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雙高計劃建設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傳承傳統六藝精髓可培養大學生現代職業素養,構建傳統六藝互聯網實踐平臺可提升大學生創新和職業能力,因此應將傳統六藝高校實踐平臺打造成集教育性、娛樂性和商業性于一體的網絡交互平臺。 關鍵詞
摘要:“雙高計劃”建設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傳承傳統“六藝”精髓可培養大學生現代職業素養,構建傳統“六藝”互聯網實踐平臺可提升大學生創新和職業能力,因此應將傳統“六藝”高校實踐平臺打造成集教育性、娛樂性和商業性于一體的網絡交互平臺。
關鍵詞:“六藝”高校實踐平臺;“雙高”計劃;創新創業教育
一“、雙高計劃”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發展很快,數量已經超過高等院校的一半。“雙高計劃”名單公示后,“雙高計劃”將與本科院校的“雙一流”建設一起成為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兩個強大“引擎”。[“1]雙高”時期的到來,要求把我國一批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成為支撐經濟發展、引領教育改革、具有世界水平的學校和專業,從而促進我國職業教育深化改革、更高質量發展,以推進我國教育的現代化。“雙高計劃”強調學校主動作為,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著手綜合改革和集中攻堅,找準突破口和增長點,實現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雙高計劃”啟動只是高質量發展的起點,是否水平高最終還要看成效。[2]“雙高”時期需要挖掘高職教育的發展潛力,創新高職教育教學思路,真正創建產教高度融合的應用平臺。
創新創業論文范例: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構建
二、傳承傳統“六藝”精髓,培養大學生職業素養
傳統“六藝”是我國夏、商、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具體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早在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時,所有學生都要掌握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也就是要做到所謂的“通五經、貫六藝”。“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種史書。
“六藝”出自《周禮·保氏》,具體內容包括為五禮、六樂、五射、五御、六書、九數。“六藝”是中國古代君子的六門必修課,所以亦稱“君子六藝”。傳統“六藝”的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基本技能今天運用到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上,可以發展為價值觀、藝術修養、團隊競技、駕馭力、文化交流、理性思維等。傳承中國古典教育的“六藝”,相當于德、智、體、美、勞、情的新“六藝”,以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教育的需求。[3]
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按其學科性質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即:“禮”“樂”屬于道德內容,禮指的是禮儀、禮節,樂是指音樂。“禮”“樂”的傳承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和審美能力。西周教育基本是禮的教育,不僅要求禮儀的自覺養成,更要求自覺服從社會管理。樂教主要有音樂、詩歌、舞蹈等,是各門藝術的總稱,涵蓋了德、智、體、美各種教育因素。
傳統“六藝”教育的中心是禮樂教育,禮教在于規范人的外在行為,樂教在于規范人的內在精神世界。“射”“御”屬于職業技能方面,射指射箭技術,御指駕駛馬車的技術,“射”“御”的傳承可以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為了落實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職院?梢栽O立射箭協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上為競技的“射”,其內核是文化禮儀的修習,可以增強文化自信,領悟傳統“六藝”文化的魅力。“書”“數”屬于發展潛力方面。書指書法,意思包括識字、書寫、作文,數指數學、計算,“書”“數”的傳承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
三、基于傳統“六藝”實踐平臺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
“雙高計劃”的核心是專業群建設。面對現代職業和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搭建基于專業群建設連接產業鏈的專業平臺,實現校企通力合作、專業融合,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因此應根據“雙高”計劃培養學生綜合就業能力的要求,構建傳統文化“六藝”校園實踐平臺。踐行專業群平臺理念,研究傳統“六藝”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結合存在的問題。
通過分析找出目前二者的關聯性。“六藝”中“禮”和“樂”作為道德品質方面,可以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和審美能力;“射”和“御”作為職業技能方面,可以培養大學生健康體能、管理能力、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書”和“數”作為發展潛力方面,可以培養大學表達能力、理財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雙高計劃”要求高職院校開發相關課程,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實行彈性學習時間和“線上微課+直播互動+線下實踐”的多元教學模式。[4]
通過各種實踐平臺,對接國家產業鏈發展,適應大學生未來就業和創業的需要。結合傳統“六藝”,運用電商技術構建傳統“六藝”互聯網實踐平臺。平臺的核心功能分為匠心工藝、文房藝術、經算遺韻、珍饈美食和采風問俗五個板塊。這五個不同的板塊包括傳統文化中的民間手工、音樂戲曲舞蹈等,也包含了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所考察的綜合技能。我們將“禮”融入到“采風問俗”板塊,將“樂”融入到“文房藝術”板塊。由于“射御”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去甚遠,我們便賦予它全新的理解,即對傳統民間工藝的傳承,并將其融入到“匠心工藝”板塊,將“書數”融入到“經算遺韻”板塊。
1.匠心工藝板塊
此板塊主要集合如剪紙、刺繡、拓印、布藝、泥塑、皮影、藤染等各種類型的民間工藝。設“科普專區”板塊,相當于百科全書。設“教程專區”板塊,邀請小有名氣的網紅手工藝者在本平臺上傳精美的傳統手工藝飾品,或者是生活中實用的舊物改造視頻教程,待分享瀏覽上升到一定量平臺用戶也會親自上傳分享自己的制作教程,實現功能人群和用戶人群的有機重合,同時還會邀請非遺手工藝人開設視頻課堂,傳播民間非遺文化,實現民間傳統手工藝的傳播與傳承。
設“展覽專區”板塊,將各城市線下手工藝文化展覽信息集合起來在本區發布,滿足傳統手工藝愛好者的學習需求。設“我想參與”板塊,主要滿足想要實際體驗線下傳統手工藝制作過程的人群需求。這樣平臺就起到了實現資源高效配置的中介作用,讓平臺用戶在線下體驗中切實感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也讓線下實體DIY商戶收入增加。
2.文房藝術版塊
此板塊主要集合傳統音樂、戲曲、舞蹈、書法、繪畫等優秀民間藝術形式。設“科普專區”板塊介紹中國傳統民間藝術。設“音樂專區”板塊,將傳統樂器與現代網絡流行音樂結合起來,邀請網易云音樂平臺和一些古風人氣歌手入駐平臺,發布新專輯并與粉絲互動,為平臺用戶打造全新聽覺盛宴。設“活動專區”板塊,實時發布古風歌手演唱會,傳統戲曲鑒賞活動以及傳統舞蹈晚會信息,并起到第三方票務代售作用。
設“我想參與”板塊,讓線下實體商家如琴行、舞蹈工作室、書法繪畫培訓機構入駐,為商家和用戶提供溝通橋梁;設“影視專區”,根據各大視頻播放APP用戶人群的評分排行及社會正面輿論導向,選擇部分影視作品放在本版塊供用戶欣賞。
3.經算遺韻板塊
此板塊主要集合優秀詩文典籍和“六藝”中的數學知識,設“詩文古籍”板塊,搜羅不同朝代、類型、形式的傳統詩文典籍,以電子書的形式供用戶下載學習;設“古風小說”板塊,收錄近年來各大文學網站上綜合評分高、社會反響好的現代古風小說供用戶欣賞閱讀。設“原創作品”板塊,鼓勵平臺用戶創作詩歌、古風文章和小說上傳到平臺,供用戶交流學習,并且本平臺每一季度會舉辦一次不同主題的古風作品創作大賽,參賽作品經過平臺挑選會隨機滾動到用戶的原創作品界面,用戶給予評分,平臺系統經加權計算公布獲獎作者,并給予其豐厚的物質獎勵。設“算術天地”板塊,收錄與傳統算術相關的現代數學知識以及沿用至今的經典古代算術題型,鍛煉青少年的邏輯思維。
4.珍饈美食板塊
由于中國地大物博,受地域和風俗差異影響的飲食文化更是千差萬別,我們設“科普專區”板塊,旨在對傳統美食文化進行系統性介紹。設“私房菜譜”板塊,以八大菜系和時下新品為分類標準,鼓勵熱愛美食的制作者上傳菜譜。考慮到這些菜譜的實用性較高,很多用戶在閱讀之后會產生親自下廚的想法,平臺也會在這些人氣菜譜的文末處附上所用食材的購買鏈接,為平臺用戶打造一站式服務。
熱愛發掘和享受街角巷美食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我們還會設“測評推薦”板塊向平臺用戶征稿美食測評,篩選平臺用戶發來的餐廳測評推薦,一旦審核通過,平臺會報銷用餐費用,與線下實體商家聯系確立合作關系后,會適當收取推薦廣告費用,并在平臺上登出推薦文章及店鋪信息,如果該餐廳人氣熱度上升收入增加,平臺用戶去該餐廳用餐出示平臺文章及二維碼,就可享受折扣優惠或其他服務。
作者:朱景平1,朱如超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