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分析了博白縣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以促進牛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牛;人工授精技術;廣西博白 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農業中所占比重和人們對畜產品的占有量,被看作一個國家發達程度
【摘 要】分析了博白縣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以促進牛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牛;人工授精技術;廣西博白
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農業中所占比重和人們對畜產品的占有量,被看作一個國家發達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而畜禽良種繁育推廣使用始終是推動畜牧業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是畜牧業和畜禽產品國際競爭力集中體現的重要基石。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工作是畜禽良種繁育推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牛品種改良工作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應用最廣、效果最好的是牛冷凍精液配種。牛冷凍精液配種技術在博白縣乃至全區已有50多年的歷史,盡管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推廣,但此項工作始終沒能全面開展和徹底改良當地牛的性狀。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對博白縣的牛冷凍精液配種現狀進行了調查,并指出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現介紹如下。
1博白縣牛人工授精技術應用推廣現狀
2008年底,博白縣牛存欄73 100頭,其中能繁母牛43 860頭,全縣25個鄉鎮共設有配種點14個,其中東平鎮2個、博白鎮3個,全縣尚有18個鄉鎮未設牛人工授精配種點或沒有正常開展工作。2008年全縣共使用牛冷凍精液配種6 000頭,僅占全縣能繁母牛的13.68%,其中東平鎮和博白鎮2個鎮所配的牛超過2 000頭。可見,博白縣牛人工授精技術應用推廣發展很不平衡,部分鄉鎮甚至沒有應用推廣。
2存在問題
2.1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宣傳力度不夠
盡管過去搞過一些示范點,做過一些宣傳,但力度遠遠不夠[1]。由于宣傳不到位,農民沒有真正認識到經過人工授精配種改良后的牛能增加經濟效益,性狀得到改良,所以大部分農民所養的牛只是用于耕種,由于長期自繁自育,出現了嚴重的近親交配,產出的牛只一代小于一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2.2各級政府部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近年來,只是畜牧部門就牛冷凍精液授精技術開展推廣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沒有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鄉鎮一級政府,很少有關于牛品改的推廣宣傳工作。這與鄉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平時匯報工作有很大關系。
2.3 牛人工授精配種員青黃不接,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博白縣14個配種點的配種員,最大年齡55歲,最年輕的35歲,有專業學校畢業且有多年實踐經驗的大中專生,也有農廣校或初中畢業生。他們中大部分人只參加過縣水產畜牧獸醫局舉辦的牛人工授精技術學習班,部分配種員甚至沒有真正掌握母牛發情特征和適時配種時間,另有部分配種員責任心不強,沒有嚴格按照牛人工授精技術規程操作,如無菌操作、冷凍精液的保存和解凍使用及正確的輸精操作等,導致受胎率低,返情率高,農民不愿牽配,這也是部分鄉鎮無法開展此項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2.4經費不足
由于政府對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工作的經費投入少,鄉鎮水產畜牧獸醫站的工作條件簡陋,有的配種點連必備的顯微鏡、解凍箱都沒有,直接影響了受胎率。
2.5當地公牛飼養難
種畜種禽管理條例在地方實施沒有過硬的手段,業務部門操作困難,飼養當地公牛的農民與品改員爭市場,導致牛人工授精推廣工作受到影響。
2.6農民養牛缺乏科學引導和支持
目前,農民養牛的目的主要是役用,管理方式落后,有的農民有地種草,有勞動力剩余,具備搞規模養牛條件,但由于沒有技術保障[2],資金來源沒有支持,結果辦不起來。經過人工授精雜交生產出的牛由于分散數量少,農民賣不了好價錢,影響了農民配種的積極性。
3發展對策
3.1各級政府應把牛品改當作一項富農工作來抓
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牛品改工作,把推廣牛人工授精工作當作一項富農工作來抓,搞好示范,加大宣傳力度,專人負責,層層落實責任,做到政府保受配密度,業務部門保受胎率。
3.2加強隊伍建設
加強培訓不斷提高配種員的技術水平[3]。一方面,各鄉鎮水產畜牧獸醫站選拔熱愛牛人工授精這項工作、具有高度責任心和愛崗敬業精神的年輕干部進行重點培訓,指定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配種員對新配種員通過傳、幫、帶的形式,使每個配種員都能熟練掌握牛發情的特征和適時配種時機,以及牛人工授精技術操作規程,不斷提高受胎率和受配密度。另一方面,培訓好村級動物防治員和規模養牛場技術員,讓他們掌握牛的飼養管理技術、常見牛病的防治知識,重點掌握和宣傳好牛發情特征和適時配種時間。通過動物防治員傳授給養牛戶,使每個養牛的農民都能準確掌握母牛發情特征和適時配種時間,為今后由定點配種過渡到上門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
3.3增加投入,規范管理
財政要增加對牛品改的投入。一方面,解決鄉鎮配種點缺少所需的顯微鏡、解凍箱、電腦、摩托車等議器設備問題,不斷完善工作條件,提高技術質量,并對轄區內的能繁母牛建立檔案,隨時掌握每頭能繁母牛的年齡、配種時間、產仔時間等,以便管理和跟蹤服務。另一方面,把牛人工授精列入國家良種補貼對象,鼓勵農民積極牽配,最終達到徹底改良當地牛品的目的。
3.4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民搞規模養牛
地方政府和業務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有經濟頭腦和經濟實力的農民開展規模種草養牛[4]。就博白縣來說,西片山區水源充足,草料豐富,有養水牛的習慣,把雜交出來的水牛、一代母牛集中飼養,建立乳水牛基地。東南片水源較缺,但可作飼料的稻草、玉米、花生秸稈較充足,可把雜交一代黃牛集中飼養育肥,建立肉牛生產基地。作為政府部門應加大對規模養牛龍頭企業的技術、資金的扶持力度,按照市場的要求,推動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服務,不斷延長產業鏈,提高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加農民的收入,最終體現牛品改給農民帶來切實有效的經濟實惠。
總之,要全面推廣牛人工授精的技術工作,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增加技術投入,加強牛人工授精技術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配種技術,把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普及到每家每戶,從而最終達到徹底改良當地牛的目的。
4參考文獻
[1] 陳遠晟,陳凱.提高肉牛人工受精受胎率的經驗總結[J].畜禽業,2009(4):46-47.
[2] 姜星亮.提高黃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9):45,51.
[3] 唐文統,肖祎,尚偉.牛人工授精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9(8):34-35.
[4] 嚴愛萍,馮成蘭,冷玉清,等.奶牛性控凍精人工授精受胎率的觀察[J].中國奶牛,2009(7):58-59.
小編推薦優秀的農業期刊 中國養兔 國家級論文發表投稿須知
《中國養兔》(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江蘇省畜牧總站;中國畜牧業協會;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養殖方面的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