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助推進步要依靠先進的知識、精湛的信息技術等,而這一切是傳統教育難以滿足的。因此,必須構建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現代教育模式。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已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技術基礎,信息技術只有不斷向更高程度發展,才能適
摘要: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助推進步要依靠先進的知識、精湛的信息技術等,而這一切是傳統教育難以滿足的。因此,必須構建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現代教育模式。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已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技術基礎,信息技術只有不斷向更高程度發展,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之需。信息技術的革命如一縷春風,它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學生學習的時間和地點不在枯燥單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善學、樂學;它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直觀,使知識化難為易;它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信息技術走入教育領域,它是師生的良師益友,它亦是新世紀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這些能力決定著新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它決定著我們國家科技的發展水平,它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繁榮與昌盛!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學習興趣直觀形象教學效率學習參與度
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社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和手段。作為新時代人才的培養基地——學校這個主陣地正受到信息化的強烈沖擊,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隨著信息革命的不斷深入與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傳統學校教育以課堂、教師和書本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突出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室內面對面授課的模式。2016年冬至,霧霾使西安市的中小學生全部放假在家,然而孩子們的學習。
不能受影響,于是“停課不停學”的應對方案馬上產生,西安eTV協同西安多所知名的中小學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利用大學區網絡平臺和西安教育電視臺進行了網絡直播活動。孩子們通過電腦或手機進入映客直播,可以實時在線觀看老師的直播課堂。如果沒有信息化的技術力量,孩子們何以能擁有這樣的學習“禮遇”?
作者:秦娟
所以信息技術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了諸多福音。又如在孩子們因為疫情全體停課時,我們根據每天的課表和教學進度,各科老師為全體學生錄制微課,在錄制微課時我們所用的方法靈活,呈現的形式多樣,每節微課里面穿插有音樂、有動畫、有老師的示范視頻、有知識拓展,8-10分鐘的微課濃縮的都是精華,孩子們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下進行了愉快的學習,真可謂“教學無痕,精彩有痕”!這些別開生面的教學方式都要歸功于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支持與幫助!
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學習《尋找身體上的數學“秘密”》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測量工具的演變歷史和統一測量工具的重要性,我們以活潑俏皮、風趣幽默的動畫講解讓學生開心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為了讓學生體會步長和身高有關,我們在新課過程中加入視頻《科里亞的木匣》,通過觀看科利亞5歲的
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了5步挖出了木匣的這個過程,讓學生感悟個子長高了,步長就變大了;又如為了讓學生體會身高和腳長的倍數關系,我們在教學中加入公安局破案的真實案例,視頻中警察通過小偷留在現場的腳印,最后迅速鎖定了作案人員,當警察叔叔道明自己的破案方法時,孩子們發出了一聲一聲的驚嘆聲。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不是老師說了算,而是由學習的主體決定的,生動形象的視頻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巧妙地化解了學生認知中的難點。信息化教學既使學生如沐春風,學習體驗更深刻,
也使教師從枯燥的說教方式中解脫出來,為教師的教學助力。
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直觀。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認識時間》單元探究“時和分”“分和秒”之間的關系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進率理解起來很費勁。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明白時間之間的60進制關系,我在學生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適時地引入動態教學,學生觀察電腦上的鐘面,他們發現分針在鐘面走了一圈,與此同時時針走了一大格,從而學生明白了為什么1時=60分;揭示1分=60秒時這個方法同樣適用。動態教學的引入一下子化解了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使時間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這些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知識變得形象、使其看得見、摸得著了。
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有效提高了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度、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效率。一年級時我們進行了一次《數學好玩》的實踐展示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信息技術再次大顯身手,讓在座的所有人無不感嘆于科技的進步與強大。活動中有一個環節是孩子們要想辦法用手中現有的立方體先搭一個最穩的組合立體圖形;再用手中現有的立方體搭一個最高的組合圖形。如何讓其他人都可以看到孩子們的作品呢?
于是我們將手機的視頻和實物投影進行連接,利用一鍵投屏軟件使下面的人都可以看到每個小組的拼搭過程以及獲勝小組的技巧,孩子們看到自己所在小組都上了大屏幕,情緒空前高漲,課堂的高潮真是一浪接一浪;第二個環節是我們設置的一個搶答環節,如何在短時間內了解孩子們對每道題所涉及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利用課堂的寶貴時間進行統計無疑不是明智之舉,于是我們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個搶答器,當每個孩子選出自己的答案后,電腦軟件會在幾秒之內呈現出每道題的答題情況,包括:每道題的正確率、每道題有多少人答對、多少人答錯以及幾號搶答器的孩子答錯,這樣以來老師就能在短時間內準確掌握每個孩子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既能針對總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強化,又可以根據個別人的個體情況進行個性化輔導,信息化走入課堂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良師益友。
信息技術論文范例:中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探究
信息技術走入教育領域,它猶如一縷春風,使教育之花處處煥發勃勃的生機,開放得更加絢爛。它是師生的良師益友,它亦是新時代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這些能力決定著新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決定著我們國家科技的發展水平,它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繁榮與昌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對新時代的召喚,我們責無旁貸,讓我們敢于創新、敢于批判,腳踏實地,心懷夢想,付出行動,為新時代的信息技術藍圖增添一抹新的色彩吧!
【參考文獻】
李冬梅.基于教學實踐的信息技術課程研究[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5.
祝智庭,顧小清,閆寒冰.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沈青,熊秋娥.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數字化資源歷史回眸[C]//走向智慧時代的教育創新發展研究-教育技術國際論壇暨智慧教育國際研討會.教育部,2017.
作者簡介:秦娟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