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生態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了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在綠色發展中的應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論文從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生態系統三個基本內容出探討了促進綠色發展的主要應用方向,要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決策服務。
這篇生態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了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在綠色發展中的應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論文從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生態系統三個基本內容出探討了促進綠色發展的主要應用方向,要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決策服務。
關鍵詞:生態工程師論文,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綠色發展,環境容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建設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求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要求健全干部政績考核制度,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然而,當前我國環境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尚不完善,環境政策的設計、執行和實施難以有效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過程中。編制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重要內容,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
開展生態環境資產核算,通過全面記錄某一時期各經濟主體對生態環境資產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復和增值活動,評估當期生態環境資產實物量和價值量的變化情況,是領導干部生態環境績效評估考核、生態環境資產離任審計、生態補償等一系列制度制定的基礎和依據,有利于衡量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效果,有利于引導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轉型。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編制,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現成的、直接可以借鑒的經驗,需要逐步研究探索。根據自然資源的廣義范疇和特點,總體上看,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主要是自然資源中的生態型自然資產,包括環境容量資產、環境質量資產和生態系統資產。
根據不同生態環境產品的核算衡量形式,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又包括實物量表和價值量表。與微觀企業資產負債表編制相同,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編制要通過一系列核算表格和數據,為有關部門決策管理提供所必需的信息和數據資料。因此,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編制不僅是為了核算而核算,需要統籌考慮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綠色發展的導向、領導政績考核的改革、國民經濟核算改革的趨勢,以及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導向等因素,這些應用方向要與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環境政策導向一致,要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決策服務。
促進完善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體系
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體系,首先要掌握科學詳盡的生態環境經濟基礎信息。尤其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的生態環境資產和生態環境代價,包括環境容量的減少、環境質量退化損失、生態破壞成本等核算信息。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根本應用目的在于:通過生態環境資產核算過程和結果有關數據、信息的分析,揭示出有關的問題和變化趨勢,為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從而制定出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的戰略和政策。
不同角度的應用分析
誰是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數據的應用分析者?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是對生態環境—經濟關系的系統描述,涉及生態環境和經濟這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二者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文明建設下被聯系在一起,因此,著眼于不同專業領域和部門的決策管理,總體看存在著兩類應用分析者,要從兩個角度進行應用分析。一是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進行分析。這類分析,主要為那些關注生態環境形勢和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的決策者服務,具體如:
(1)本地區、本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生態系統等的現狀、問題及變化趨勢;(2)生態環境資產的當期存量、變化量及剩余量是多少;
(3)生態環境資產的變化速度(改善或破壞)是多少;(4)生態環境承載力現狀及壓力大小;(5)各類生態環境資產利用的持續時間有多長;
(6)人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生態環境資產的影響等。二是從經濟社會角度進行分析。這類分析,主要為那些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社會過程影響的人員提供決策服務,具體如:
(1)本地區擁有的生態環境資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
(2)經濟社會過程對當地各種生態環境資產消耗的總量、增量和強度有多大;
(3)各種生態環境資產的存量狀況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潛力有多大;
(4)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在多大程度上將受制于生態環境資產的稀缺性;
(5)為了應對生態環境資產的有限供給需要進行怎樣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布局和技術創新;
(6)經濟社會過程應該怎樣調節,以最少的經濟成本維護一個可持續的資源和環境,并保證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等。
不同層次的應用分析
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支持什么層次的應用分析?這將取決于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的詳細程度和覆蓋的層次系統。數據越詳細、層次越多,生態環境與經濟過程之間、不同生態環境要素之間的配合銜接越密切,可能支持的應用分析空間就越大。比如,如果可以在比較詳細的地區分類或產業層次上提供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數據,或者可以按照比較詳細的類別提供生態環境存量及其消耗的數據、污染物數據,則可以就經濟過程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各種層次的分析。又如,如果可以系統地得到關于水的系統核算數據,包括水資源存量與供應、水產品的生產和消耗、廢水排放及處理,以及水環境質量、水生態系統等的實物量與價值量數據,那么就可以針對水進行系統的應用分析,支持關于水資源與水環境管理的綜合決策。
豐富綠色發展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編制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目的是通過有關數據的變化分析,對某一地區的綠色發展績效進行正確的評價,從而為環境經濟綜合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這種評價可通過建立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評價指標體系來完成,包括實物量指標(水環境容量、大氣環境容量;水環境質量、大氣環境質量、土壤環境質量;生態系統產品量、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量等)、價值量指標(水環境容量資產、大氣環境容量資產、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等)、絕對量指標、相對量指標、平均量指標(如人均指標、單位國土面積指標)、變化量變化率指標等單項指標、多種指標以及各指標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在綠色發展績效評價體系中應用,一是要考慮決策應用分析者的角色定位和分析目的,二是要取決于數據的客觀詳細程度,三是要抓核心指標,指標包括環境容量分析指標、環境質量分析指標、生態系統分析指標。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各地方必須牢固樹立綠色施政理念。用好行政手段,建立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強化考核問責。通過編制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對生態環境資產與負債情況進行系統核算,可用于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中,建立科學發展的生態環境績效評估考核體系。一是要實行生態環境資產總量和質量雙管。
既要保證生態環境資產總量不減少、不破壞,又要堅持生態環境資產質量不降,標準要求不減,科學合理制定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階段性目標,以此倒逼綠色轉型。二是要統籌兼顧,把經濟增長(GDP)和生態環境(綠色GDP)的指標同時加以考慮。以生態環境改善績效為根本導向,通過生態環境資產負債率指標,如環境質量改善效益或環境質量退化成本、生態系統改善效益或破壞成本,使地方領導者在保護生態環境,強化生態優先的同時,實現經濟增長。三是要建立完善體現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編制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目的是通過有關數據的變化分析,對某一地區的綠色發展要求的考核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綠色發展內容納入考核并加大權重。
考核指標體系要注重可操作、可實施,考核的尺度標準要統一規范,盡可能簡單易行。四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將自然生態保護、生態環境質量作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內容,對于有嚴重破壞生態、污染環境行為的領導干部,要依照法紀嚴格追究其責任,發揮好“指揮棒”作用。要強化對地方政府和各部門的責任追究,創新生態文明建設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和黨政領導干部資源環境責任審計制度。五是要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區不同發展要求,依據其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功能定位,研制出適宜區域特點的生態環境績效考核指標及方法,并對考核指標賦予適合區域發展要求的權重值,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干部政績考核計分標準,加強和改善區域調控,引導經濟合理布局。
特別是在那些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應當把政績考評重點放在控制經濟增長速度和產業發展結構和布局上,對生態、土壤、大氣和水資源等進行綜合整治,以利于恢復生態功能、凈化生存環境。在生態脆弱區、自然保護區,應當把政績考評重點放在培育資源、優化生態、保護環境上,以利生態功能的恢復和增強。為環境產權、生態補償等政策制定提供依據通過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編制,定量核算某一地區的環境容量資產、環境質量與生態產品與服務功能價值量大小及其綠色財富構成特征,可制定有利于當地自然生態保護、環境質量改善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生態補償、資金轉移支付、環境產權(排污權)有償使用等政策。生態環境資產核算數據表明,加強自然生態保護,每年不僅可以產生大量的生態系統產品,還可產生巨大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使生態環境資產保值增值。
主要參考文獻
[1]蔣洪強,張宏亮.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編制技術與應用[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7.
[2]王金南,蔣洪強,等.綠色核算概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3]高敏雪.環境統計與環境經濟核算[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
[4]蔣洪強,王金南,吳文俊.我國生態環境資產負債表編制框架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2014,6(6):1-9.
[5]江東,卓君,付晶瑩,等.面向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時空數據庫建設[J].資源科學,2015,37(9):1692-1699.
[6]陳玥,楊艷昭,閆慧敏,等.自然資源核算進展及其對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啟示[J].資源科學,2015,37(9):1716-1724.
[7]蔣洪強,盧亞靈,程曦,等.京津冀區域生態資產負債核算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2016,8(1):45-49.
作者:蔣洪強 吳文俊
推薦閱讀:《湖南生態科學學報》創辦于1995年,前身為《湖南林專學報》,是我省唯一一所由普通?茖W校直接轉為職業技術學院,也是湖南省高職院校學報最早獲得正式刊號的職業技術學院學報(CN43-1378/Q),并具有國際標準刊號(即ISSN1671-6361/)。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1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