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農業論文》 環境影響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設計> 正文

    環境影響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設計

    所屬分類:農業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7-12-08 11:39

    本文摘要:這篇環境工程師論文發表了環境影響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設計,通過提升環境類學生的環評能力為參考,探討了該注重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從課程設計的選題、體裁和格式幾個方面為原則,進行了課程設計具體的過程計劃,總結了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思路。

      這篇環境工程師論文發表了環境影響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設計,通過提升環境類學生的環評能力為參考,探討了該注重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從課程設計的選題、體裁和格式幾個方面為原則,進行了課程設計具體的過程計劃,總結了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思路。

    氣象與環境科學

      關鍵詞:環境工程師論文,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

      《環境影響評價》課是環境類專業的重要骨干課程,兼具環境技術基礎及專業課的特色。這門課程的教學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課程的課堂內容講授;二是為課程配套一段連續時間的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實踐環節,是課堂知識的具體綜合應用,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環節。一般是環境類專業學生必須修學的內容[1]。筆者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20多年,是環境影響評價注冊工程師制度施行以來第一批通過考試獲得資格的人員。

      執教于石油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所從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大多和石油主流專業相關。石油大學培養的環境工程類學生的就業方向也偏于石油行業,所以我們課程實踐環節教學的內容設計也必須考慮到這一特點。通過指導多屆學生的環評課程設計,逐漸摸索到了自認為比較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在這里略作介紹,借雜志平臺廣布,提供同道借鑒,并藉此獲取同仁的批評指正,以便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案。以下通過幾個方面展開表述。

      1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的特點

      環境這一概念的內含的廣闊性,決定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的復雜性。這樣復雜性的表現是環境評價的方法幾乎可以說涵蓋了人類所能積累的各種理論和技術的總和。這樣的復雜性決定了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的性質特點。哲學意義上的環境,是指圍繞著中心事務的一切客觀存在。語言學上的環境概念,外延很小,而內含很豐富。站在高層位討論環境的概念,環境是有機整體,各要素之間互相依存,互相聯系,互相制約。

      環境的概念決定了環境學科從屬所有課程的性質特點。環境法層面,為了表示具體的保護對象,將環境劃分了14個具體的方面[2]?瓷先ズ芫_,但是這樣的分割有利于管控的同時,也狹隘化了環境概念內含的本身,往往容易顧一點而不及其余。環境本身一定是個有機的整體,具體劃分類別的環境之間很多表現的是相關關系,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是建立在明了因果關系的基礎上,從因的層面控制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環境含義的廣闊性又導致了人們去尋找事物的因果聯系非常困難。這樣帶來的問題是環境評價類課程內容隨著法規政策的變化而不時調整,否則不能適應變化了的形式,這是環評課程不同于環境專業其他課程的特點之一。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是為了評估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可能影響而誕生,這種技術需要回答人類活動影響的程度,可能采取的措施,最終回答某種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環境可行性。不至于在沒有預估的情形下,這種活動給環境帶來的影響,嚴重超過了環境承受能力。反過來影響人類的生活發展[3]。

      2環評課程設計要訓練的能力

      實踐性課程內容,重在鍛煉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環評課程設計也不例外。多年環評課程執教經驗總結下來,進入環評課程設計階段練習的學生應培養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2.1查閱資料、識別、快速學習理解匯總能力;任何一個項目環評評價一般都要涉及到這些資料: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國家、地方及企業相關規劃;環境保護行業規范;設計標準及技術規范;項目資料等。作為在校階段的大學生,要完成一個項目環評的編制,需要在短時間內,查閱上述所涉及的資料,還要注意識別甄選資料的有效性,還需快速找到并理解、領會資料中和項目相關的內容,并綜合應用到報告編制過程中。這個能力需要多案例的鍛煉才能成功,一次性的課程設計,是提供學生提升這方面能力的基本訓練。建設項目種類的多樣性,還要求編制人員,快速學習各種工藝過程原理及工藝環節的能力。如果在進入課程設計前有過類似課程知識儲備,進入工藝分析還比較順利,否則學習工藝,理解工藝內容是相當費精力的過程。石油大學的學生側重于石油開發、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知識的學習,所以案例選擇需結合這樣的特點來選定。

      2.2排版設計、編輯處理資料能力;一本環評報告的形成,排版設計、編輯處理資料是非常重要的。排版反映內容的條理及清晰程度,各種資料如何很好地有機組合,表達編制者的意圖,編者的編輯處理資料能力是基礎能力。一般進入環評課程設計階段的學生,處在大三階段,真正系統編輯整理一本環評報告內容的同學并不多。所以環評課程設計必然提供了同學鍛煉這方面能力的機會。

      2.3口頭匯報表達能力;環評報告不僅文字、圖表內容要表達好,在審查階段,PPT匯報稿的匯總,口頭表述明白報告的關鍵節點內容,回應各方面專家對報告書內容的質詢,也是編制人員要面對的必然過程。課程設計訓練也需考慮到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2.4常用計算機軟件的使用能力;環評報告的文字表現組成中圖、表是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好的環評人員最好有良好的地圖、工藝圖的繪制處理能力。常用的位圖及矢量圖軟件也是需要掌握的。起碼應掌握photoshop、autoCAD、coreldRAW等軟件的使用。環評報告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處理,及處理后數據的圖示表達,所以常用數據處理軟件也是環評人員需要掌握的,進入課程設計階段的大學生最起碼要熟悉Office辦公軟件中Excel等數據處理軟件的使用,這是必須成就的基本能力。

      2.5綜合匯總能力;報告書編制是建設項目的資料,建設地的環境資料,各種法律法規,污染控制措施等按照環評導則的條目要求進行高度的有機整合,最終回答建設項目的可行性。一個環評人員必須成就一番資料匯總能力。具體表現為,目錄設計、圖表設計、說明內容的有序條理等。這是環評課程設計必然的能力鍛煉之一。環評課程設計的方案擬定一定要圍繞以上能力的培養來展開,從過程計劃、設計題材、編制要求等各方面充分體現出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和發展。

      3環評課程設計方案的設計

      3.1環評案例素材選擇原則;合理地選擇環評課程設計方案的素材是保證環評課程設計實踐訓練效果的基礎。通過環評課程設計,讓同學們進一步消化課堂課程內容,達到學以致用,靈活運用,為將來承擔環評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礎。環評課程設計方案的素材選擇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和《環評法》的有關規定,起碼要從大類別選擇及具體的編制內容選擇兩方面考慮。按照自國家環保部2015年6月1日起頒布施行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4],依照“術業有專攻”的基本原則,石油類高等院校環境專業學生適宜的選擇類別應從“F石油、天然氣”,“L石化、化工”大類中選擇項目,這樣的項目對同學們能力訓練更有針對性,更能適合行業特色的要求。“石油、石化類”項目相對比較復雜,如果訓練同學適應此類項目的環評報告編制,將來有機會編制其他類別項目也比較容易上手。按照《環評法》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報告書的基本內容包括:

      (1)建設項目概況;

      (2)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3)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5)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6)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7)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5]。這是環評課程設計內容選擇的根本依據。以上7條也是報告書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是作為在校生的環評課程設計內容,可以考慮作為學生環評實踐訓練的內容,仔細推敲下來,實際只有(2)、(3)、(4)條可選。

      3.2選題內容選項;環評課程設計的學時安排及對學生環評實踐的要求,環評課程設計階段還不能讓學生從事一個完整報告書的編制。一是時間安排不允許,二是學生知識面及經驗決定在環評課程設計階段直接編制完整報告書,可能造成夾生飯現象,造成學生進步不能循序漸進,或者因報告書內容的繁雜,造成學生對環評信心不足,對教學效果不利。環評課程設計的選題只能抽取報告書的關鍵內容進行小環節的精確訓練。

      3.3具體案例格式及編制要求;那么如何具體確定課程設計的體裁樣式,才更利于課程設計的實施呢?可行的方式有以下幾種形式可供參考。

      (1)案例式體裁:具體的報告書為素材,抽取其中關鍵內容,編成題案,提出編制要求,讓學生根據題案結合導則,自行設計課程設計的目錄,工程分析專題的圖表,編制內容序列等。

      (2)可研報告為底本的體裁:提供一個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素材,提供參考報告書樣式,提出編制要求讓同學根據導則進行報告編制。

      (3)填空式報告體裁:根據一份環保主管部門審查通過的備案報告書,抽取其中編制要點內容,提出每個編制要點的編制要求,讓同學按順序,編制完善報告書的留白內容。作為石油化工類項目基本要點包括:①平面圖合理性分析及污控措施標注。②循環水平衡分析。③初期雨水及事故池容積確定。④物料平衡圖繪制。⑤水平衡圖完善。⑥污染節點圖分析污染環節污染物類型。⑦鍋爐設施污染排放估算。⑧無組織排放源強估算。⑨三本賬表格設計及數據完善。根據要點的設定,在報告書的不同位置設置相應的編制環節,按兩周的課程設計時間,一般設置近20個左右的編制環節工作量已經相當飽滿。以上3種題材格式曾經都做過嘗試,以下把實際應用情況做匯總說明:方式(1),給同學留出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但是同學進入狀態慢,領會掌握環評編制過程不快。實際訓練效果不夠理想。

      3.4專題報告編制基本要求;正式提交環保主管部門審查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各編制單位在滿足國家地方規范標準要求的情況下,還都有自己本單位詳細的作業手冊,手冊規定編制報告書的各部分具體要求,這些規定對于報告書成品質量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作為訓練學生的課程設計案例,也應該做一些編制要求,一般應從以下幾方面提出普適性的要求。(1)排版要求:封面內容、目錄格式設計、標題、表格、字體大小、字、行間距等。(2)編制內容要求,目錄內容設計,主要參考資料獲取渠道及選用原則。(3)環評人員基本素質要求。

      3.5課程設計計劃安排及實施;課程設計過程計劃分列表1各項,并對應說明各環節所起到的功能。計劃內容及安排次序,考慮到學生能力培養的相應要求(見表1)。

      4環評課程設計的評分

      如何擬定評分方案,反映同學的真實水平,合情合理地對同學們的工作成果給以評定,是需要合理設計評分體系的。評分體系合適,一方面反映同學的水平,調動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評分反饋真實的教學效果,對于持續改進教學內容及方式有利[7]。我校教務處的教學規定,要求課程設計以百分制給同學評分,對于一份環評報告式的作業給出百分制的評分,是需要分出很細致的檔次的。這樣的評分方式在實際操作中是有一定難度的。通過多屆指導課程設計的摸索,設計了評分體系(見表2),自以為能較好反映教學效果。平時成績和報告書成績各占50%的比例,平時成績中課堂討論時的表現以老師感覺評分,占平時成績的80%,學生自己工作態度工作能力表現自評占20%。每次課堂討論的內容都要相應評分,最好合計平時成績。然后和最終提交報告的批閱成績一并核算每個同學總的課程設計總得分。指導多屆課程設計的效果表明,這樣的評分體系對于百分制評分的要求,還是比較合適的。判分結果和同學日常學習情況有較好的吻合性。

      5學生學習課程設計普遍存在的問題

      多屆指導課程設計的經歷,感受到參與環評課程設計階段的學生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在這里列出來以便同仁或同學借鑒。同學們普遍需要注意提升以下幾方面能力。

      (1)工程內容的快速理解能力;理解工藝內容,看懂工藝流程,讀懂各種參數及期間的聯系。應該通過多讀案例報告,有機會到現場多接觸實際工程,有利于快速提高工程理解能力。

      (2)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的理解與運用,需要日常多看多用,廣博的知識面是提升這方面能力的基礎。(3)計算機辦公軟件的熟練應用;同學們日常使用計算機的機會很多,但是利用辦公軟件完整表現一份報告書的機會并不多,所以在課程設計階段排版,編程計算等能力不全面。

      (4)口語表述報告內容能力。有不少同學缺乏大眾面前講話的能力,匯報編制內容時條理性不好,語言乏詞,表情緊張。日常創造機會多在大眾前鍛煉說話能力。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方面只有多去鍛煉,才能真正提升。比較積極層面的經驗是同學們之間廣泛交流,也就是同學之間的互助互學,分享資料及經驗,對提升教學效果助力不小于老師的輔導,應大力提倡。

      6結語工程專業學生能力提升的基本要素就是在明白工程原理的前提下,對實際工程內容進行不斷實踐,只有在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中提升工程能力。所以工程實踐教學的最高原則就是讓同學有機會重復-重復-再重復。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環評報告編制人員,沒有幾年的時間和幾個實際報告的編表1環評課程設計計劃安排及說明表2環評課程設計評分體制說明課程設計進程功能說明啟動動員講座講解課程設計的目的,建設項目環評特點,工程特征及環境要素,環評要做的工作,環評人員素質,本課程要鍛煉的能力任務布置分組布置具體的課程設計選題內容,做必要的講解說明課堂現場討論多次兩周時間內至少安排3次全員參與的課堂討論。要求每個同學上臺匯報自己的工作進度及完成情況、已完成工作的介紹、下一步計劃、存在問題,這個環節重在鍛煉同學口頭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震斌,周立岱.遼寧工業大學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改革[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2):109-1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總則第二條[Z].

      [3]戰友,李立欣.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黑龍江教育,2011(8):78-80.

      [4]國家環保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國家環保部2015年6月1日起頒布施行):“F石油、天然氣”,“L石化、化工”大類[Z].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第十七條[Z].

      [6]徐頌.地方高校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教學模式探索[J].廣東化工,2016,43(18):225-226.

      [7]王敏,買文寧.“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4):116-117.

      作者:閆來洪 耿春香 王志偉 盧磊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工學院

      推薦閱讀:《氣象與環境科學》(CN41-1386/T,ISSN1673-7148)是由河南省氣象局主辦、河南農業大學等4單位協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15284.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