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農業論文》 農藝師職稱評定淺析遂昌縣森林保護> 正文

    農藝師職稱評定淺析遂昌縣森林保護

    所屬分類:農業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6-04-06 14:56

    本文摘要:遂昌縣是典型的浙南山區,其自然狀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一個山多地(可耕地)少的縣。全縣22萬人口,只有耕地1.03萬hm2,人均僅為460 m2。因此,耕地經濟只夠解決吃飯問題。相對地,林業用地卻多達21.85萬hm2,人均1.13 hm2,現有活立木總蓄積量為729.619 5

      遂昌縣是典型的浙南山區,其自然狀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一個山多地(可耕地)少的縣。全縣22萬人口,只有耕地1.03萬hm2,人均僅為460 m2。因此,耕地經濟只夠解決吃飯問題。相對地,林業用地卻多達21.85萬hm2,人均1.13 hm2,現有活立木總蓄積量為729.619 5萬m3,是浙江省的林業大縣。

      摘要總結了遂昌縣森林保護工作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今后森林保護工作的戰略措施,以促進遂昌縣森林保護工作的持續開展。

      關鍵詞森林保護;現狀;問題;對策;浙江遂昌

      遼闊、雄厚的林業資源不僅為地方的民生需求、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質資源,還為一方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形成了有效的天然屏障。因此,森林是遂昌縣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綠色生態可再生資源[1-2]。隨著生態農業、效益農業理念的不斷推行,旅游經濟的不斷開發,遂昌縣的森林保護工作不斷受到政府的重視和加強,結構狀態漸漸趨向優化,資源利用和管理漸漸趨向有序,經濟效益日益提高[3-4]。但是由于民眾、農戶對于森林保護的意識還較為淡薄,有意無意間對森林資源造成浪費、破壞和侵貪,使保護的成果屢屢受到危害,F從遂昌縣森林保護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森林保護的措施進行研究和探索,以指導遂昌縣森林保護工作的開展。

      1森林保護工作現狀

      隨著黨中央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貫徹落實,隨著多年來“生態工業強縣,綠色經濟富民”發展戰略的實施,遂昌縣功在長遠的各項森林保護工作得到了重視和加強,具體有以下表現。

      1.1政策和宣傳工作普遍推進

      一是以國家《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為準則,從宏觀上制訂、完善并貫徹了符合地方實際的“林業工作實施意見”,使森林保護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預防為主,常備不懈;以人為本,快速反應;組織體系健全,職責明確,保障充分,制定了反映機動靈活的全縣“森林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三是常抓不懈地做好包括學校在內的全民森林防火宣傳,增強各方面領導的重視度,使森林消防教育經常化,形成一定氛圍;使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和緊迫意識深入人心;使消防隱患得到及時的排查和消除。

      1.2保護與利用納入全面調控

      一是根據政府宏觀規劃和各區域具體情況,制定了2006—2020年的指導性和指令性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目前規劃的內容正在有序地實施中。二是加強限額采伐管理,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三是通過各種經營模式與實體等途徑,開展大面積的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其中生態公益林累計達到13.33萬hm2,人均擁有0.63 hm2;近3年來,每年通過廠礦綠化、道路綠化、景區景觀營造等途徑建設景觀林和基地更新人工造林的數量均以10%的速率增長,到2010年,以上2項的年造林量分別達到100.2、733.3 hm2。其他項目人造林的數量也成增長狀態。此外,縣政府還成立創森辦公室,由專人負責,科學編制近期和遠期的創森工作方案。

      2存在的問題

      2.1木材砍伐量與商品材生產失控

      雖然各鄉鎮都制訂了相關的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和規劃,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尤其在年度采伐計劃總量和按采伐類型、消耗結構的分項限額上,突破、挪用、擠占的現象時有發生,其原因是各級分管人員業務、政策、廉政等方面的素質較低所致。

      目前,遂昌縣林業商品材生產總量的控制實行在采伐林木蓄積和木材產量雙控制的基礎上計劃管理,嚴禁超木材生產計劃生產商品材。由于上級木材生產計劃下達經常會出現滯后的現象,計劃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

      2.2變相使用采伐限額,濫用擇伐手段

      部分鄉鎮由于天然林采伐限額相對不足,為了考慮眼前利益,用虛增人工林采伐限額的辦法來填補天然林采伐限額的不足,從而致使大片天然林橫遭滅頂之災。一些林區、林農借中幼林林木較多的復層異齡林實行擇伐的機會,進行超面積、超強度、超齡級采伐,從而使擇伐計劃失控。

      2.3作業設計無法反映伐區真實情況,伐中檢查、伐后驗收制度執行不嚴

      由于少數采伐作業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工作缺乏認真嚴肅的態度,在對現場缺乏深入了解的情況下,不按《林木采伐作業設計實施辦法》進行詳細準確的伐區設計,使作業設計不能真實反映伐區的實際情況。此外,由于某些工作站人員客觀上的行政不作為,或主觀上的包庇縱容,致使林業砍伐管理的“伐中檢查”、“伐后驗收”制度有章不循,砍伐進度疏于掌握,使砍伐面積和數量失于監管,對于可能造成破壞森林的隱患未能積極采取措施,任其發展。

      3對策

      遂昌縣的森林保護工作要立足于山多地少的縣域實情,樹立靠山吃山的經濟理念,在總量上保持涵養與利用并舉,投入和產出平衡,以有序的計劃管理和監控,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閱讀期刊:《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季刊)創刊于1957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廳主管、安徽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登:農學、林學、畜牧、獸醫、水產、茶葉、蠶桑、園藝、植保、農業工程、生物技術、環境科學、農業經濟以及相關基礎學科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等。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6598.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