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段落時,經常因邏輯思維欠缺而導致語言啰嗦、事例堆砌、分析沒有頭緒等現象。提升議論文的思維品質,有三種方法。第一,使用邏輯思維提升段落說理效果,具體做法是增強段落寫作的中心意識,加強事例的邏輯分析,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第二,使
摘 要 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段落時,經常因邏輯思維欠缺而導致語言啰嗦、事例堆砌、分析沒有頭緒等現象。提升議論文的思維品質,有三種方法。第一,使用邏輯思維提升段落說理效果,具體做法是增強段落寫作的中心意識,加強事例的邏輯分析,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第二,使用哲學思維進行段落分析,重點推薦發展、一分為二、全面、層層深入等思維方法。第三,利用嚴密的邏輯思維,使句子、段落之間成為有機的整體。
關鍵詞 議論文;段落;說理;邏輯思維
公益性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首要屬性,無論什么樣的教育都應該堅持公益性,而不是以逐利為首要目的。針對學生負擔重問題的治理,過去對學生在學時間和課業負擔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控制了學生在學的時間和負擔,在總學習時長一定的情況下,學生和家長由于擔心學業落后,必然會到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補習,這樣就會增加學生校外教育培訓負擔以及家庭的教育支出負擔。因此,在推進“雙減”政策執行的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教育的公益性原則,堅持學校、校外教育治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治理原則。
教育的公益性首先體現為義務教育的性質,義務教育是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的重要環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屬于公益一類單位。優質均衡是義務教育學校發展的政策主線。確保義務教育公益性,要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認定工作。在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認定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辦學質量的優質均衡發展,努力縮小區縣內不同學校之間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教師素養和學生發展的差距。要建立健全公益性治理機制,充分利用激勵性政策工具,引導學校、教師在“雙減”政策執行中主動承擔、積極作為。確保義務教育公益性,要優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治理機制。
比如,目前各地正在推進課后服務全覆蓋。對此,要優化課后的延時服務和學校常規的教育教學活動管理機制,不能把課后延時服務辦成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的延續。應將學校的課后服務、假期托管等工作納入教師績效工資,讓參與服務的教師有獲得感,安心、靜心、舒心地從事教育工作。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制定標準,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有意愿、有能力、具備相關資質的人員參與到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中去。各級政府應該在原有的教育經費預算之外,采用增加公用經費或增加專項經費的方式支持學校開展各項課外教育活動。
校外教育培訓雖然屬于社會舉辦的教育活動,但鑒于其育人活動的本質,公益性依然是其首要屬性,是我國教育體系的有益補充。確保校外教育培訓公益性,必須要創新監管政策,提升政策工具的適用性、有效性,保護受教育者、培訓機構的正當權益。要完善校外教育培訓監管機制,在堅持教育公益性、保障受教育者權益的基礎上推進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要堅守社會責任感,明確自身定位,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還應盡快建立國家和地方相銜接的校外教育培訓監測平臺和數據庫,并將監測程序和結果向社會公布,便于家長選擇合適的校外教育培訓服務,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對校外教育培訓進行監督。
一篇優秀的議論文要通過深刻透徹的說理來折服人,而不是靠空洞浮夸的口號來哄騙人。一篇作文能否受到閱卷老師青睞,斬獲高分,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說理透徹深刻。而要想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學會使用恰當的邏輯思維來提升段落的說理效果,做到事例論證內容充實、富含邏輯,理論論證分析深刻透徹,句子之間、段落之間銜接自然、過渡巧妙。
一、學生在段落寫作上經常出現的思維問題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經常會出現以下現象:事例論證語言啰嗦,堆砌現象明顯,沒有選材的詳略意識,沒有中心主旨意識,對事例分析不深入,沒有分析論述的方向性;理論論述東說一句西說一句,缺乏邏輯性;不會使用哲學原理和科學術語,分析淺顯;句子之間關系松散,邏輯性差;段落之間缺乏過渡語句,或雖有過渡語句,卻顯得十分生硬等等。這些問題從表面上看五花八門,似乎很凌亂,給人一種無從求解的感覺;然而,你只要細心分析這些現象,就會發現,之所以此類現象層出不窮,關鍵還是學生思維混亂所致。
二、提升段落說理效果的三條路徑
1.用邏輯思維使段落說理充實有力
(1)中心思維意識要求各段各層要有明確的段落中心
學生在寫作文時,要清楚知道自己所創作的文章中心是什么,每段每層的角度又是什么,這樣每逢下筆都會有明確的中心意識。為此,建議學生在全文第一段的末句,用一句話來揭示論點;并在每段開頭設置分論點,使段落中心更明顯,從而使整個文章中心更集中。
當然,有時段落的中心也可能處在段中或段尾。一般說來,中心句放到結尾雖不如段首明顯,但比句中更能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
(2)邏輯分析意識使事例論證更深入
許多學生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分析不足,例子湊。這其實是一種邏輯分析意識缺乏的表現。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要求學生在列舉完事例之后,要圍繞論點進行分析。這里我們推薦給學生三種最為便捷的分析方法:原因分析法、假設分析法、對比分析法。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應圍繞論點進行事例分析,切不可不顧論點,另起爐灶。
(3)立體思維引導學生綜合使用多種論證方法
既然是議論文,就應該靠嚴密的邏輯分析來折服讀者。然而,要想使分析嚴密而富有邏輯,采用多種論證方法則是最佳途徑。除了上面提到的對比、假設、原因分析法之外;學生容易做到的還有,類比、喻證、意義、危害、概念揭示等論證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文段中鑒于篇幅限制,不可能全部用上這些方法;應依據自己的寫作優勢,有針對性地選取幾個常用的論證方式,以此保證寫作時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合適的論證方法。下面,簡要介紹幾種論證方法,以供同學們參考。
、賹Ρ日撟C:作對比的可以是正反兩個事例,也可是一個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也可是某種做法的意義與危害。常見固定短語:“與之相反”“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假如”等。
②類比和喻證:同類相比為類比,不同類之間相比為喻證。比如:《包身工》里日本紗廠老板剝削包身工與船戶靠墨鴨捕魚來供養自己之間就屬于不同類比較,為喻證;同一篇課文中“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則屬于同類比較,為類比。
、墼颉⒁饬x、危害分析:為了便于分析深入而富有邏輯,需要掌握一些哲學上的原因,比如表面到深層,過去到現在,名到利,物質到精神,個人到社會等。此項內容將在本章第二節“哲學原理分析深刻”里面著重講解。
④概念揭示:對中心論點、分論點、文中某些詞句進行概念分析,從而體現內容的深刻性。
2.哲學思維使段落分析深刻透徹
使用哲學原理,以說理見長;進行辯證分析,力爭以理服人;增加議論的深度,增強論證的邏輯性。學會使用哲學思維進行分析,無疑是議論文寫作克敵制勝的法寶。
(1)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從而增強文段的深刻性發展的觀點,是指把觀點放到動態發展的過程中來分析,堅信量變到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質變是量變的最終結果。人們在分析“為什么”的時候,經常采用發展的觀點。有些事情的作用或危害,在當下的表現或嚴重程度也許并不明顯;但是如果放到更長時間里,可能就會很突出。人們在分析“怎么辦”時,也經常會使用發展的觀點,將解決辦法放到一個過程中的幾個階段里分別進行闡述分析。
(2)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
既要看到事件或人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關注表層,又要分析內在原因。任何事件都存在正反兩個方面,我們分析論述時,盡量不要只從一個角度分析問題,一棒子打死。談作用時,可以補充說一下不足;談危害時,也可以說一下某種條件也會產生積極作用等。
(3)用“全面”的觀點分析問題全面的觀點指的是,既要分清主要的一面,又要關注次要的一面,明白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同時也要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互相轉化。全面觀點既包括人群劃分,如個人、他人、團隊、社會;也包括原因劃分,如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也包括方法劃分,如主要方法與次要方法。
(4)用“層層深入”的方法分析問題,從表層到深層,逐層分析
此類分析方法遵從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經常用于挖掘事件產生的原因、危害、作用等。比如談到一件事意義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這件事對個人、家庭、團隊、社會國家等角度去分析;也可從這件事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精神生活、工作效率、生活品質等方面去分析。這樣層層遞進,思維深度不斷向著深層發展,文章說理就會充分而深刻。
3.嚴密的邏輯思維使句子、段落之間成為有機整體
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過渡銜接屬于寫作中語言表達的細節要求,看似無關緊要,實際上卻影響很大,直接影響著一篇文章內部的邏輯構成。
學生寫作文時,句子與句子之間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指:句子的位置有待調整,學生想起什么就寫上什么,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在語言表達上缺乏推敲精神;還有句子之間缺乏必要的關聯詞,不僅讓句子顯得關系松散,失掉了應有的邏輯性;而且讓由這些句子組成的語段在論證時缺乏力度,不能很好地為中心主旨服務。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的問題通常表現為,段落之間缺乏過渡性語句,缺少內在關聯;或者雖有過渡,但極為冗長啰嗦,不僅浪費了考場上寶貴的時間,更主要的是浪費了作文的字數,影響了主體內容的表達。
(1)段內加入銜接性強、粘合性好的關聯詞或句子
加強文段內部邏輯聯系,一定要注意加上關聯詞或句子,注意句式間的照應,理順句子之間的關系,增強句子間的銜接性和邏輯性。近幾年高考試卷中出現的“補寫句子”,就屬于考查文段部邏輯聯系的具體形式。
(2)分論點式文章段落之間要做好銜接
有人認為分論點式文章內部不必特意銜接,憑借本身自帶的結構形式,就可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這種觀點無疑是十分錯誤的。只有將分論點在字數、句式特點、內部聯系等方面,認真思考,精心選詞,才會使各段之間緊密銜接,渾然一體。
(3)非分論點式文章更要做好段落銜接
非分論點式文章,在每段開頭并沒有句式相對整齊的分論點;這類文章通常依靠內部的嚴密邏輯聯系來使文章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因為各段之間沒有分論點那樣整齊的標志句,如果搞不好銜接,很容易使文章結構產生混亂。為此,兩段之間要求有相應的過渡句;此類過渡句通常既要對前面形成照應,又要對后面形成引領。
一篇優秀的議論文,其段落在說理上一定是深刻而且透徹的。為此,不僅要求重要段落要有明確的段落中心,而且還要學會使用邏輯思維、哲理原理,來增強文段的思維深度;另外,一定要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意識,比如句子之間、段落之間應該成為有機整體。因此,我們寫作議論文時,一定要拋開花拳繡腿的空架子,堅決把提高段落內部和段落之間的思維深度作為第一要務,從而使文章說理嚴謹透徹,達到用深刻的分析論述來折服讀者的這一終極目的。
作者:郭常青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