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科技水平的飛速提升,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穩定良好發展。其中,土肥對農業產生十分關鍵的作用和影響,土肥管理技術的科學合理運用同樣得到農業領域的重點關注,并發展成農業生產中十分重要的技術之一。基于此,對環境保護型農業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科技水平的飛速提升,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穩定良好發展。其中,土肥對農業產生十分關鍵的作用和影響,土肥管理技術的科學合理運用同樣得到農業領域的重點關注,并發展成農業生產中十分重要的技術之一。基于此,對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運用進行分析研究,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農業;環境保護;土肥管理技術
0引言
環保型農業屬于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盡管科技水平持續穩步提升,肥料生產技術得到相應的改變與優化,不過因為農業發展同土肥管理技術依舊存在著發展緩慢的問題。關于農業生產方面,土壤養分比例不均衡、養分負優化等情況十分明顯,致使土壤出現板結與地力退化的問題,這也對農產品整體產量以及品質產生不利影響;诖,務必重視對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的科學合理運用,并加以深入分析研究,以此確保土壤等問題得到有效改善,促進農業穩定良好發展。
1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運用的重要性
1.1降低農藥使用率
傳統農業栽培階段,通常能夠得知使用農藥的最為關鍵的作用是,避免農作物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基于使用效果分析,農藥可以達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不過農藥作為化學品類,噴灑農作物會產生相應的殘留,若殘留量相對較高,會對人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影響,應嚴格控制使用量或是避免使用農藥。通過對環保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的科學合理運用,能夠對土地肥力做出明顯的改善,使農作物抵抗能力得以相應的增加,從而減少農藥的頻繁使用。同時,肥料中所存在的少數成分,盡管不能提供養分,但是可以發揮抵抗或抑制病蟲害發生的作用,同樣可以減少農藥的頻繁使用。
1.2增加經濟效益
運用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能夠使農作物整體產量得到增加,促進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關于滴灌施肥土培法,肥料使用量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達到增產的效果。若同傳統方法肥料用量保持一致,則能夠灌溉總量相應增加,減少生產費用。所以,運用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能夠切實增加經濟效益[1]。
1.3環境保護型農業發展
對于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由于具備的優勢特點,已經獲得廣泛關注,農業中的運用較為普遍,這也表明傳統農業慢慢發生改變,發展出全新農業模式,也就是環保型農業。盡管現代環保型農業并沒有全面進行推廣普及,不過以發展出相應的規模,且已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此項技術的不斷優化與完善,環保型農業勢必獲得良好發展,對推動農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深遠意義[2]。
2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的運用
2.1滴灌施肥土肥法
使用的方式通常涵蓋滴灌式施肥,主要是利用滴管裝置,滴灌裝置能夠通過圓柱滴灌管,或貼片式滴管帶,將營養液有效注入至生長植株。滴灌裝置設置有鎖母通閥,能夠按照季節發生的變化,對生長植株使用各不相同的肥液。肥料稀釋通過液態形勢完成施用,用量控制在施肥總量的一半,通過滴管進行施用,然后對另外一半肥料通過多次的方式完成施用。此種方法具備的優點主要為,對肥料進行合理使用,有針對性的對農作物進行有效施用,使養分以液態形式進入植株,避免產生過多的浪費損失,可以充分使用與保留,從而節約生產成本。對液態肥料需要進行合理選擇,按照農作物品種特性的各不相同,有針對性選取相對應需求的肥液,合理施用必須的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肥料,努力做到合理施肥、精準施肥。
2.2科學抑制鹽類積累
土壤鹽堿化的情況,會對土壤層產生非常嚴重的破壞影響,特別是臨河位置的紅黃土壤,遇到鹽分的情況下,會出現土壤板結與硬化等問題,對植物生長以及品種特性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為確保良好的產量和品質,施肥方法應科學合理,對肥料養分進行充分高效利用,以防對環境造成污染以及土壤板結退化的情況,如運用水灌法去鹽。肥料含有硫酸根和氯離子的情況下,施用時可增加土壤酸性,使鹽化更加嚴重,因此需搭配含有硝酸根與碳酸根的肥料,弱化酸性的同事,避免鹽分污染情況[3]。
2.3科學養分管理,降低蟲害影響
作物種植階段,蟲害問題較為普遍。不過通過對養分采取科學控制,可以對蟲害做出有效抑制。大部分情況下,種植物養分分布缺乏均衡,通常會引起部分位置出現蟲害問題,普遍使用的方法則是通過噴灑農藥處理。盡管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不過對環境也造成嚴重污染。因此,為避免蟲害問題的產生,施肥期間,可加入部分抵抗性元素,從而起到抑制蟲害的作用;谕练使芾韺用娣治,需對肥料采取科學配比,從而使種植物能夠形成更好的抵抗力[4]。
2.4水培法增加循環系統運轉效率
對于土肥技術管理而言,水培法屬于實用性較高的方法之一。同土培法存在區別,土培法是通過根部對養分進行有效吸收,水培法是利用植物新陳代謝的作用。水培法屬于無環境負荷的全新施肥方法,基于對植物營養缺失與不足進行有效補充,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條件,使植物可以進行充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水培法運用階段,可按照實際情況,對植物營養做出準確診斷,以此采取科學合理的施肥以及培育。因為全面性的運用,水培法同樣能夠對土壤內存在的病菌采取有效殺除,如此便能夠對植物病變進行相應的抑制,因此水培法對生長條件與環境的合理改善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2.5肥效調節型肥料及其應用
為確保農作物整體產量和品質能夠得到有效增加,應對肥料采取合理選擇,對于旱地和水田區域土壤采取合理施肥,有效增加肥料利用率,以防由于施肥不合理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關于旱地土壤,由于冬季階段,肥料內可以提供的養分會受到溫度的影響,逐漸降低。對施肥工作產生不利影響。具體施肥階段,需優選使用部分同農作物養分溶出特性較為適宜的肥料,確?梢猿浞址舷鄳酿B分需求,使整體產量可以到有效提高,對品質做出明顯改善。農業施肥工作期間,對于肥效調節型肥料,通常位于根系附近位置進行使用,以防產生濃度障礙。進行施肥階段,可采取局部性施肥的方法,有效節約肥料,使肥料利用率得到有效增加,提升農作物品質[5]。
3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未來發展
3.1營養物質循環利用
基于營養循環角度分析,運用科學方法使作物可以在生長期間營養物質得到循環利用,有效資源利用率得到切實增加,避免營養物質的大量消耗,使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減少,并避免由于資源過度消耗引發的不利影響。比如,運用水培法進行植物栽種,對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進行準確測定,完成針對性施肥,并通過吸收獲取的營養物質,對生長環境做出有效改善,避免抑菌的不斷增加,減少植物患病率。
3.2科學預防病蟲害
重視病蟲害預防方法的科學性,對營養采取科學均衡分配,使作物對病蟲害抵抗能力得到相應的增加,運用各不相同的預防方法,將硅元素等存在抵抗作用的藥物同肥料共同使用,并施加到土壤之中[6]。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型農業屬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農業發展標準需求的不斷提高,亟需對農業土肥管理技術所具備的優勢加以有效發揮,通過對農業生產具體情況的分析調查,并通過科學高效的養分管理,對施肥量做出合理調節,使肥料利用率得到有效增加,實現經濟效益的穩步增加,并避免對土壤與地下水資源產生不利影響,以此推動現代化農業穩定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石艷.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運用探究[J].農技服務,2016,33(3):139.
[2]王鈞.環境保護型農業土肥管理技術運用探究[J].絲路視野,2017,(36):166.
[3]陽純艷,何全才,余建萍,等.土肥管理技術在資源環境保護型農業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37.
[4]李海蓉.土肥管理技術在資源環境保護型農業中的應用分析[J].種子科技,2018,36(7):123-125.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