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作者在這篇教育論文探討早期教育的幾個問題,在人類的幼年時期,我們對自己使用的語言尚不能完全掌握,無法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于身邊環境的認知,也不具備識別利害好壞的能力。這就需要其父母或者早期教育工作者,通過一定的理論指導正確的引導其在這一階
作者在這篇教育論文探討早期教育的幾個問題,在人類的幼年時期,我們對自己使用的語言尚不能完全掌握,無法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于身邊環境的認知,也不具備識別利害好壞的能力。這就需要其父母或者早期教育工作者,通過一定的理論指導正確的引導其在這一階段的認知發展。
《早期教育(美術版)》(月刊)創刊于2004年,是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江蘇教育報刊社主辦的雜志,是國內唯一一本幼兒美術教育專業期刊,為幼兒園和家庭的幼兒美術教育提供權威制指導!对缙诮逃(美術版)》是全國最大的集團化嬰幼兒教育專業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江蘇省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旗下有教師版、家教版、幼兒美術版三份期刊。
摘 要:世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家教、不會教育的父母;世上也沒有不存在缺點的孩子,只有未掌握科學方法將孩子的缺點轉化為優點的父母。因此,早期教育對一個人來說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未來的發展。早期教育一開始就應對幼兒既要養又要育,對幼兒的教養要求保教并重,全面地培養嬰幼兒綜合素質,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在早期教育中,父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終生顧問。
關鍵詞:早期教育 科學 適時 培養
一個人從出生之日一直到其死亡的一生,期間都不會脫離社會——這個大環境而發展,生存。所以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社會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成為影響其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們在其自身參與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自己的認知觀,并會借助語言來表現。
一、早期教育的概念及分類
眾所周知,人是有精神的動物,大腦是我們的智慧器官。0~6歲是人腦迅速生長的發育期。這段人腦成熟前的時期,就是人生早期。在這段時間給予孩子的教育對其人生之路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譬如良好環境的影響,豐富生活的熏陶,榜樣言行的誘導,以及快樂的學習游戲,積極的心理暗示等,這樣孩子巨大的身心潛能就會自己釋放出來,這個過程就可以叫做早期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早期教育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一)“自發早教”,這種早教人類自身就有,諸如照顧幼子生活起居、逗其開心、與其說話、教其走路等都是自發的早教。但是這種早教有的家庭做得很好,可以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苗子,有的則只是助其子女健康成長而已,沒有為子女的智力發展奠定太多的基礎。究其原因,是這種早教沒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有些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己對孩子正在進行著早期教育。
(二)“缺陷早教”,如果采取這種早教方式,說明為人父母的還是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或許也懂一些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沒有正確的理論做指導,往往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盲目的進行實踐。例如重知識、輕性格,重說教、輕行為,重培訓、輕生活,重課堂、輕榜樣等,但無論怎樣,這些都是片面的、單一的甚至是無益的早教。
(三)“科學早教”,這種早教是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新的邊緣科學,涉及多個學科,是人類潛能的開發,人類學的重要分支,也是現代人應該提倡的早期教育。
二、早期教育存在的誤區及建議
大多數人對于早教的認識,往往存在誤區——望文生義。這就使很多家長陷入了“缺陷早教”的怪圈,總是把教育的希望過高的寄托于幼兒園、學;蛘吒鞣N各樣的培訓輔導班等,忽略了家庭豐富的精神生活和培養廣泛的興趣,甚者,還會忽視孩子與同齡人游戲、自由交往和人際關系的融洽。
之所以許多人實施早教卻沒有得到預計的效果,主要是人們沒有走出關于早教的誤區。普遍存在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為傳授知識即為教育,早教是小學課程基礎。
(二)認為胎兒、嬰兒或幼兒無能,上學后才能真正開始學習。
(三)認為所有能給予的愛都是好的。其實有很多愛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
(四)認為學習會讓孩子受苦,玩才會使孩子快樂。將學習和娛樂對立開來。
(五)不懂得性格培養的重要性和“潛教育”的方法。
所以,要進行科學正確的早教,就要避開上面的誤區,要對早教有正確的認識,才能使早教為孩子后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進行早期教育的前提
首先,育人者必須先要思考幾個問題。
(一)要重新認識胎兒、嬰兒和幼兒。其實,每個胎兒、嬰兒或幼兒都是一個“天才”,他們個個都能適應身邊的環境甚至是本民族和國家的文明,當然還有各自的家庭生活,只是往往在他們人生的最初階段里,這種稟賦被磨滅了。那么是誰磨滅了這種稟賦?如果充分開發從胎兒到小學這段時間他們的稟賦,究竟能釋放出多少驚人的潛力啊?思考這個可以幫助育人者建立正確的兒童觀。
(二)必須要明白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早期教育。還必須了解早期教育和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與很系統的文化知識的傳授有哪些根本的區別,與現在我國的學前和小學教育有什么不同……明白這些問題會使你建立屬于自己的正確的教育觀和早教觀。
(三)要思考什么是人應有的素質。也就要明白什么是人才,什么是素質教育,孩子最終的人生目標是什么。明白這些將有利于育人者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讓他們真正成為身體健美、智能高超、性格卓越、一生幸福的人才。其次,要明了早教的一般規律,這有助于人們在適當的階段實施正確的早教。
(一)務必把握人腦迅速發展的最佳時期,錯過這一時期一定會事倍而功半。
(二)同時進行“兩個生命”的教育,既要讓孩子在生理上健康成長,也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
(三)把性格培養放在孩子發展的首位,盡可能讓其從小就有快樂活潑、果敢自信、專注安靜、勤勞善良、有獨立和創造的精神等品格。
(四)讓孩子養成愛書、愛閱讀和愛思考的好習慣。
(五)掌握正確科學的早教方法,比如“生活中教,玩里去學”,“教在有心,學在無意”,“環境影響,榜樣誘導”,“實教育愛,勿有溺愛”,“寬嚴并濟,積極暗示”,“培養良好習慣,把握發展定勢”等。
四、如何實施這些早教方法
(一)適時和適當實施早教是關鍵。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滿3個月左右,要經常抱孩子去室外,無論他聽懂聽不懂你在說話,也要邊走邊提醒他看到的每一件事物。每天重復。教孩子多認識與自己有關系的事物,讓他們能在看和聽的同時,也能去接觸。教孩子認識事物,是開發智力的基礎。還有,這以后盡量每天給孩子講故事。并且每次講完都讓孩子回答故事里的問題或者復述故事里的部分內容等,慢慢地去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除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讓其逐漸開始閱讀在其能力范圍之內的書籍。并引導其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習知識的能力。培養孩子對于數學的興趣。不要因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比教孩子識漢字要難,就覺得這并無必要。其實不然,訓練孩子對于數學的理解和判斷,有助于讓孩子更快的從形象思維進入抽象思維。用學英語和背古詩的方式去訓練孩子的記憶力。而從小對其進行英語和國文的啟蒙,有助于幫孩子在日后的相關學科的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孩子身心可以承受的范圍內,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使他們能有趣味的學,有意義的玩,從而鍛煉孩子的空間感知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具體如何帶著孩子去玩,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絕對重視培養孩子的優良性格。在一個人的人生成長之路上,某個時間某個地點走了彎道岔路不奇怪。成人尚且偶爾為之,何況是孩子呢。但是成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大多能冷靜應對,不焦不躁,而孩子卻往往不能。所以務必要消除影響孩子基本素質和諧發展的缺陷。
(二)堅持對孩子積極的暗示,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因為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還缺乏理性思維能力,并且認知能力和意志力還沒有發育,他還需要去適應成人的感情。而孩子的積極心態是其生活、玩樂和學習的唯一動力,也是其上進的靈魂。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太多積極的心態,那其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將寸步難行,甚者會造成心理拖累乃至終生的悲哀。
孩子的積極心態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其實是其親人、老師或者最有威望的人“暗示”的結果。而且,這種暗示的力量非常大。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心態,對于沒有判斷力,沒有是非感,更沒有榮辱觀的孩子來說,都會很容易認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早教也可以說是“暗示教育”,而成功的早教也就是“積極暗示”的結果。育人者務必要堅持積極暗示,杜絕一切消極暗示,使孩子能夠在快樂、活潑、上進,充滿自信和幸福的環境中,克服困難,不畏失敗,不畏挫折的成長。
(三)在實施早教的過程中,育人者也要注意自己情緒的表現,因為成人的情緒無論好壞,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同時,在引導孩子面對任何問題時,育人者必須做到“引導六步”:
第一,欣賞。要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和發光點,分析它們形成的原因。要為孩子具備這樣那樣的優點和閃光點感到欣慰,并以此來引導孩子產生積極的心態,盡、盡量不要去否定孩子在某方面的奇思異想。
第二,找根源。仔細地思考孩子的缺點、弱點和錯誤的成因、程度?赡苡泻⒆幽承┎涣剂晳T的問題,或者是溺愛的問題,再者有沒有能引導孩子建立有益的興趣,再者是由于孩子受到心理傷害等,總之你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并認真思考。
第三,消滅根源。找準孩子的缺點、弱點、錯誤以及各種問題根源后,要從根本上消滅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以免時間長了,對孩子的生理及心理成長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第四,有一顆平常心。家長對孩子暴露出的不足,總是不免有責備或者氣憤的態度,但又不會正面告知孩子什么是好的可以去做,什么是壞的不能去做。所以,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冷靜嚴肅的正面告知孩子,提醒其日后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第五,轉移孩子的興趣。在孩子暴露出不良興趣的初始,及時發現并培養孩子新的興趣點和興奮點,讓其漸漸遺忘那些不良的興趣。慢慢打開孩子接觸世界的心門,讓其充分主動地去接觸他們眼前的世界。
第六,用成就鼓勵成就。要想讓沒有認識和判斷能力的孩子培養起有益于其自身的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主動幫助他,與他一起去做成一件事情,并用積極的態度去鼓勵他,使其獲得成就一件事情的喜悅和讓他享受別人贊許自己的那種榮譽感。這也是一種好的積極心理暗示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勝過一切空洞的口頭表揚。
(四)把學習和游戲融為一體。對于兒童來說,游戲就是生活,這是兒童身心發展不可缺少的行為,也是認識自然的規律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本途徑。孩子確實終日生活在游戲之中,但如果對此不管不問,放任自流,孩子的能力就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學習和游戲融為一體,在引導孩子進行學習時,我們要注意:第一,不能強迫。所謂游戲,就是覺得歡樂而有趣的、生動活潑的自發性活動。被強迫做的事,不會帶來歡樂,這就不是游戲,對他們的發展也不會有益。第二,要和孩子同歡樂。孩子在進行學習游戲時,會由衷地感到歡暢,這時教育者要和孩子一起歡樂,并且把愉悅的情緒表現在行動中,創造出使孩子愿意繼續游戲下去的氛圍。第三,當孩子玩得好,大人要表現出驚奇、歡樂的神態,并予以鼓勵。兒童受到鼓勵會情緒倍增、熱情高漲,把十分的能力發揮到十二分。第四,一旦孩子的興趣轉移了,絕不要勉強他們繼續做。因為兒童注意集中的時間很短,學習游戲每天每次應以十五分鐘為限。孩子興趣轉移了,就說明他厭煩了,勉強是無益有害的。第五,正確的答案絕不要輕易告訴孩子,應該激發,誘導他反復思考,自己去尋找答案。當然必要的提示還是應該的。最后不要忘記孩子發展上的個別差異。當孩子感到困惑時,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喪失信心;當孩子表現出某種突出的才能時,則要大膽引導,加大學習的難度,讓這種才能盡快發展起來。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