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指出了上海市奉賢區南奉公路是進入青村鎮的重要景觀通廊,南奉公路與團青公路道路交叉口節點區域,是提升青村鎮環境品質的重要城鎮道路節點。為了展現青村城市風貌、傳承千年歷史文脈、完善道路配套設施、構建城市綠道系統,對該項目地塊進行了景觀改
摘要:指出了上海市奉賢區南奉公路是進入青村鎮的重要景觀通廊,南奉公路與團青公路道路交叉口節點區域,是提升青村鎮環境品質的重要城鎮道路節點。為了展現青村城市風貌、傳承千年歷史文脈、完善道路配套設施、構建城市綠道系統,對該項目地塊進行了景觀改造提升。著力于解決景觀改造工程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豎向設計、種植設計、雕塑設計等內容設計了青村鎮城市門戶空間;同時,也為綠地使用者著想,設計建造了展示青村鎮桃源之境的形象路口。
關鍵詞:城鎮道路;節點景觀;提升桃源畫卷;文化旅游
1 概況
南奉公路是橫穿奉賢區的省道,由于奉賢城鎮發展較快,又有上海繞城高速分流貨運,南奉公路實際已成為奉賢區的城市次干路,紅線寬度40~50m,道路斷面形式為三塊板,區段總長度約39km,現狀道路景觀以路南北兩側綠化帶為主,機非分隔帶綠化為輔,道路交叉口節點區域總體效果一般,有待于進一步改造和提升。
基地坐落在奉賢區鎮區東側,距離奉賢區政府6.5km,具體位置為南奉公路與團青公路交叉口區域,由東南(大)、東北(小)兩個地塊組成,平面呈楔形,南北總長233m,東西垂距96m,總用地面積約10000m,,規劃將其建成為具有一定品位的城鎮街旁綠地;乇眰揉徑匙匀淮;東側為小型河道,有小橋一座,名為張車橋;東南側與村民桃園緊靠,地形較為平坦,略向河道傾斜(圖1)。
2 基地內部景觀分析
經現場踏勘,可知南奉公路道路兩側行道樹以香樟、水杉為主,綠化品種較為單一;綠化養護管理不佳,園林樹木較雜亂,園林花卉與色彩應用較少,與周邊的環境混雜;高大喬木株距太小,群落搭配不合理;基地缺乏地形塑造和豎向層次;景觀內容匱乏,缺乏文化特色,南奉公路、團青公路交叉口的車輛較多,辨識度不佳,無法給車輛里的人們留下深刻的景觀印象;基地內未修建人行道,交通線路不明確,行人安全存在問題。
3 外圍景觀環境分析
基地東北側緊鄰浦南運河的水系生態廊道,經現場踏勘,發現張車橋下有水獺在河里戲水,公路兩側林帶多種鳥類活動頻繁,外圍生態大環境良好;基地東南側為桃園及堆場空地,無大型建筑及復雜的市政管網干擾,相對容易起坡造景;基地附近分布有若干村莊,500m內有養老院一處,存在居民休閑健身需求;基地附近沿路多為第二產業分布,諸多工廠的產業工人有放松身心、回歸自然、精神調節的需求;道路交叉口有紅綠燈自動控制系統,多方向車速均低于道路設計車速,便于過往人們觀賞基地風景;馗浇蠙n次的街旁綠地比較匱乏,需要在關鍵節點處,增設亮點,滿足城鎮不斷增長的文化旅游及景觀風貌需求。
4 提升策略
針對上述基地內部景觀、外圍景觀環境分析,可以制定針對性的景觀提升策略:①增加種植設計品種,豐富種植設計的空間維度,強調色彩和季象變化;②通過塑造交叉口標志性景觀,突顯鄉鎮特色,提升節點形象品質,給路過的人們留下美好的印象;③從設計階段就注重細節,為后期養護管理提供便利;④調整大喬木的間距,采用經典群落搭配,讓景觀節點亮起來;⑤抬高基底地形,豐富總體豎向景觀層次;⑥道路斷面增加層次,增加入行道和街旁綠地內部的綠色健身步道,滿足附近居民和工人的游憩健身需求。
5 設計主導思想
以展現青村鎮城市風貌、完善道路配套設施為目標,依托青村桃鄉的文化底蘊,延續“世外桃源里,一朝覽古今”特色小鎮主旨,以團青公路路口作為桃文化的展示窗口,將青村特色元素全程融入南奉公路的桃源畫卷。
6 設計內容
6.1 景觀結構
規劃設計制定“一心、兩功能區、三條路徑”多向輻射型景觀結構。“一心”為一個視線觀賞核心;“兩功能區”為門戶地標觀賞區、健康休閑活動區,兩者南北呼應;“三條路徑”為觀桃小徑、休閑花徑、慢跑綠徑。觀桃小徑和休閑花徑為外向型景觀游賞路徑,慢跑綠徑為內部游賞路徑,可以與休閑花徑形成閉合循環路線,為開展體育鍛煉的人群提供便利。
6.2 景觀設計
挖掘青村桃鄉文化,呼應“世外桃源里,一朝覽古今”特色小鎮主旨。以豎向設計為基礎,配合園路的穿插,將綠地的空間骨架搭好,然后按照喬木、灌木、地被、草本,逐次進行種植設計,對原有的景觀加以提升改造,再結合鋪裝銜接、小品雕塑點景、照明輔助,形成美好、靈動的街旁園景(圖2)。
基地主要景點布局有四處,分別是“樂桃”雕塑、茂林秘境、陌上芳菲、青熙桃韻。以下介紹詳細景觀設計。
6.2.1 豎向設計
設計首先運用輔助設計軟件對現狀基地地形進行模擬,采用地形設計等高線法與高程控制點標注相結合,制定出地形制高點及其它地形土丘。觀桃小徑圍繞“一心”形成一個地標土丘,成為門戶地標觀賞區的基底;健康休閑活動區則由慢跑綠徑和休閑花徑相搭配,把豎向空間劃分為五大區塊和五處地形土丘,其中,兩處制高點高程為6.9m,比東部邊緣的4.5m高出2.4m,起到了明顯的視線分隔作用。
上述五處地形土丘總體上注重空間藝術布局,既有呼應,又各具特點,時而臥如巖松,時而山勢陡峭;時而左右逢源,時而對景神怡,總體上做到了節奏舒緩,主體突出。同時,豎向設計考慮排水工程雨水口的布置,預留好平面位置,便于基地的雨水排除;赝练焦こ烫罘1000m3,挖方550m3,土方量相對較小,總體遵循了節約型園林設計理念。
6.2.2 種植設計
種植設計分為兩個區域:即門戶地標觀賞區和健康休閑活動區。
“門戶地標觀賞區”位于進入青村鎮的對景展示面,以人行道為依托,前景采用草坪(矮生百慕大+黑麥草)過渡,中景采用金桂、雞爪槭、桃樹做襯托,香樟、樸樹等大喬木做背景,將視線吸引到節點雕塑——紅色的“樂桃”雕塑上,形成開闊大氣的視覺感受,同時保留現狀優良樹種,最大限度減少移植費用,將現狀杜英、金桂、桃樹、廣玉蘭融合在整體景觀中。
推薦閱讀:《中國道路的現實與未來》主要收錄了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現狀、風險與對策、中國式財政分權與經濟發展的失衡和矯正、環境維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zlw/1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