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隨著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漸高漲,選拔、培訓高技能人才變得更加迫切。這也是如今茶藝大賽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原因所在。中華茶藝大賽也牽動著茶藝專業教育改革。文章闡述了中華茶藝技能大賽的作用,探尋了茶藝大賽對茶藝專業人才培育的實踐。 關鍵詞
摘要:隨著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漸高漲,選拔、培訓高技能人才變得更加迫切。這也是如今茶藝大賽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原因所在。中華茶藝大賽也牽動著茶藝專業教育改革。文章闡述了中華茶藝技能大賽的作用,探尋了茶藝大賽對茶藝專業人才培育的實踐。
關鍵詞:中華茶藝大賽;茶藝;專業人才;教育探索
一、引言
中華茶藝大賽是茶藝專業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展示職業學校茶藝專業教育教學成果,同時也是茶藝專業培訓、交流、提高的平臺,它在催生茶藝專業制度創新、規范茶藝職業技能培養、擴大社會影響等方面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大賽起了檢驗展示、選拔激勵、引領示范三種功能,特別是邀請企業界深度參與,從各個賽項設計,到比賽規則,再到競賽裁判,大都是以行業企業專家為主體,目的就是通過大賽引導茶專業技能教學,指導茶藝專業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反映了茶專業“就業導向、對接企業、強化技能、重視綜合素質”的改革方向。這對我們人才培養方向有著重要指示作用,可以說是人才培育的方向標。
二、中華茶藝大賽對人才培養的意義
1、有利于明確教學目標指向
茶藝專業課程在于市場對接、學生就業方面并沒有十分完善,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方面。中華茶藝大賽能夠準確反映市場走向,消費者對茶藝的期望。在我們育人過程中將中華茶藝大賽的合理內容作為課程改革的基礎,為更好的進行專業人才、精英人才培育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明確教學目標和指向、更好的培養專業人才。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
通過各種形式的中華茶藝大賽,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向社會邁進。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成長,提高學習興趣和良好的職業前景期望。中華茶藝大賽的主要參與方有眾多行業企業專家,通過比賽可以為企業對接到優秀人才,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學生也能有一個很好的自我展示機會,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所有參賽選手都可以在比賽中正視自己的不足,為自我能力的提升找到一個很好的契機。真正展現茶藝專業人才的實踐水平和綜合素質。
三、中華茶藝大賽對促進茶藝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
1、茶藝專業課程優化和升級
學生要準確學習基礎茶藝課程。本課程主要訓練學生基礎泡茶技能,學會沖泡六大茶類,針對各個茶類的特點,能盡善盡美沖泡出一泡茶。在訓練各個基礎茶類沖泡中,著重針對茶類基礎沖泡步驟以及各茶類茶性的理解開展教學。制作本課程教學課件。運用網絡、光碟、錄像資料等多種手段進行教學,及時補充新知識,保證教學內容的豐富生動性。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茶類實際辨識能力,同時能夠結合基礎茶藝訓練,合理選擇相應器具設備,沖泡該種茶葉,并對茶葉所屬茶類、產地、品質特征方面進行相應的了解。
同時還需要創新茶藝競技表現形式的課程研究,拓展學生能力。包含語言能力訓練,舞蹈形體能力訓練,茶的感悟訓練這幾個方面。如果學生對于解說詞的表達游刃有余,對于茶藝表演的完整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將茶藝表演在原基礎上提高一個層次;舞蹈形體能力訓練主要是在日常教學中引進相關民族舞蹈教學以及學生基礎形體的訓練,籍此提升學生在茶藝表演中的體態以及肢體表達;茶的感悟能力主要是在日常基礎茶藝教學之外,引導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多閱讀,多學習,多感悟。
2、情景式教學,提高學生主動性
以茶藝室為第一實訓基地。從課堂情境教學和訓練開始,由教師主導、把茶藝基本功打扎實;再結合茶藝師職業崗位,由教師引導,開展茶藝匯報會,獲得真實茶藝師職業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意識由“要我學”上升為“我要學”。中國古代延續下來的“師徒制”教學依舊具有深遠作用。建立師徒關系的傳播方式。“傳幫帶”,老師先培養出一部分專業技能過硬的學生,再由他們一對一的傳授給其他同學。“師徒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注重應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采用師徒制,以老帶新,鼓勵學生自己在學習中創新,在實踐中創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學生思考的適當時機或最佳時機為他們指點迷津或適時點撥。
3、校企合作,打造育人雙平臺
校內茶藝實訓室畢竟條件有限,有效解決“僧多粥少”的問題就需要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而且在中國茶藝大賽中有多數主辦方參會方都是企業,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場對人才需求指向。結合校外實踐活動,學?膳c各類茶文化公司和茶藝館合作,通過參加各種茶文化公司和茶藝館合作,通過參加各種茶事活動,茶藝技能展示及茶藝演出,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理論聯系實際,提供實習平臺,鼓勵學生參加行業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到茶山體驗茶葉采摘,到茶廠了解茶樹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等等。另外,我們還可以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對當地茶館經營,茶葉市場做調研。
4、完善考核條件,著重人才培育
在教學考核上改革了傳統的考核模式,不再采用“期末筆試,一家獨大”的考核方式,學生成績將由平時考勤,學習態度(20%)、單項過程考核成績(60%)和期末考核(20%)構成。學生過程考核最后成績是由各個成績總和累加。這種考核模式比較科學,能充分發揮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增加學生實踐能力考察,搭建技能平臺,拓展第二課堂。
面對茶藝專業中技能優異者,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技能學習機會與平臺。不僅提高了學生茶藝操作技能,還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建立茶藝師資格證鑒定站,學校有組織,培訓,考核和鑒定(初中高級)茶藝師的資格。學生經過考核后方可獲得茶藝師資格證,走上茶藝師的崗位,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畢業與就業的無縫對接,為社會不斷輸出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茶藝論文范例:傳承中華茶文化提升高職學生人文素養
四、結語
中華茶藝大賽在茶行業具有標桿性質,是引領我們改善育人模式的方向標。如今中華茶藝大賽發展逐漸成熟、備受矚目,高校茶藝專業人才培養也要跟上時代步伐,樹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教學活動觀,探索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實現茶藝專業人才培養跨越式發展。
作者:鄭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