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 南華山自然保護區豐富的植物資源組成了復雜而相對穩定的山地草甸草原生態系統。 保護區植物資源的保護是一項重要的、 有重大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 南華山自然保護區; 植物資源保護; 重要意義; 現狀 1 保護區植物資源概況 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共有野生維
摘要: 南華山自然保護區豐富的植物資源組成了復雜而相對穩定的山地草甸草原生態系統。 保護區植物資源的保護是一項重要的、 有重大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 南華山自然保護區; 植物資源保護; 重要意義; 現狀
1 保護區植物資源概況
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共有野生維管植物 426 種,隸 屬 58 科,203 屬。其中蕨類植物 2 科 2 屬 4 種;裸子 植物 2 科 5 屬 6 種;被子植物 54 科 196 屬 416 種。 保護區近一半的植物種都有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資 源價值,多屬于資源植物。其中有藥用植物 60 余種, 如黃芪、升麻、黨參、天仙子、補血草、水麥冬、澤 漆、益母草等;有油料植物 10 余種,如山杏、風花 菜、虎榛子、葶藶等;有飼草植物 20 余種,如大針 茅、長芒草、短花針茅、披堿草、花苜蓿等;有綠化 與材用經濟植物 30 余種,如華北紫丁香、毛葉忍冬、 毛櫻桃等。
草原方向論文范例:建立中國草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的思考
南華山的野生植物中還有淀粉植物、纖維 植物、單寧植物、花卉觀賞植物、食用果菜類、蜜源 植物、芳香植物等多種用途的野生植物,有的植物兼 具多種價值。 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共 6 個植被類型、20 個群系和 21 個群叢(人工植被不劃分群叢)。
由白樺、少脈椴組 成的落葉闊葉林;由銀露梅、華北紫丁香、黃瑞香、 蒙古扁桃、灰栒子、虎榛子、沙棘和其他多種灌木植 物組成的耐寒落葉灌叢與適溫中生灌叢;以灰榆與芨 芨草、大針茅、鐵桿蒿、中旱生雜類草等為建群種的 疏林草原和典型草原;由短葉羊茅、蕨、黃花棘豆和 多種雜類草組成的山地草甸,與草本沼澤、人工林等 一道共同組成了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復雜而相對穩定的 山地草甸草原生態系統。為許多自然保護珍稀動物覓 食和交配提供了場所和食源保障,也成為許多候鳥遷 徙中的路徑和驛站。
2 植物資源保護現狀
自 2004 年南華山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保護區 的管理工作就一直是海原縣人民政府以及上級林業主 管部門關注的重點。16 年來,保護區在植物資源保護 方面成績顯著,也積累了一些有效經驗。
2.1 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2.1.1 責任落實到位。
分片包干,全面落實森林防火 責任制。通過劃分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區,嚴格界定各 管理站(護林人員)的防火責任區域,將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人。同時加大督查巡察力度,對森林防火工作 進行督察,做到領導管好人,職工看好林。
2.1.2 科學技術運用到位。
一是全面運行森林防火巡 檢系統,將森林防火巡檢系統作為森林防滅火工作的 有效載體,進一步強化對人的管控,有效提升管理能 力;二是充分發揮視頻監控的監測預警作用,有效提 高森林火險隱患和火災預警處置效率。
2.1.3 宣傳教育到位。
通過設置宣傳牌,開展“森林 防火進學校、進村莊”活動和“半專業化民兵滅火隊 培訓”等工作,充分運用新型媒體發布信息,全方位 多途徑進行森林防滅火相關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的宣 傳普及,不斷提升周邊群眾的防火意識,逐步形成了 “群防群治,保護森林資源”的良好局面。
2.1.4 基礎保障到位。把各類防滅火物資的檢查維 護、淘汰、購置補充及撲滅火隊伍培訓演練作為常態 化工作來抓。堅決杜絕臨陣缺物資,臨陣隊伍拉不動 的情況發生。
2.1.5 應急處置到位。嚴格執行 24 小時值班值守制 度,做好多方聯動協調,加強火險預警預報和火情監 控監測,做到因險設防,因險施策。
2.2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內大面 積分布有天然林和人工林,主要樹種有華北落葉松、 云杉、沙棘、白樺、油松、北京丁香等樹種。近年來 監測到的南華山森林病蟲鼠害種類有落葉松紅腹葉 蜂、落葉松球蚜、葉象、鼢鼠、芫菁、銹病及樺樹尺 蠖、沙棘木虱、松線蟲病等。成災并開展防治的有落 葉松紅腹葉蜂、葉象、鼢鼠、樺樹尺蠖 4 種,其中葉 象、樺樹尺蠖為害較輕,2017 年后只監測預防不防 治;落葉松紅腹葉蜂和鼢鼠為害面積大、程度重,為 南華山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點。
2.2.1 落葉松紅腹葉蜂的監測防治措施。化學防治采 用毒性較小的煙堿—苦參堿煙劑。一般情況下每 7 d 防治 1 次,共防治 3 次,保證防治效果。
2.2.2 鼢鼠監測防治措施。通過人工投放溴地隆毒餌 進行防治。
2.2.3 杉針黃葉甲監測防治措施。在每年 5 月中上旬 即成蟲出土活動的始發期和 7 月中下旬的成蟲產卵活 動高峰期,利用 50%甲基異柳磷乳劑或 25%辛硫磷乳 油 800 ~ 1 200 倍液進行 2 次集中防治,在陽坡、樹冠 蟲口密度大處采取葉面噴霧法進行防治。
2.3 封山禁牧工作
2.3.1 封山禁牧實行網格化管理。因為自然保護區與 周邊四鄉二鎮有交叉地帶,為了保障封山禁牧工作無 遺漏,通過與周邊鄉鎮聯動,實行封山禁牧網格化管 理。通過科學精準的網格區域劃分保障了封山禁牧全 覆蓋、無遺漏。
2.3.2 圍欄封育減少林牧矛盾。在林牧矛盾突出的區 域實行圍欄封育,有效提升了封育效果,同時減少了 林牧矛盾,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
2.3.3 發揮生態護林員強大作用。充分借助當前脫貧 攻堅政策,聘用周邊村莊建檔立卡戶為生態護林員, 補充護林隊伍,有效保護森林草原資源。
3 保護區發展愿景
南華山具有我國黃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帶最為典 型、保存最完整的森林 — 草原復合生態系統,南華 山自然保護區在寧夏地區乃至整個黃土高原生態系統平衡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南華山自然保護區復雜而獨 特的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特征,為開展生物多樣性 的保護、植被等生態系統的研究提供了廣闊空間,為 草原、森林、環保、生態、動物、土壤等學科開展科 學考察研究、教學和科普提供理想場所。同時南華山 肩負著涵養水源的重大責任,是海原縣人民的“母親 山”。
對于南華山植物資源的保護應當以推動南華山 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為目的展開。 在今后的保護工作中,我們應當通過增強科學技 術運用,提升管理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南華山自 然保護區植物資源保護效能,充分發揮南華山水源涵 養及保持生態系統平衡的作用,造福一方百姓。
參考文獻 [1]南華山自然保護區科考組.寧夏南華山自然保護區綜合 科學考察報告 [M] .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5.
作者:田仲華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