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針對黑龍江礦產勘探項目,分析綜合電法在深部找礦靶區定位中的運用,介紹綜合電法,認識到綜合電法在明確礦區異常 作業中的優勢,幫助工作人員快速分析導致異常的原因,為深部找礦靶區定位提供參考,旨在提高礦產勘探工作有效性。 關鍵詞:礦產勘探;
摘 要:針對黑龍江礦產勘探項目,分析綜合電法在深部找礦靶區定位中的運用,介紹綜合電法,認識到綜合電法在明確礦區異常 作業中的優勢,幫助工作人員快速分析導致異常的原因,為深部找礦靶區定位提供參考,旨在提高礦產勘探工作有效性。
關鍵詞:礦產勘探;綜合電法;深部找礦;靶區定位
當前我國社會處在飛速發展的狀態下,資源開發逐漸 呈現出緊缺的態勢,淺層礦產面臨衰竭,找礦必須要向地 層深部展開。為此,在礦產勘探工作中應用綜合電法便成 為開發礦產資源的有效方法。作為地球物理勘探的新技 術,綜合電法在深部找礦靶區定位中具有經濟性、準確性 的優勢。下面以黑龍江省礦產勘探情況為例,分析綜合電 法對深部找礦靶區定位影響。
礦物論文投稿刊物:《礦物巖石》(季刊)創刊于1980年,由四川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成都理工大學主辦?d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地質、地球化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1 礦產勘探綜合電法
綜合電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一種,在礦產勘 探與石油資源勘測中有非常廣泛的運用,尤其是在城市探 測領域,更是得到極大的關注。綜合電法理論基礎十分成 熟,并且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衍生出一系列方式方法,比 較常見的包括大地電磁法、瞬變電磁法、可控源聲頻大地 電磁法等[1]。
結合礦產勘探實際需求選擇方法,需要站在不 同的角度進行分析。例如黑龍江地區的某礦產勘探項目, 在地層與斷裂內容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繪制地質構造圖 的方式,深入剖析地下深處圈閉微滲透現象,以此為依據 繪制地表化學變化曲線。另外,該項目地表內部資源采用 綜合電法進行檢測,從而準確掌握地質層資源?梢姡C合 電法對于深部找礦靶區定位有重要作用。
2 綜合電法在深部找礦靶區定位中的運用
為了更加充分發揮出綜合電法在深部找礦靶區定位 中的作用,結合黑龍江地區某礦產勘探項目展開分析。 該項目中的巖體的Ⅱ、Ⅲ號存在異常,其位置在巖體 南西側方向,期間為了高效、準確的完成深部找礦選擇地 面瞬變電磁法。經過找礦與檢測發現導致異常的原因是良 導體存在低阻,且異常西北的地表揭露巖體中存在隱伏礦 體。另外,靶區位于巖體西、北兩側,其中涉及到Ⅱ、Ⅲ號異常,屬于朝北西向展布的低阻條帶,采用可控源音頻大地 電磁法(CSAMT) 顯示該處存在低阻異常的現象[2]。
、蛱柈惓5攸c處于該項目研究區 的西側位置,觀察繪制 TEM-300mρτ 反演平面圖,發現平 面圖中 K-R 線 500-850 點之間的異常長、寬分別為 700m, 60-100m,面積在 0.06km2 左右,分布形狀為條帶狀,視電 阻率不超過 25Ω·m,代表其屬于低阻異常區。除此之外,反 演平面圖中的 K-R 線斷面圖異常垂直向下條帶狀,并且 存在膨縮,埋深范圍 150-700m,通過反演計算明確頂界面 全部出露地表,且異常中心點范圍在-300-300m 這一區間 內。
采用 CSAMT 展開測深作業,現場選擇兩者剖面作為 測深點,發現其中一個測深點存在異常帶,特征為相對低 阻串珠狀,作業人員初步判斷其為斷裂破碎帶,符合透射 電子顯微鏡(TEM)檢測結果。埋深 250-400m 范圍內圈定 低阻異常,視電阻率為 100Ω·m,形狀為囊狀,直徑在 100m 左右,經過檢測發現異常形態與位置符合 TEM 結果。另外 一處異常地點在研究區的西南方向,視電阻率是 20Ω·m,屬性為低阻異常區。觀察斷面圖發現,該異常分布特點為 條帶狀,埋深在 250-900m 區間內。
采用 CSAMT 進行剖面 測深作業,發現剖面西段有相對低阻異常帶左帶,形狀為 “Y”字型,符合 TEM 檢測結果,深部和Ⅱ號異常連接,埋深 在 250-400m 區間段,視電阻率是 100Ω·m,異常形態與位 置符合 TEM 檢測結果。 在深部找礦作業過程中發現巖體Ⅳ號異常,其位置處 在巖體北東側,判斷在北西向斷裂、北西西向斷裂交匯帶 處,形狀為條帶狀,異常范圍比較大,下方異常明顯,并且 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證明深部存在含礦地質體。
該巖體 的北東方向找礦靶區僅存在Ⅳ號異常,具體位置在研究區 的北東側,異常的長和寬分別是 400m、150m,面積在 0.06km2 左右。結合不同深度等值線斷面圖進行分析,可以 確定其視電阻率不超過 50Ω·m。觀察斷面圖發現另外一處 異常存在,形狀同樣為條帶狀,埋深在 350-700m 區間段, 異常中心點的位置處于 600-650m。 采用井中瞬變電磁 (DHTEM) 這一方法進行檢測 ,發現該項目的北東框存 在響應曲線,并且 78-312m 位置異常,形狀為 S 形,總結 X 分量和 Y 分量,其中 X 分量異常位置為 125-170m、27m 的 中心處,Y 分量異常位置為 125-170m、205m 的中心處。
兩 者同屬一個異常體,通過 X、Y 分量了解到礦化的均勻性較 差,F場勘探發現框底部的 Z、Y 分量曲線呈現收縮回落 的趨勢,代表高電導率地質體小于地質鉆探終孔深度。中 心框內異常并沒有明顯的體現,所以可以判斷異常體的位 置在北東發射框中,且其中可能有隱伏異常體。采用 DHTEM 方法檢測 X、Y 分量,其中 Y 分量呈現負異常,而 X 分量為正異常,由此判斷異常體的走向,并且總結屬性 為中心主異常,與金屬礦體礦化有直接關系。作用范圍內 的激電異常與視電阻率異常相同,并且和構造帶位置保持 一致。由此可以確定異常體屬于似層狀體,方向和構造方 向保持平行。
3 綜合電法在深部找礦靶區定位中應用的效果
通過綜合電法在深部找礦靶區定位中的運用,發現該 項目中的巖體區淺部存在大規模的變質巖與砂礫巖,受到 地質作用影響,視電阻率分布規律呈現出中阻狀態,深部 是特高阻背景場,中部與深部區域范圍內的低阻異常帶數 量較多,經推斷屬于斷層控制異常,F場所有找礦靶區處 在斷裂構造破碎帶中,巖石種類是黑云母片麻巖,而淺部 呈層狀分布中阻區的巖石種類與之相同,經過檢測確定視 電阻率,大理巖可能會導致深部視電阻率高值區的形成, 而巖體內部的橄欖巖,則會形成低阻異常特高阻體效應[3]。
按照巖礦石所呈現的物性特點,可以確定輝巖與輝長巖是 形成深部相對低阻區的主要原因,視電阻率小于 150Ω·m, 由此推斷超低阻巖石可能為礦體、礦化體。在巖體的西側 找礦靶區內存在的Ⅱ號異常,位置處在含巖體尾部,直接 聯系Ⅲ號異常和深部,屬于同源異,F象,受相應淺斷層 控制,導致斷面存在數量較多的異常中心。異常存在于大 理巖巖體中,對應靶區是成礦地質的有利因素,初步確定 其可能為礦化巖體。 巖體區淺部存在沒有封閉異常,且整體規模比較大, 面積在 0.2km2 左右,觀察平面圖,該異常形狀為面狀分布, 斷面圖則為厚層狀分布。采用綜合電法確定該異常所在位 置,可以快速確定在砂礫巖覆蓋區域,計算砂礫巖電阻率。 結合低阻異?梢源_定厚砂礫巖賦存,異常點呈現出深源 趨勢,可能有隱伏巖體存在。巖體上盤位置存在異常,閃斜 長片麻巖地層內有異常出露,經過綜合電法勘探可以確定 其在高阻區內屬于相對低阻異常,且異常未封閉。進行激 發極化處理之后呈現出低阻高極化異常,位于斷層邊部, 采用瞬變電磁測井方法,確定異常屬于高響應良導體,根 本原因與礦化隱伏巖體有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綜合電法在礦產勘探中運用,需要結合現 場實際展開深入剖析,總結現場是否存在不利因素,制定 科學、可行的勘探方案,確,F場勘探的有序展開。除此之 外,綜合電法也可以總結地質構造與現場巖石分布的實際 情況,為制定勘探方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鄔健強,趙茹玥,甘伏平,等.綜合電法在巖溶山區地下水勘探中 的應用——以湖南懷化長塘村為例[J].物探與化探,2020,44(01): 93-98.
[2]朱曉泉,李燁,朱洪濤.綜合電法在甘肅北山某金礦區找水中的 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19,16(06):878-889.
[3]王康東.綜合電法勘探在巖溶勘查中應用研究——以安徽池州 市為例[J].宿州學院學報,2019,34(10):81-84.
作者:石金國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zlw/2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