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當前沙河市冬小麥已收獲完畢,顆粒歸倉;仡櫺←溕a中存在的個別問題,有必要進行總結,為明年小麥高產提供技術保障。 1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春季麥苗苗弱、發黃、死根的現象。 麥苗出現苗弱、苗黃、死根情況:一是前茬秸稈還田量比較大,小麥根
當前沙河市冬小麥已收獲完畢,顆粒歸倉;仡櫺←溕a中存在的個別問題,有必要進行總結,為明年小麥高產提供技術保障。
1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春季麥苗苗弱、發黃、死根的現象。
麥苗出現苗弱、苗黃、死根情況:一是前茬秸稈還田量比較大,小麥根系很難扎根土壤中,養分供給不足;二是單一使用化肥,有機肥不足,出現缺素癥;三是秸稈還田土壤縫隙大,冬春季遭風吹跑墑,麥苗越冬遭受凍害;此外噴灑除草劑不規范產生藥害,也容易出現苗黃、死苗現象。
1.2小麥籽粒出現籽粒瘦秕、不飽滿現象。
小麥籽粒出現籽粒瘦秕、不飽滿情況:一是病蟲草害引起,如吸漿蟲、麥蚜、銹病、白粉病、根腐病等;二是后期澆水不及時尤其是灌漿水不足等,出現籽粒瘦秕、不飽滿現象。
1.3后期小麥出現倒伏現象。
小麥出現倒伏情況:群體密度大,莖稈細弱,遭遇大風暴雨,引起倒伏。
2技術措施
2.1科學整地施肥。
實行平衡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還田秸稈要切碎,翻地深度達到20cm。額外增施尿素8kg,避免麥苗與秸稈爭奪氮肥。
2.2適時足墑播種。
適時播種,播種不過早、過晚,避免冬前出現苗弱或旺長,遭受凍害及后期出現倒伏。足墑播種,采取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避免播深過淺過深,播后鎮壓,搶墑播種地塊要及時澆蒙頭水,實現一播全苗。
2.3及時澆灌凍水和拔節水,澆足揚花灌漿水。
11月下旬及時冬灌,調節田間小氣候,避免出現凍害。早春進行劃鋤,提高地溫,彌實地表裂縫,減少散墑。拔節水結合“氮肥后移”技術,3月下旬至4月初進行追肥澆灌拔節水。后期灌漿水要澆足,盡量滿足小麥生長灌漿對水分的需求。
2.4科學防治病蟲草害。
冬前化除,避免發生草荒,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進行,小麥3~5葉期,雜草2~4葉期,嚴格除草劑使用劑量、用量和方法。視情況春季可再進行一次化除。病害防治可進行藥劑拌種,苗期至翌年小麥返青期噴施烯唑醇、多菌靈、戊唑醇等防治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后期實施“一噴三防”,噴施多菌靈、三唑酮、甲基托布津、禾果利加磷酸二氫鉀,預防赤霉病、葉枯病、白粉病和后期脫肥。吸漿蟲可在拔節期撒毒土進行防治,用毒死蜱或辛硫磷顆粒劑拌細土撒施于地表,撒后澆水。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農業技術論文小麥轉基因技術現況
現如今人們對小麥面粉的品質有越來越高的要求,這篇農業技術論文從小麥品種選育與品質狀況改良角度出發,應做好植物基因工程技術的改良工作。當前小麥轉基因技術的研究方向是雄性不育的研究,以基因工程方法更好地搭建小麥雄性恢復基因,才能充分發揮小麥雜種優勢,提高小麥的品質與產量。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