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本文對石灰村鄉村旅游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確定石灰村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思路,提出鄉村景區化、基礎先行、可持續發展、差異化、全域化、產業化等發展策略。 [關鍵詞]石灰村,鄉村旅游,鄉村景區化 一、石灰村鄉村旅游
[摘要]本文對石灰村鄉村旅游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確定石灰村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思路,提出鄉村景區化、基礎先行、可持續發展、差異化、全域化、產業化等發展策略。
[關鍵詞]石灰村,鄉村旅游,鄉村景區化
一、石灰村鄉村旅游發展條件評價
石灰村位于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東南部,雙陽城區西部。屬于半山區,區內地勢東低西高,海拔在800∼1100米之間。石灰村屬中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約4.9℃。年平均無霜期140∼15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約為2525小時,平均年降水量為522∼615毫米,年蒸發量約1414.1毫米。石灰村的產業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主導產業為玉米種植和蔬菜種植。距雙陽中心城區6公里,距鹿鄉鎮政府16公里,距長春市區45公里。雙伊公路貫穿全境,緊鄰省道S26、S104,路況良好,進出交通便利。
1.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特色鮮明
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石灰村豐富的旅游資源,村內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特色突出。石灰村自然環境優美,山林茂密,土地富饒,山水相映,林田相依,“山水林田系統”有機結合。這里民風純樸,風情濃厚,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并存,為石灰村的多元化旅游產品開發提供了良好保障,是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
2.區位條件優良,資源開發前景良好
石灰村的地理位置條件優良,從區位條件看,石灰村距離雙陽中心城區6公里,距離長春市區45公里,近大都市的區位為石灰村的開發帶來了廣闊的旅游客源市場;從交通區位來看,石灰村的進出交通便利,雙伊公路從村域中部貫穿而過,方便游客集散;從地理位置上看,石灰村距離吊水壺風景旅游區、嘉來寶航空俱樂部、御龍溫泉、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牧情谷旅游風景區、北大壺滑雪場等知名景區景點較近,彼此之間可進行客源市場共享,方便旅游聯動。因此,石灰村鄉村旅游在良好的區位條件基礎上進行開發將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3.周邊旅游資源地域組合狀況良好
石灰村依山傍水,快速交通系統將石灰村與吊水壺風景旅游區、嘉來寶航空俱樂部、御龍溫泉、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牧情谷旅游風景區、伊通滿族民俗館、伊通火山群、北大壺滑雪場、肇大雞山原始森林、隕石雨陳列館、官馬溶洞、五家山森林公園等景區景點連接,形成長春市周邊旅游帶。正是由于周邊良好的旅游資源作為石灰村的補充,石灰村可作為長春周邊旅游的重要節點進行開發,成為都市旅游的新供給。
二、石灰村鄉村旅游開發現狀
1.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市場空間前景廣闊
石灰村路況良好,進出交通便利。同時景區資源富有吸引力,能夠吸引大量游客。但目前游客仍以觀光為主,康體度假、探親訪友等也有一定的比重,而文化體驗、宗教朝圣為旅游目的地比例較少,但未來休閑度假發展潛力巨大。因客源以大都市近郊為主,路途時間較短,故以1日游為主,因此大力開發配套產品,將可大大增加旅游綜合收入。
2.經營管理逐漸規范
各層級政府積極發揮行政管理職能,打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并且嚴格按照專家組指定的程序進行旅游資源調查、監督與評價,進行統一的科學規劃,避免旅游項目“遍地開花”的現象,積極維護石灰村生態和文化環境,制定多種相關政策引導和扶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升旅游產品內涵,加強旅游資源吸引力和旅游產品增強生命周期,實現“傳統觀光+體驗型”“鄉村度假休閑型”“原生態文化村落型”和民族風情為載體型的多樣型結構。
3.接待能力弱,鄉村內設施雜亂不成規模
接待能力弱是目前多數鄉村旅游產業面臨的問題之一,節假日住宿問題尤為突出。根源在于旅游地缺乏科學規劃,盲目開發,往往使得一些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景區止步不前。由于功能雷同、索然無味等原因,區域內的旅游資源難以合理地整合,沒有提前做好市場調研和分析,建設無用建筑占用住宿用地。當節假日游客大量涌進,接待能力難以應對。
此外,鄉村旅游相對于其他旅游產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基礎設施方面的不足,設施陳舊雜亂,游客花錢體驗但卻不能感受到物有所值的旅游產品,不能購買到貨真價實的旅游商品,嚴重影響到游客的旅游體驗質量。再有,設施缺乏設計創新和深度加工,特色不明顯且文化品味不高,不足以彰顯地方特色和品牌文化,沒有抓住當地特色進行隱性宣傳,與當地民俗歷史文化聯系不夠密切,浪費了當地特色優勢。
4.冬季市場份額低
石灰村鄉村旅游起步較晚,各種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還很不完善,接待服務水平較低,游客以自發旅游為主,幾乎無駐留,消費水平也非常低,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目前的客源主要以長春市及其周邊城市為主,無論是團隊游還是散客游,總體呈現出大都市客源占主體的特征。
同時,受氣候條件和旅游資源開發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每年5∼10月是石灰村旅游的旺季,其他時間段的游客相對稀少。春秋兩季的游客主要來自清明節、五一、端午節、十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需要大力拓展春秋兩季市場。另外,冬季市場比例僅占1%,說明冰雪旅游沒有形成吸引力。
三、石灰村鄉村旅游發展策略
(一)發展目標
依托石灰村獨特的旅游資源和優越的區位條件,突出鄉村、生態、休閑、康養等特色,結合山水林田鄉村風光,以自然和人文資源的完美融合為核心優勢,全力打造石灰村“生態觀光”“鄉村娛樂”“休閑度假”“康體養生”“關東文化”等多個旅游品牌,將石灰村發展成為“吉林省特色景觀旅游示范村”。
(二)總體發展思路
1.產業旅游化,鄉村景區化,景區生態化
通過內部道路建設串聯全村旅游景區(點),通過對外交通建設充分利用周邊鄉鎮旅游資源,實現與周邊的雙陽區、吊水壺森林公園等聯動發展,將石灰村整體打造成為具有“一村一景、屯屯皆景”的綜合性旅游大景區。各景區的開發建設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依托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進行旅游開發;將一、二、三產業納入旅游業發展中,依托特色農業及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充分發揮旅游業的關聯帶動效應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信息化及新農村社區發展,建設具有東北地域特色與關東文化風情的“美麗鄉村”。
2.產品品牌化,景區精品化
石灰村鄉村旅游開發要堅持品牌化戰略,通過整合創新旅游產品,創建鮮明的區域旅游品牌是石灰村旅游開發成敗的關鍵,以品牌效應引爆石灰村開發熱潮,贏得市場制高點?朔皡^開發只注重規模、忽視內涵和效益的開發現狀,不斷融合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新業態內涵等,全力塑造石灰村旅游發展品牌和總體形象。
3.開發個性化、特色化的鄉村旅游產品
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設計是石灰村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應在調查客源市場的旅游動機、消費心理、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基礎上,設計真正符合旅游者需要的旅游產品。例如可以開發現代農事體驗游、生態農業觀光游、康體養生游、休閑垂釣游、鄉村文化體驗、果園采摘節、都市農場等多種形式。這些旅游產品既可以滿足都市居民對鄉村的好奇和向往心理,也可以使其在旅游過程中開闊視野,領略甚至是學習到先進的農業生產科技和科學知識,感到游有所值,激發再次旅游的沖動[2]。
(三)具體發展策略
1.鄉村景區化發展策略
鄉村景區化發展策略是區域旅游聯動發展戰略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具體體現。鄉村景區化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將鄉村作為一個大的景區進行開發建設,整合鄉村內部旅游資源,從整體發展的角度進行規劃開發。旅游競爭如今已非單一的景點競爭,而是上升到旅游目的地層面的區域競爭。石灰村的旅游資源遍布整個鄉村,通過整合形成競爭合力,統一協調區域內部的旅游開發與管理,開發建設生態觀光、鄉村休閑、生態度假、康體運動等旅游產品,打造石灰村旅游大區。
2.基礎先行策略
基礎設施建設是制約石灰村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近期必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尤其是交通和接待設施建設,加強村鎮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游接待服務設施,使之為未來旅游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要保證環保設施與旅游業發展的匹配。
3.可持續發展策略
優質的生態環境是石灰村旅游業發展的根本保障,任何形式的產品和項目的建設都不能給生態環境帶來威脅,更不能對環境造成破壞,石灰村水域、田園、山林等生態系統脆弱,更應該正確處理旅游開發與保護二者之間的關系,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保障游客和村民良好的生活環境,確保石灰村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堅持生態旅游理念和可持續旅游理念,倡導與實施生態—經濟—社會系統協調與持續發展。
4.差異化發展策略
為了在日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快速發展,石灰村必須利用已存的優勢旅游資源,按照自身的資源特色,開發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努力打造旅游精品,以鄉村休閑為核心,通過打造生態觀光游、康體度假游,與周邊區域實現旅游產品、旅游形象、旅游項目的差異化開發,推動旅游業特色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通過產品不斷的更新延長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
5.全域化發展策略
從全域旅游的角度出發,一是轉變傳統的點式開發模式,不再局限于單體的旅游景區(點)和農家樂的開發,而是向田園綜合體、共享農莊、特色小鎮等新模式轉變,創造性地盤活石灰村旅游資源。二是要全面推進旅游業與精準扶貧、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及生態環境修復的深度融合。重點關注鄉村全域發展,通過旅游產品的開發實現石灰村整體建設。
6.產業化發展策略
鄉村旅游產品是鄉村旅游發展的“中樞”,從石灰村實際出發,結合其特有的山水田園風光和鄉土文化等旅游資源,開發獨具特色的創意農產品和活動。需要強調的是,創新石灰村旅游產品體系,必須進行產業的融合創新[3],將以鄉村旅游產業為催化,現代農業、康體養生業、休閑度假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運動健身產業等融合的全產業體系,構筑鄉村旅游引領的復合型產業鏈條,激活鄉村產業經濟造血功能。
旅游方向論文范文閱讀:旅游業與經濟發展統計分析
摘 要:本文以河南省洛陽市為例,基于統計學相關知識,通過搜集有關洛陽市旅游業2007―2017年的數據,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分別進行了主成分分析、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得出洛陽旅游業對經濟發展具有正向交互影響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