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從共性的、一般意義上看,教學上的要求和條件算是個門檻的,這個必須要達到,沒啥好商量的,算是硬扛,是約束條件。 比如年平均學時數,學生和督導的評教成績不低于80分,評教成績排名不低于前70%等等。而一旦跨過這道門檻,那大家比拼的就主要是科研了。 所以在我看來
從共性的、一般意義上看,教學上的要求和條件算是個門檻的,這個必須要達到,沒啥好商量的,算是硬扛,是約束條件。
比如年平均學時數,學生和督導的評教成績不低于80分,評教成績排名不低于前70%等等。而一旦跨過這道門檻,那大家比拼的就主要是科研了。
所以在我看來,對于晉升職稱而言,教學科研都重要,教學是防守性/保障性的,科研是進攻性/激勵性的。
再把上面的共性一般,具體到你所在的特定場景。
回到你所在的單位,查一下單位人事部門出臺的最新的晉升職稱政策文件。那里應該有教學、科研、估計還有其他的比如當班任的年限啊、繼續教育學分啊、有沒有出國訪學經歷及其時長啊等等的要求。
那咱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對照文件上的要求,列一個任務清單。然后看看自己現在已經具備了哪些條件,哪些要求還沒達到。這是事實判斷。
然后,進一步地,哪些條件于你而言屬于毛毛雨,簡單操作一下就能具備;哪些條件對于你來說比較難,需要集中時間精力重點突破。這是預期管理。
最后,再了解一下有關年限的要求,以及參評業績的截止時間。比如講師滿五年可以參評副高,副高滿五年可以參評正高,在達到什么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不受年限的限制,直接參評副高或者正高,甚至直接晉升。然后當年參評的業績成果截止時間是上一年的年末。
根據文件規定的這個年限要求和參評業績的截止時間,咱們可以得知自己現在所處的時間節點——比如小敏老師是去年9月底晉升的講師,講師滿五年可以參評副高,那么從現在算起,小敏距離參評副高就還有四整年的時間。
然后,小敏單位規定,參評業績考核成果的截止時間是在上一年的年末,12月底,那么小敏老師滿打滿算,減去評審當年,就還有三年零三個月(四年減去參評當年的九個月)的時間窗口來達到參評副高的業績考核條件。
你瞧,經過如此這般一通梳理,晉升職稱的任務清單和“進度條”也就出來了。
有了這份清單和時間進度條,接下來的努力方向,也就是你要突破的重點也就比較明確了。于你而言最難那個/那些條件,就要盡量提早準備,重點突破。那些規定動作,到了具體的時間節點就要去做。如此這般,你就成為自己晉升職稱的操盤手,整體布局和謀劃就都出來了。
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執行了——按照這個任務清單,對照時間進度條,按部就班、見招拆招地、愉快地走起。
其實晉升職稱就是一個升級打怪的游戲,那些目標明確、帶著進度條、有強大執行力的人,都會順利通關。
本文內容由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節選,為閱讀及排版便利,刪去注釋與參考文獻等內容,有需要的讀者敬請參考原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ishuo/3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