應用與再造,提高資源內容的應用強度,交互深度,豐富程度,不斷優化教與學的方法。把教做極致,把學做扎實,教育的種子會經受住時間和風雨的洗禮。 關鍵詞:藝術、策略、個性化、分層教學
摘要:教學,信息化時代借用信息技術,網絡資源,加強優質在線課程的應用與再造,提高資源內容的應用強度,交互深度,豐富程度,不斷優化教與學的方法。把“教”做極致,把“學”做扎實,教育的種子會經受住時間和風雨的洗禮。
關鍵詞:藝術、策略、個性化、分層教學
【背景】
作為重慶市第一個公租房小區,民心佳園的住戶多為中低收入群體,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少有時間陪伴、輔導孩子。我校是該公租房配套小學,基于民心佳園社區環境,這里的學生大多學習習慣不佳,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數學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2015年9月,我接手2015級3班,執教數學并擔任該班班主任。4年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中,班級整體學習氛圍濃厚,學習成績優良,師生關系融洽,家校合作愉快。
【情景與細節】
2019年3月底,我預產期到,懷著對這群學生滿滿的自信開始了我為期半年的產假生活。
產假期間兩件事兒讓我震驚,憤怒!
1、我班優生楊俊杰課上公然頂撞老師,幾個優生父母反映孩子逆反。
2、2019年春季期末考我班全軍覆沒。年級排名倒數第一,不及格23人,優生10人,班平分62分!曾經最引以為傲的楊俊杰97,游皓軒85,梅振豪78.5...
聽到消息時,心情復雜。簡單交流后,一心想著產假結束時,我能為這些學生做點什么,我該怎樣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教育。
【結果】
2019國慶我結束產假返校,繼續擔任原班數學老師。進教室前想了很多“甜言蜜語”準備擺譜說教,嚴厲訓斥一番。在踏進教室,看到學生那一刻,我所有的抱怨、準備好的惡言惡語消失殆盡。是的,我是教師,他們是學生,沒有不犯錯的學生,我的職責就是讓這些會犯錯的學生盡量不犯錯或少犯錯,教育需要等待,教育更需要藝術。
一、教育是門學問,德育教育有藝術
澆樹澆根,育人育心
一切教育從心開始,數學課,一首《感恩的心》開始,推薦了莎士比亞《李爾王》一書給他們。我們體會父母的養育不易,反省有沒有沖撞、忤逆父母;感受教師的用心栽培,思考有沒有頂撞、不尊重老師;細數他們在校時間,有沒有做最好自己,每天進步。以楊俊杰事情為例,深刻剖析自己的言行會給其他人帶來的影響,每個探討都觸底致命,每個對話都引人深思,談話內容越來越深沉,他們頭越埋越低。是的,正如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一書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同理,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
榜樣力量,激勵成長
優秀的人之所以孤傲,在于一覽眾山小,眼里看不到更高的山。青春期叛逆正常,不想學習也正常,重點要怎樣調整心態。和他們分享了我成長路上的學習榜樣,談了榜樣帶給我的影響和變化,一路走來,我感謝他們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也讓他們默默寫下自己心中的榜樣,要求他們以榜樣為例,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具體合理的目標,使學生有目的、有意識的學習、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并在家長監督下,老師引導下,幫助學生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努力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讓他們自己同自己比,只要在提高,就是進步,只要在進步,學習就有意義。
二、教育有藝術,教學講策略
(一)資源共享,先學后教
二十一世紀,信息化時代,教學資源、網絡資源豐富,鼓勵學生自主預學,按時完成設計好的預學題單,提前對新課進行簡單梳理,課堂上積極參與,有效思考,突破知識重難點,這樣學生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主動、有效的參與了課堂教學。
(二)小組合作,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新課標倡導要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探究過程。小組合作以4人為單位,按學習能力編號,1號作組長統籌管理本組交流學習任務,4號作代表,負責匯報交流,3號輔助1號進行補充,2號輔助4號完成歸納和總結。這樣既能通過操作、示范、探索等活動來理解和掌握數學語言,又能通過合作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最后間接完成培優輔差工作。
(三)分層教學,注重個性化發展
雖然教材對學困生而言是基礎,但如果學校教育僅有教材,學優生會失去最初的學習動力。要想百花齊放,分層教學、預學題單、課后作業、拓展練習分層設計、布置勢必多管齊下,只有挖掘出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才能針對性的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1、借力一師一優課平臺,開發個性化教學資源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共享資源突破了資源局限的壁壘,學習資源庫如國家一師一優課,濃縮全國各地專業教師教學之精華,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學習氛圍更貼近課堂教學,學習過程更優化,教師可以為學生針對性精心篩選優質學習資源,學生按需要和喜好選取,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平臺資源可以作為輔助教學內容適時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專項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2、借力一起作業網,個性化輔導
研究作業輔導方式良久,發現一些作業APP功能非常強大,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這些APP提高工作效率。比如一起作業網能根據學生完成作業情況,自動整合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再推送相關的學習資料,作業會根據學生學習反饋情況生成個性化作業,孩子提交后還能自動批閱、統計。這些平臺優化了個性化發展的作業方式,既減輕教師負擔,又能針對性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3、借力時代學習報,個性化提升
沿用時代學習報四年,數學知識生動,精簡,既有數學文化的滲透,又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題目講解富有啟發性,作業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平時作為課外讀物強化閱讀,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專業知識,發散數學思維,還能有效提高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我們一起努力的日子里,教育在革新,德育在進步,教師教在想策略,學生學在下功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三個月時間,學生更謙卑、更尊師,師生關系更融洽,學習氛圍更濃厚,我們的計算能力進步了,數學學習能力提高了,成績有了質的飛躍。2020年冬季期末考我們班年級排名第四,不及格7人,優生30人,班平分81分,可喜可賀,這個成績離不開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也是對我付出的最大認可。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科教導刊》(旬刊)創刊于2009年,是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優秀學術期刊。辦刊方針:科技創新、教育創新。辦刊宗旨:展望科教趨勢、傳播科教信息、追蹤科教前沿、報道科教動態,為廣大科教工作者提供交流平臺。2012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期刊”。欄目設置:科教論壇、師資建設、教研教改、教育教學、高等教育、職教特教、基礎教育、 學科園地、文化博覽、經管視野、信息之窗、工程技術、工業技術、農林科技、環境科學、學術論壇等。
【反思分析】
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一塊基石,感恩它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德育工作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敬畏規則和獲得幸福,以便于讓我們的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的生活,實現個人價值。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載體,德育教育是深化教育領域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現實選擇。加強德育教育,向學生傳遞真善美,提高學生修養,愿我們可以成為學生靈魂的引路人。
教學,信息化時代借用信息技術,網絡資源,加強優質在線課程的應用與再造,提高資源內容的應用強度,交互深度,豐富程度,不斷優化教與學的方法。把“教”做極致,把“學”做扎實,教育的種子會經受住時間和風雨的洗禮。
對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思維方式,重新審視現有的教學結構,重新思考對于學生能力與素養的培養目標;對學生,及時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產生自信心,從而增強上進心。教育——把更多的愛心、關心、贊賞、寬容、鼓勵、接納灑向每一個學生,師生合力,全員德育,個性教育,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用心做教育,花開有期。
作者:吳 巧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