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水資源管理論文發表了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踐以及主要問題,水文水資源管理在國家建設與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與人類社會的平穩發展也有著緊密聯系。在近幾年的發展中, 很多地區水文水資源管理部門都對管理措施以及防洪減災手段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
這篇水資源管理論文發表了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踐以及主要問題,水文水資源管理在國家建設與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與人類社會的平穩發展也有著緊密聯系。在近幾年的發展中, 很多地區水文水資源管理部門都對管理措施以及防洪減災手段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資源管理論文,費縣,管理制度
費縣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西部,轄12個鄉鎮和1個經濟開發區,421個行政村,總面積1659.9km2,人口85.62萬。全縣有大小河流120多條,大中型水庫7座,小型水庫75座,塘壩435座,水庫總庫容51204萬m3,規模以上機電井1353眼。費縣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平衡,年際年內變化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833.9mm,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6.0086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5.4340億m3,地下水資源量2.0456億m3,人均水資源量702m3,約占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3,屬資源型缺水地區。
1主要做法
1.1以水資源論證為前提,加強用水總量控制
一是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費縣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應進行水資源論證。對未進行水資源論證或者論證未通過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不予批準取水許可,發改、經信等部門不予批準立項,環保部門不再批準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從源頭上把住取用水關口,確保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的嚴肅性。二是嚴格控制年度用水總量。費縣按照省、市下達的年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結合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制定出臺年度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文件,要求各鄉鎮、各行業按照分配的指標取水用水,加強用水管理,合理調配地表水,嚴禁濫采地下水,確保區域及行業用水總量控制在“紅線”之內。
1.2以節水型社會建設為中心,加強用水效率控制
費縣按照國家水資源政策的相關要求,全面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堅持“優水優用”,工業用水優先考慮中水回用,其次是地表水,盡量不用地下水,大力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項目,倡導節水技術改造,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逐年提高,堅持節水高效,積極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新技術、新材料,調整作物種植結構,抓好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建設。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活動,實行“階梯式”水價,全縣2016年萬元GDP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38%,用水效率逐年提高。
1.3以排污口整治為重點,加強限制納污管理
入河排污口的設置及排污與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密切相關,摸清排污口的布設情況、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對分析判斷其對水功能區控制指標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費縣通過下達督辦通知書等法律文書,要求管理單位完成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審批文件、審批登記表、年度監測資料、監督管理檔案等文件資料,使入河排污口監管工作得到加強和規范,水功能區水質逐年好轉,水域環境質量得到較大改觀。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取水許可需要新標向
目前費縣規模以上(年取水量5萬m3以上)非農業取水戶全都辦理了取水許可,其中多數是工業企業取水戶,而規模以下(年取水量5萬m3以下)的取水戶仍然還有許多未辦理,這部分取水戶主要集中在鄉鎮,特別是涉及群體飲水安全的學校、醫院、餐飲等服務業用水戶,更需要引起足夠地重視,應成為下一步工作方向,防止水事突發事件帶來不良后果。
2.2計量設施安裝需要新模式
費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服務業已全部安裝計量設施。但是由于涉及水資源費征收,取水戶責任心不強,管理粗放,監測終端故障率又高,導致現有計量設施完好率較低,大多都不能正常運行,甚至有些已損壞,取用水臺賬很難建立,給水資源費征收也帶來不利,F有的計量設施安裝模式存在著管理維護費用高、易被破壞、經常出錯等諸多弊端,需要探討新的安裝管理方式。
2.3水資源費征收需要新舉措
多年來,費縣水資源費征收工作得到逐步加強,征收數額也逐年增加,但征收中存在的難點卻始終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主要體現在個別取水大戶未能足額繳納水資源費,隨著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的提高,這一問題更加突出,需采取新的征收措施來解決這些歷史遺留難題。
2.4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管理需要新機制
費縣水功能區2016年全指標水質達標率66.7%,離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現狀入河排污口管理還存在著條塊分割、各自為政、推諉應付現象,還存在著以企業發展為主的思想。因此,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溝通協同機制,共同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
3建議
3.1加大考核力度,提高社會認識
應深入開展落實“四項制度”中的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將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主要指標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負總責,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把對水資源管理的認識程度、重視程度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3.2理順執法機制,提高執法水平
費縣2016年實行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將農口8個單位執法人員合到一起成立農業綜合執法局,水利局15名執法人員全部整編制調到農業綜合執法局,給水利局本身執法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新形勢需要新的執法理念,需要新的管理機制,應著重提高執法人員工作積極性,加強業務培訓,壯大執法隊伍,加大執法力度,避免因車改、綜合執法改革等造成執法缺位。
3.3統籌調配水源,強化取水許可
取水許可是水資源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抓手,應按照“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的原則,嚴格水資源論證制度,以供定需。對涉及飲水安全的鄉鎮學校、醫院、餐飲等服務業,通過宣傳引導,依法采取措施,盡快納入取水許可監管范圍。
3.4改進安裝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計量設施安裝、管理水平是影響水資源量化程度的一個重要節點,應積極爭取財政資金,加快取水計量設施安裝步伐,加強取水、排水、入河排污口計量設施建設,建立省、市、縣聯合監管平臺。
3.5轉換征收手段,調控用水結構
隨著國家資源稅改革形勢的發展,應積極籌備推進水資源費改稅工作,利用稅收這一強制性、規范性手段,嚴格征收標準,足額征收水資源費,充分發揮水資源費經濟杠桿作用,強化政府對水資源適用的調控能力,調整取水布局,逐步關閉城區自備井,引導企業用水轉向中水、地表水,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3.6落實監管責任,提高水質達標率
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是改善水功能區水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是保障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的核心工作。應將“河長制”與“四項制度”中的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充分結合,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對非法設置的、擬不保留的入河排污口,要及時采取封堵、遷移等措施予以取消;對擬保留的入河排污口,要強化治理和保障措施,嚴格控制入河污染物總量,確保水功能區水質達標。
作者:李慶國 袁詠梅 邵澤斌 單位:費縣水利局
推薦閱讀:《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系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類期刊。創刊于1990年,原刊名《西北水資源與水工程》。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1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