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英語摘要是一篇論文的眼睛,讓我們頭疼的畢業論文,英語摘要讓我們很頭疼,今天小編告訴大家如何撰寫寫出符合規范的英文摘要,小編推薦一篇關于英語摘要的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Hyland對元話語的分類方式,以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摘要為實證,探討了英文摘要中元
英語摘要是一篇論文的眼睛,讓我們頭疼的畢業論文,英語摘要讓我們很頭疼,今天小編告訴大家如何撰寫寫出符合規范的英文摘要,小編推薦一篇關于英語摘要的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Hyland對元話語的分類方式,以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摘要為實證,探討了英文摘要中元話語的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研究發現,二語學習者的論文摘要突出了元話語的語篇功能,弱化其人際功能。二語學習者的讀者意識和元話語意識有待增強。
關鍵詞:英文摘要;元話語;應用機制
一、元話語
元話語是交際中常見的話語現象。在語篇建構過程中,話語包含兩個層面:基本話語和元話語。基本話語傳遞話語主要信息,涉及話語的命題內容和指稱意義,實現語言的概念功能。元話語則促進讀者對基本話語做出反應,引導讀者詮釋、評價基本話語,實現話語的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因此,元話語關心的是讀者,其功能是語用的、修辭的 [1 ]。
元話語的分類因研究角度不同而引入不同的分類體系。本研究采用Hyland的元話語分類體系。Hyland從功能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元話語的人際模式,把元話語分為引導式元話語和互動式元話語。引導式元話語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作者建構語篇,進而幫助讀者理解語篇;互動式元話語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作者表達態度,允許讀者作出回應,從而實現互動 [2 ]。
二、元話語與英文摘要的相關性
論文摘要是論文的精華,同時也是建構語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體現寫作的交際性本質的重要手段,具有客觀性、勸說性和社會性 [3 ]。 因此,論文作者在摘要中不能簡單地陳述事實,而要借助各種語言手段,說服讀者認同論文的可讀性和學術價值,確認和建構與讀者的人際互動關系,并對這種關系進行“有意識和有效的操縱” [4 ]。 而元話語的交際性本質使其成為摘要寫作中控制這種互動關系的重要手段。元話語標記在論文摘要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建構論文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系,幫助讀者理解、評價摘要的語義特征和人際特征。引導式元話語在摘要中主要體現語篇功能,而互動式元話語在摘要中主要體現人際功能。
三、引導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的案例分析
根據Hyland對元話語的分類體系,引導式元話語主要包括過渡標記語、框架標記語、內指標記語、言據標記語和語碼注釋語。下文以大慶師范學院英語專業的畢業論文摘要為例,具體分析引導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的應用。
縱觀近三年的畢業論文,引導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分布的趨勢如下:框架標記語 —— 過渡標記語——內指標記語 ——言語標記語 —— 語碼注釋語。相對于框架標記語、過渡標記語和內指標記語而言,言語標記語和語碼注釋語在英文摘要中使用得較少。但總體而言,引導式元話語在二語學習者英文摘要中的應用相當廣泛。
學術論文對框架結構的要求較高,而框架標記語標示語篇的順序式階段,因此框架標記語對論文摘要語篇的建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用相當普遍。“First,second,third”等框架標記語的使用可以幫助論文作者組織摘要語篇,引導讀者理解語篇,同時凸顯命題信息之間的聯系,提升摘要語篇的邏輯性,進而構建“作者 ——讀者 —— 論文”三位一體的語篇結構。
過渡標記語表達主句之間的語義關系。“and”“but”“thus”“in addition”等過渡標記語的使用對論文摘要語篇的建構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論文作者可以借助 “however”等標記語的轉折和對比含義,揭示同一問題的不同側面;借助“even”等標記語引出另一個結果,促進語篇的銜接和連貫。
內指標示語標示語篇其他部分的信息。“in this paper”“in Chapter One”等內指標示語的使用在闡明命題信息的同時,促進了摘要和正文的聯系。
由此可見,引導式元話語在二語學習者的英文摘要中占主導地位。梳理論文摘要框架的框架標示語,加強銜接與連貫的過渡標示語,促進摘要和論文主體連結的內指標示語構成了英文摘要中所有標記的主要成分。
四、交際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的案例分析
根據Hyland對元話語的分類體系,互動式元話語主要包括模糊語、強調語、態度標記語、自稱語和介入標記語。下文以大慶師范學院英語專業的畢業論文摘要為例,具體分析互動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的應用。
縱觀近三年的畢業論文,互動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分布的趨勢如下:增強語 —— 態度標記 ——模糊語 —— 自稱語 —— 介入標記。相對于引導式元話語而言,互動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出現的頻率較少。在互動式元話語的使用上,二語學習者偏重于對增強語和態度標記的使用,很少使用模糊語、自稱語和介入標記。
(一)增強語與模糊語
增強語與模糊語是表達觀點的兩個層面。英文摘要中增強語的使用主要是為了強調和肯定論文作者的態度和立場,意在要求讀者對其采取認同的態度。而模糊語則意在凸顯命題評價的不確定性,承認不同觀點的存在,增強命題的嚴謹性、客觀性和與讀者的協商性。也就是說,模糊語考慮了作者、讀者和摘要本身三重因素。有研究表明,從語用功能來看,模糊語的使用遵守了質量準則和禮貌原則 [5 ]。
縱觀近三年的論文摘要,二語學習者在其論文摘要中注重增強語的使用。相對而言,模糊語通常出現在摘要的討論部分,在摘要簡介和結論部分很少出現。二語學習者的英文摘要中增強語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模糊語的使用頻率。這種現象導致論文作者在與讀者的互動中顯得較為強勢,縮小了作者與讀者的對話空間,導致論文摘要缺少讀者意識。讀者意識強的摘要能夠融合論文作者和讀者的互動,增強摘要的可接受性。因此,讀者策略的培養和模糊語的使用應該是二語學習者在其摘要寫作中應關注的一個問題。
(二) 態度標記和介入標記
態度標記明確反映作者對命題信息的情感表達,傳遞其對命題信息的贊同,凸顯命題信息的重要性?v觀近三年的論文摘要可以看出,二語學習者在其英文摘要中使用較多的態度標記,以強調其研究的重要性。態度標記通常出現在論文摘要的背景介紹和結論的話語中。態度標記的使用考慮了作者和讀者的雙重因素,突出作者選題的重要性和吸引讀者。與態度標記不同的是,二語學習者在其英文摘要中幾乎不使用介入標記。介入標記有助于論文作者和讀者的互動。“You can see that”等介入標記語有效地拉近了論文作者和讀者的距離。但英文摘要等學術語篇強調其論述的客觀性和行文的正式性。鑒于此,介入標記的弱化使讀者在語篇中的參與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從而凸顯了摘要語篇的客觀性和正式性。
(三) 自稱語
自稱語是指稱作者本身的話語。縱觀近三年的論文摘要,二語學習者在其英文摘要中較少使用自稱語。二語學習者在其摘要的行文中避免使用“I”和“my”等詞,而用“paper”“thesis”等詞來替代。很明顯,二語學習者優先考慮的是其觀點論述的客觀性,論證的力度,凸顯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但語言學界對于自稱語的使用存在不同的觀點。Hyland等學者的研究結果以及中外英文摘要對比研究的結果表明,在英文摘要中合理地使用自稱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章的可接受性 [4 ]。
由此可見,二語學習者在其論文摘要中很少使用互動式元話語,互動式元話語的出現頻率僅僅體現在增強語和態度標記的使用上。模糊語弱化是二語學習者的論文摘要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
五、結語
元話語具有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考慮了語篇的信息處理,讀者和作者三重因素,因此元話語的使用能夠優化英文摘要寫作。但二語學習者的英文摘要偏重于事實的陳述和命題意義的闡述,引導式元話語占的比重很大,互動式元話語使用得少,缺乏與讀者的溝通意識,人際功能薄弱。基于此,二語學習者應關注互動式元話語在英文摘要中的應用,增強元話語意識,提高元話語使用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蔡建衡. 從摘要寫作的元話語使用看二語習得之變異[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 176-178.
[2] 謝洪. 試析元話語的語篇功能與人際功能[J]. 時代教育, 2013,(8): 136-137.
[3] 楊瑩. 英漢學術論文摘要中互動式元話語的對比研究[J]. 語言應用研究, 2010,(9): 104-106.
[4] 江曉敏. 互動元話語視角下中外語言類期刊論文英文摘要的對比分析[J]. 大學英語, 2012,(3): 154-157.
小編推薦優秀教育期刊 當代外語研究
《當代外語研究》以英語為主、兼顧其他語種,刊發有關語言本體與語言哲學研究;有關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建設性研究;各級各類外語教學與測試的研究、試驗、調查、統計報告等;中外語言與文化的研究及對比研究,特別是與漢語的比較研究;有關翻譯理論、實踐、方法和歷史的研究;有關外語國家戰略、各國外語政策、外語生態環境、外語服務與安全的研究;有關外國文學理論、外國文學批評、比較文學及作家、作品及思潮的研究;對科研院所及外語教育等相關行業活動的報道、述評;對語言和文學界名家的人物專訪;對語言學及外國文學新書的介紹、評價等方向的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