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總平面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基礎,它是起點也是終點,即使是一幢建筑物也要不斷地研究總平面的設計問題。要將建筑設計做好就必須處理好建筑與地形、道路、景觀、相鄰建筑和周圍環境等之間的關系,從而創造出一個高品質、高效益、和諧共生的人文空間。 《 建筑設
總平面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基礎,它是起點也是終點,即使是一幢建筑物也要不斷地研究總平面的設計問題。要將建筑設計做好就必須處理好建筑與地形、道路、景觀、相鄰建筑和周圍環境等之間的關系,從而創造出一個高品質、高效益、和諧共生的人文空間。
《建筑設計管理》創刊于1985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的全國建筑設計協會會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建筑科學類綜合性期刊。雜志社在十日之內審核,并告知作者是否錄用;如通過審核,一般可在三月之內刊登。復合影響因子為0.091,綜合影響因子為0.034。
摘要:建筑總平面圖設計不僅要確保城市發展的整體利益,達到城市規劃的相關要求,還必須遵守國家及地方的相關標準。本文基于總平面設計以及空間布局與規劃的要求,簡要概述了總平面設計對建筑空間規劃與布局的影響。
關鍵詞:總平面設計;建筑空間;規劃;布局
建筑本身就是對空間的規劃,而空間規劃又影響著人的健康?臻g是由正空間的實體和負空間的空白組成的空間美學,人們可根據視覺、聽覺及觸覺等去感應空間的存在,F代社會,大力提倡以人為本,因此,科學、合理的規劃空間,已經是每個建筑設計師的首要任務[1]?偲矫嬖O計是在相關部門批準的用地范圍內,按照上級批準的設計任務書,并根據自然因素,在平面圖上將建筑物、交通運輸、各種場地以及綠化設施等組成部分,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布局,將工程的所有組成部分統一化[2]。總平面設計的前提不僅要確保城市發展的利益,還要達到城市規劃的要求,并且要符合國家及地方的設計標準與規程。本文簡要介紹了總平面設計以及空間布局與規劃的要求,并闡述了總平面設計對建筑空間規劃與布局的影響。
2建筑總平面設計的要求
2.1功能及形態
功能及形態主要由建筑物的落位、建筑位置與場地出人口的選擇、場地功能分區間的空間關系等。
2.2衛生及舒適
衛生及舒適主要包括房間朝向、不同位置的日照情況及日照間距、不同地區的氣候以及建筑通風等。
2.3安全及經濟
安全及經濟包括場地內部的交通組織、防火間距以及建筑面積、建筑密度等。
2.4環境及美觀
環境及美觀包括對建筑群體的設想、建筑物本身與外界的空間關系以及建筑場地與外部空間的整體構思等。
3空間的布局與規劃
空間和空間之間可以無限延伸,使空間不僅具有居住的功能,還兼具游、賞的功能,這種“連續性穿透”的美學,在傳統中國民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這種穿透性就是指通透性,其巧妙運用了空間,讓家的意義不再不限于符號,還散發著人文的氣息。“擁擠”是指空間被侵犯的現象,其容易導致貧困、戰爭以及生活品質下降等現象的發生。每個人的平均活動空間不能少于16m2,如此空間方具備緩沖的作用。
目前,住宅小區在空間布局規劃上多采用單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這種住宅在單體設計上多采用了一梯兩戶的梯間單元式住宅。此類型住宅可以給住戶創造一個安靜、互不干擾的室內居住環境。但在排列的空間上缺少變化,外部輪廓缺乏韻味,對空間未能合理營造,住宅組團內間距、層數、色調都強調一律的統一性,給人的印象只能是單調、呆板、枯燥,缺乏變化和生機。由于這種居住小區在規劃設計時只采用一種類型的建筑,使得小區景色一模一樣,從而造成一種單調的居住環境,因此,小區的空間布局對小區的規劃至關重要,要求居住小區在空間布局按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用空間和私用空間的功能劃分滿足規劃要求。
1.公共空間的規劃公共空間的規劃應與文化建筑、水面、曲橋、草坪、樹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園、河流水系等結合在一起考慮,營造出一種舒適、幽雅的空間氛圍。
2.半公共空間的規劃 作為居住組團內的半公共空間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觸、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鄰里交往、游樂、休息的主要場所,也是防災避難、疏散的有效空間,是通過較完整的綠地和開闊的視野作為居民接近自然的場所。在這部分的空間規劃上應注重根據各居住組團的不同組合方式來考慮,并保證其交通暢通、功能齊全。
1-主樓;2-廣場;3-停車場;4-運動場 車行路 人行路
韓國中央傳播管理所濟州分所 某居住區圖道路系統示意圖
3.半私用空間的規劃 半私用空間是住宅樓之間的院落空間,是居民就近休息、活 動和健身的場地,在設計上應注重其設施的多樣化和完善性,把它規劃成小區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動空間。
4.私用空間的規劃 私用空間即住宅底層庭院、樓層陽臺與室外露臺。底層庭院的設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種植,增加組團內的景觀,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樓層上陽臺可以眺望、休息、種植花卉,營造垂直綠化的景色。
4建筑總平面設計對空間規劃與布局的影響
建筑總平面圖是一個建設項目的總體布局,是建筑區域空間規劃的具體體現,是建筑設計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主要反映新房屋的位置、朝向、標高、道路和綠化的布置、地形、地貌以及與原有環境的關系和鄰界情況等,是新建房屋施工定位、施工放線、土方工程以及繪制施工總平面圖的依據。由于總平面設計一般在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階段就已基本確定,且其內容涉及面廣,需要建筑、結構、設備等各專業協調配合,其設計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建筑設計的成功與否及建筑區域空間規劃的品質。因此,在一些較大規模的建筑群體設計過程中,設計單位一般都組織由規劃、建筑、結構、水電設備等組成的設計組親臨現場進行查勘,以收集第一手資料,這樣可以在設計者腦海里形成較深刻的印象。同時,核對、修正已取得的由建設方提供的相關設計資料,然后建筑師根據建筑空間規劃要點及各專業的具體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如建筑朝向、間距、退讓距離、道路布置、排水情況、土方填挖量是否經濟合理以及有關管線平面是否整齊、合理、經濟等因素,進行總平面空間規劃、布置,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建筑空間設計。
每個項目都是在營造一個小世界,這個小世界里什么都有,它受制于大環境又融合于大環境。方案階段要完成從無到有的設計孵化孕育,然而設計從來就不是一項程序化的工作,也不是簡單的靈感迸發,它還需要反復的推敲構思、綜合考量,最終得到一個和諧穩妥而不失設計亮點的總平面設計方案。我們通常從總平面功能分布和空間形態、交通流線和停車、綠化景觀及無障礙、節能等幾方面來考慮和設計總平面。
城市規劃對于建筑總平面的設計要求一般包括如下內容:(1)對用地性質和用地范圍的控制;(2)對于容積率、建筑覆蓋率、綠地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紅線距離等方面指標的控制;(3)對交通出入口的方位規定。下面通過實例對總平面設計與建筑空間規劃布局的關系進行簡單介紹。
圖1 西安鐘鼓樓廣場
西安鐘鼓樓廣場位于西安古城中心,鐘樓和鼓樓之間,為了突出兩座古樓的形象,地上主體是大面積的綠化廣場,將大型商場設于地下,這樣,保證了通視效果,提高了市中心的環境質量。
5總平面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設施布局的基本要求
各項公共服務設施,交通設施以及戶外活動場地的布局在滿足各自的時空服務距離的同時,以達到使居民有更多的選擇為目標。
考慮因素:上述設施在布局中可以考慮在平面上和空間上的結合,其中公共服務設施、交通設施、教育設施和戶外活動設施的布局對住宅區規劃布局結構的影響較大。同時應該注意到,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進入家庭,部分公共服務設施和教育設施的布局特別是管理設施的建筑間距
2、建筑間距
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滿足日照要求作為確定建筑間距的主要依據。建筑消防設計規范規定建筑左右間距高層建筑之間的間距為13米。這是強制性規定。公寓,住宅之間的日照間距應根據滄州市規劃局規定的日照間距系數確定。居住建筑日照標準可參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2002年版)。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于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準,底層窗臺面是指距離室內地坪900高的外墻位置。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臥室能獲得冬季日照。白底上的住宅間距計算按規劃局有關規定執行。同事還應考慮建筑通風,場地道路總平面設計中的消防通道
3、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是消防人員實施營救和被困人員疏散的通道,比如樓梯口、過道和小區出口處等。住宅小區來說的話,從室內到地面的樓梯,小區內到外面公路的道路都屬于消防通道。為給火災撲救工作創造方便條件,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應在小區高層建筑周圍設置環行消防車道。但不論建筑物規模大小,一律要求環行消防車道確有困難,可沿建筑物的兩個長邊設置車道。為防止火災時建筑構件塌落影響消防車道正常作業,消防車道距外墻宜為5m,并保持24小時暢通。消防車道與小區高層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登高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4.3.1條規定,高層建筑的周圍,應設環形消防車道。當設環形車道有困難時,可沿高層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當建筑的沿街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 超過220M時,應在適中位置設置穿過建筑的消防車道。(強制性條文)
4、無障礙設計
建設無障礙設施,是為殘疾人、老年人和其它社會成員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是現代城市建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制定、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規范無障礙建設行為,是搞好無障礙設施建設的重要保證!稛o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2012)(自2012年9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7.4.3條規定,居住建筑應按每100套住房設置不少于2套無障礙住房。設置電梯的居住建筑應至少設置一處無障礙出入口。第8.1.4條規定,(公共)建筑內設有電梯時,至少應設置1部無障礙電梯。(強制性條文)8.1.3條,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宜設置坡度小于1:30的平坡出入口。
5、豎向設計
豎向設計,主要是解決排水的問題。 需要首先調查基地內部和周邊的地下排水管線和周邊道路、周邊建筑物的標高。 建筑物的室外地坪要根據周邊的道路標高情況最終確定,場地設計標高應比周邊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場地設計標高與住宅建筑首層地面標高之間的高差宜為0.15M,多層建筑的室內外高差應為0.45M.豎向設計應滿足車行、人行及無障礙設計的技術要求,場地設計高程與周圍相應的現狀高程(如周圍的道路標高、市政管線接口標高等)及規劃控制高程之間,有合理的銜接。大型公共建筑群依據周邊控制高程,確定不同性質建筑的室內外標高。如果占地面積不大,且地形平坦,也可只定出建筑物室內地坪設計標高,建筑物室外四角及場地內部道路交叉點標高。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zlw/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