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農業技術論文投稿發表了我國植物保護對農業殘留的分析,農藥殘留實驗是植物保護專業的基礎課程,農業殘留分析實驗非常繁瑣,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論文通過構建實驗教學和創新性實驗來改進實驗體系,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讓大學生真正掌握這項實驗。
這篇農業技術論文投稿發表了我國植物保護對農業殘留的分析,農藥殘留實驗是植物保護專業的基礎課程,農業殘留分析實驗非常繁瑣,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論文通過構建實驗教學和創新性實驗來改進實驗體系,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讓大學生真正掌握這項實驗。
關鍵詞:農業技術論文投稿,農藥殘留分析,創新性實驗,教學改革
植物保護專業開設農藥殘留分析課程已有10多年的歷史,農藥殘留實驗是該課程的基礎,在實驗課中需要學生掌握樣品的提取、制備、凈化、薄層色譜板的制備及使用、酶抑制法速測農藥殘留以及應用氣相色譜儀和液相色譜儀進行農藥殘留檢測。這些實驗涉及了化學、酶學以及儀器分析的內容,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這些實驗盡管屬于綜合性實驗,但是根本上還是在驗證教師的演示實驗。
實驗課的學習過程趨于流程化和模式化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時變得非常被動[1]。此外,近年來學科的發展極為迅速[2-3],但是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和體系已經不能夠適應目前的教學需求[4-6],如何提升實驗課程在農藥殘留分析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這一命題,這兩年我們在植物保護專業的農藥殘留分析課程實驗的教學中進行一些探索和改革。
1依靠基礎性實驗夯實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將農藥殘留分析課程實驗內容劃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3部分。基礎性實驗是本課程最基礎的實驗,要求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以及儀器的基本操作。每個實驗要求親自動手,認真觀察和做好實驗數據以及數據的用農藥殘留速測儀測定抑制率,以此來判斷蔬菜中含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量的情況。
在這一實驗中涉及到酶的種類和保存、底物加入量、顯色劑的種類,在實驗中首先面臨的是儀器的使用問題,雖然之前的化學以及生物化學中使用過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但是學生對儀器的使用操作還是不熟悉,更不用說儀器的原理了,因此在實驗前安排10分鐘講解儀器的原理和注意事項,由于儀器的原理屬于光學內容較為抽象,利用相關教學資源中的動畫和視頻資料來幫助學生理解。該實驗涉及乙酰膽堿酯酶的使用,向學生強調實驗操作過程要遵循酶的特點以及取樣和反應過程的連貫性,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項實驗。
2利用綜合性實驗提高能力
要完成一個農藥殘留的測定實驗,從取樣、樣品的提取、樣品的濃縮、凈化、過濾、上機檢測,每一步驟都需要仔細的操作,這對學生掌握課堂的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非常必要。在沒有設立創新性實驗之前,課程中安排的都是綜合性實驗,這類實驗是本課程的重點所在,如液相色譜法測定蔬菜中單種農藥殘留、氣相色譜法測定谷物中單種有機磷農藥殘留和氣相色譜法測定農藥多殘留。通過這幾個實驗讓學生掌握農藥殘留測定的全部流程以及液相色譜儀和氣相色譜儀的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完成了這些實驗,學生對農藥殘留測定過程中的取樣稱量、旋轉蒸發濃縮、固相微萃取以及色譜儀器軟件的實驗操作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4-6]。由于這些實驗是教師精心組織和安排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只是按照實驗指導,一步一步的去完成,在實驗設計中我們會制備不同農藥殘留量的樣品,每組的結果會不同,盡管這樣依然不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是完成實驗,交實驗報告。
3建立創新性實驗拓展能力
創新性實驗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將課程中學到的實驗技能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解決生產和生活遇到的涉及農藥殘留的問題,同時能夠接觸本學科最新的發展動態,從實驗方案設計到樣品測定、實驗報告總結,提高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目的[7]。創新性實驗的題目設立采取多種途徑:學生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某一社會熱點的農產品安全問題;教師擬提出的實驗題目;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中涉及的檢測分析問題等。
由學生自行查閱文獻,寫出實驗方案。實驗方案由指導教師從設備和試劑的可行性和實驗室安全角度進行審查。學生在開始實驗前,首先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按需要預先約定使用實驗室及儀器的時間,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在創新性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由演示實驗的角色轉變為學生探索知識的導師,從而改變了學生由“看實驗”變成“探究實驗”,學習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起來。如市面上有很多降解農藥殘留的方法和儀器,有些學生就非常感興趣,以此設立了不同清洗劑對果蔬表面有機磷農藥殘留去除的效果對比;紫外光照對果蔬表面農藥殘留去除的效果對比等多個實驗,在此基礎上,2011級的幾名同學還申請到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O3處理對果蔬農殘降解及品質的影響”。在過去的研究中,食品行業一直在使用臭氧增加食品的保質期,臭氧水已經被用于水果和蔬菜表面的消毒,臭氧應用于降解農藥殘留也有報道。然而,大多數研究并沒有仔細評估經過臭氧處理后果蔬產品的品質。
該項目小組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建立了不影響其品質又能有效地起到保鮮的作用,同時使果蔬中的農殘得到降解的熏蒸處理方法。這個小組中5名同學中有2名在研究生面試環節中的實驗技能考察中都取得了優秀,順利被錄取。創新性實驗能夠設立較多的方向、內容上緊貼現實生活、生產需求和問題[8],但是實驗過程時間跨度較長,對實驗室的實驗設備管理以及安全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實驗室設立上急需建設創新實驗室,提供開放的實驗空間和實驗經費,同時加強實驗室的管理。創新性實驗的目標是希望能夠面向全校各學科學生開放,吸收不同專業的學生加入,共同申請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建立課題探討學習方式,互相吸取不同專業的優勢,促進學生突破目前實驗教學的課程和內容的限制,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到解決問題,達到促進高素質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蔣曹德,廖志華,楊應斌,等.分子生物學創新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2):200-202.
[2]何軍,馬志卿,張興.農藥殘留對農業的影響及對策[J].西北農業學報,2006,15(6):240-243.
[3]紀淑娟,趙麗麗.快速檢測果菜類蔬菜有機磷農藥殘留結果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2,33(1):14-16.
[4]王小欣.對《農藥殘留分析》
教學的探討[J].農業教育研究,2008(3):35-36.
[5]朱永哲,賈海飛.《農藥殘留分析》課程教學特點分析與改革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9):147-149.
[6]侯如燕.農藥殘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6):324-325.
[7]蘇楠.農產品檢測專業農藥殘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13,33(4):57-58.
[8]劉海榮,蔣桂香,王明啟,等.本科園林專業綜合實習的改革與實踐[J].天津農學院學報,2014,21(2):55-57.
作者:崔新儀 李寧 王海鳳 胡奇 單位:天津農學院 園藝園林學院
推薦閱讀:《東南園藝》(雙月)創刊于1973年,是福建省唯一的中級果業期刊。提供果樹科研、開發、生產信息,為發展果樹行業和促進水果基地建設服務,本刊以南方果樹為重點,著重報導熱帶、亞熱帶果樹科研成果、學術活動、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1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