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針對煤炭質量檢測誤差主要來源,制定針對性的管控措施,提高檢測水平。 關鍵詞:商品煤;質量檢測;風險預控 冶金方向論文投稿刊物:《 天津冶金 》(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天津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金屬學會天津市冶金科技信息研究所聯合主辦。本
摘要:針對煤炭質量檢測誤差主要來源,制定針對性的管控措施,提高檢測水平。
關鍵詞:商品煤;質量檢測;風險預控
冶金方向論文投稿刊物:《天津冶金》(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天津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金屬學會天津市冶金科技信息研究所聯合主辦。本刊全面報道冶金行業的科技成就、生產工藝的技術進步,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應用、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和專業理論應用研究等。
0引言
煤炭是賦存在地下、品質極不均勻的固體礦物燃料。它從開采、運輸、加工到使用,所處的空間位置經常發生變化,或在地下煤層中、或在工作面上、或在皮帶上、或在洗選機械中、或在煤倉中、或在煤場中、或在車廂上等等。煤炭隨著所處環境的不斷變換,受到各種外來因素影響,質量也隨著發生著變化。了解煤炭的性質(質量指標)就需要在大量煤炭中通過采取有代表性煤樣、制成一般分析實驗煤樣(或粒度分析實驗煤樣)和進行分析化驗等一系列步驟才能獲得。采樣時,由于煤炭所處的狀態不一樣,會有不一樣的方法。制備煤樣時,由于煤樣的數量和粒度的差異及檢測項目的不同,而在制樣步驟上有些差別。進行煤質分析化驗時,由于人員素質、設備、環境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檢測結果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寧煤公司質檢計量中心主要負責本公司各礦區商品煤質量檢測工作。
1煤質檢測的誤差來源
為了準確了解煤炭的質量特性,就要按照國標規定進行采、制、化。大量試驗表明:在煤質檢測中,采、制、化所占誤差分別為:80%、16%和4%。若要獲得真實可靠的檢測數據,必須加強煤質檢測工作中對采、制、化過程的管控。
2煤質檢測過程風險預控
2.1采樣過程的風險預控
采取商品煤樣前,采樣工應了解所采批煤采樣單元大小、發運用戶名稱、商品煤品種、規格、商品煤運輸方式、煤炭來源、是否不同質量煤炭配銷配裝(此時應增加子樣個數)等信息。
2.1.1采樣過程風險源辨識
、贅臃桨冈O計不合理。在煤炭質量呈周期性變化時,使用質量基采樣或時間基采樣等系統采樣方法時,存在子樣點布置與煤炭質量周期性變化重合的風險;在移動煤流采樣時,煤炭流量不穩定,采用時間基采樣,存在子樣質量與煤流量比例嚴重失調,煤樣代表性差風險;在子樣點布置出現余數時,把多余子樣集中布置在某一段(質量段或時間段)內,而不是均勻布置在整個采樣單元,存在煤炭均勻性較差時,所采煤樣代表性不夠風險。②不按照設計好的采樣方案采樣。不在規定位置布點采樣,有意采取質量較好的部分或質量較差的部分、或有意避開矸石、煤塊采樣,存在人為意志影響的風險;隨意減少子樣數目,總樣質量不足,存在總樣精密度不足風險;子樣質量不穩定,時而子樣量過大、時而子樣量過小,存在煤樣精密度不足風險。③選擇采樣工具不合理。不根據煤炭標稱最大粒度選取采樣鏟,存在采取的子樣量不穩定風險;不選擇專用采樣工具,而是選擇普通鐵鍬或其他工具采樣,存在采樣過程中煤樣撒落的風險。④采樣過程其他風險。采樣時,未按規定清除煤炭表面風氧化層或清除的深度不符合規定,存在將受到污染的煤炭采入煤樣風險;采樣深度不夠,沒有采取煤炭全深度,或采樣截斷面不夠,沒有采取煤炭全截斷面,存在子樣代表性差的風險;不按照規定要求保管所采煤樣,存在煤樣水分散失或外來雜物污染煤樣風險。
2.1.2采樣過程風險源管控方法
①采樣方案設計不合理。加強采樣工的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業務技能,熟練掌握采樣方案設計;在煤炭質量呈周期性變化時,應采用分層隨機采樣方式采樣,避免子樣布置與煤炭周期性變化重合;移動煤流煤炭流量不穩定,使用質量基采樣法;布置子樣點時,嚴格遵循“均勻布點”的原則,在子樣點布置出現余數時,要均勻布置。②不按照設計好的采樣方案采樣。加強員工職業道德素質教育;采樣現場安裝監控設施或安排管理人員跟班,消除人為意志影響采樣結果現象。③選擇采樣工具不合理。采樣前,根據煤炭標稱最大粒度選取適當的采樣工具,規范操作,杜絕煤樣撒落,每次操作采樣工具要一次采夠,并堅持“多不棄、少不補”的采樣原則。④采樣過程其他風險。采樣時,按規定清除煤炭表面風氧化層并保證清除的深度符合規定;按規定采取煤炭斷面全深度或全截斷面;采取的總樣應及時進行封存,防止水分散失、外來雜物污染。
2.2制樣過程的風險預控
制樣工要將來樣一一核對。核對項目主要有:編號、質量、品種、發運用戶、包裝是否完好等信息。按煤樣品種、質量、測試項目確定流程圖。
2.2.1制樣過程風險源辨識
、倨扑槌绦。使用精密度達不到要求或有偏倚的設備進行制樣,存在煤樣在制備過程產生偏倚或煤樣代表性降低風險;破碎煤樣前,沒有用同種煤樣沖洗破碎機或破碎機腔體、料斗清理不干凈,存在煤樣被污染風險;破碎過程中出現設備卡堵,清理出的煤樣直接扔棄,存在制樣精密度降低風險;破碎結束,出料斗中的煤樣清理不干凈,有剩料,存在煤樣代表性降低風險。②混合程序。采取堆錐法混合時,操作不規范,存在粒度偏倚或均勻性差風險;使用二分器混合時,操作不規范,存在煤樣出現偏倚風險;混合時將撒落的煤樣扔棄,沒有收集起來,存在煤樣代表性差的風險。③縮分程序。使用堆錐四分法縮分時,動作不標準、倒堆次數不夠,存在煤樣偏倚或均勻性差風險;采用相鄰兩個扇形體制備下一階段樣品,存在煤樣粒度離析代表性降低風險;二分器縮分煤樣,始終取單側煤樣,存在煤樣偏倚風險。使用機械縮分時,沒有對縮分機進行精密度核驗、偏倚性實驗或使用精密度達不到要求、有偏倚的縮分設備,存在精密度不足風險;使用九點法取全水分煤樣時,點位不正確,操作動作速度遲緩,存在水分散失風險。④干燥程序。超過規定溫度烘樣,造成樣品氧化,失去代表性。
2.2.2制樣過程風險源管控方法
在制樣室安裝監控設備或管理人員跟班,對制樣過程進行全程監督。①破碎程序。定期對設備進行核驗,不合格,不準使用;破碎煤樣前,設備使用待制樣品沖洗并將腔體、料斗清理干凈;出現設備卡堵,要將清理出的物料重新破碎;破碎結束,出料斗中的煤樣全部清理出來。②混合程序。使用堆錐法混合時,操作規范,倒堆2-3次;采用二分器混合時,均勻來回擺動,撒落的煤樣應全部收集起來,重新縮分。③縮分程序。使用堆錐四分法縮分時,按規定不得舍去或留取相鄰扇形繼續下一步制樣;人工縮分物料,根據粒度選擇合適的二分器,每次送料不宜過多,避免堵塞或物料撒落,并從兩側交替留樣。機械縮分時,定期對設備進行核驗;使用九點法,點要準,操作動作速度迅速。④干燥程序。設定好溫度,專箱專用,嚴格按規定溫度烘樣。
2.3化驗過程的風險預控
2.3.1化驗過程風險源辨識
煤樣稱量前沒有攪拌或攪拌不均勻,沒有采用轉瓶法取樣,存在取樣代表性差風險;灰皿沒有放置在馬弗爐恒溫區內,存在煤樣燃燒不完全風險;使用平行測試,沒有按規定采用重復測定法,存在精密度不足風險。
2.3.2化驗過程風險源管控方法
、偌訌娀瀱T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業務技能,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范化驗。②配置監控設備,對化驗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對煤樣編號進行加密,使化驗員無法得知煤樣來源。③樣品稱量前用取樣勺充分混合均勻;測定灰分時,灰皿要放在馬弗爐恒溫區內;所有煤樣應采用重復測定法化驗。
3結束語
當前,煤炭交易普遍采用“以質計價”的結算模式,煤質檢測指標直接決定煤炭交易價格。煤質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在煤炭貿易中的意義重大,不僅涉及到貿易雙方的經濟利益,也會影響到企業聲譽。因此加強商品煤檢測風險管理,提高化驗結果的有效性、可靠性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劉曉燕.影響煤全水分檢測的因素及對策[J].石河子科技,2012(05):23-25.
[2]鄭威.線性回歸方程式在檢測煤膠質層中的應用[J].天津冶金,2014(03):60-6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zlw/2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