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在市場的需求下,這篇 包裝設計論文 認為消費個性化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尤其在包裝設計上更需重視地域特色的展現,并使之逐漸成為土特產品包裝設計的原則之一。如何將蒼溪文化與土特產品包裝設計緊密結合,使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在市場的需求下,這篇包裝設計論文認為消費個性化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尤其在包裝設計上更需重視地域特色的展現,并使之逐漸成為土特產品包裝設計的原則之一。如何將蒼溪文化與土特產品包裝設計緊密結合,使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現代市場的需求,是需要產品包裝設計師努力解決的問題。《包裝學報》(季刊)創刊于2009年,是由湖南工業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具有國際視野的包裝行業學術型期刊,其刊號為:ISSN號為1674-7100、CN號為43-1499/TB,于2009年10月創刊。本刊立足學術研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及時報道和刊發包裝科技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促進包裝科技進步與交流、繁榮包裝文化、搭建包裝產學研結合的橋梁,推動我國包裝產業可持續發展和包裝工業科技進步。
摘要:文章基于蒼溪縣土特產品的包裝現狀,從重視本土文化、汲取民間藝術元素、運用自然肌理三方面分析、闡述蒼溪縣土特產品包裝的設計與改良技巧,目的在于通過研究提升蒼溪縣土特產品的包裝設計檔次與品位,使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市場需求。
引言
土特產品就是本地特有且比較著名的產物,依靠“土”和“特”來體現當地風俗文化和生活狀態。優秀的土特產品包裝運用現代時尚審美表現手法,可以使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包裝所繼承和發揚的傳統文化元素。蒼溪縣土特產品種類繁多,品質優良,但就其他土特產品的開發與包裝設計而言,蒼溪縣投入的精力則遠遠不夠。本文綜合運用土特產品開發與包裝設計的相關理論并結合旅游扶貧背景,對蒼溪縣土特產品開發及包裝設計提出可行方案。
一、蒼溪土特產品包裝現狀
蒼溪縣土特產品品種豐富多樣,其中以歧坪真絲掛毯、喚馬剪紙、中華紅心獼猴桃、蒼溪梨、川明參、青刀豆最為著名,且大部分蒼溪縣特土產品發展歷史悠久,其農副產品種植面積廣且綠色環保、品種優良。但目前,蒼溪土特產品的包裝設計在形體結構、自然材質、文化元素等方面的運用及表現不夠,缺乏蒼溪獨有的民俗民風,使土特產品的包裝趨于簡單與雷同。例如,蒼溪雪梨作為蒼溪土特產品的代表,包裝多采用紙質禮品盒外包裝,雖然紙質材質對雪梨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雪梨外包裝在設計元素與文化信息的選擇上,仍存在問題,尤其是對蒼溪雪梨的悠久歷史文化與梨鄉民俗風情表現不夠,忽略了正是蒼溪獨特的山、水、人文環境,才賦予了蒼溪雪梨獨一無二的品質,致使多數雪梨包裝缺乏獨創性與時代感,產品外包裝附加值嚴重不足。
二、土特產品外包裝設計內涵
在包裝中,以蒼溪特有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將視覺沖擊與傳統文化巧妙融合,把內容物視覺化地傳達給消費者,使其具有強烈的視覺感染力,以此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這種具有濃郁本地特色的外包裝,不僅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而且使當地文化得以發揚和傳承,達到了用土特產品來宣傳蒼溪的傳統文化的效果,將其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借蒼溪的地域文化特色來促進土特產品的銷售,既擴大經濟效益又極大地弘揚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三、蒼溪土特產品的包裝設計策略
(一)重視本土文化
土特產品的外包裝設計源泉來自地域傳統文化,如若包裝設計能和地域傳統文化相融合,定能更好地彰顯產品本身特性,強化包裝地域特征,大幅度地提升了包裝的視覺品味和文化內涵,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讓游客帶走的不只是特產,還有蒼溪濃郁的傳統文化。蒼溪自古以來山清水美,物產豐富,人勤貌美,是蜀道文化、軍事文化、道教文化、農耕文化、商貿文化、旅游文化、生態園林文化、民俗文化等等諸多文化的交匯地,鑄就了蒼溪文化性格的多元與獨特。在創意策劃之前,必須用相對充裕的時間去挖掘、研究并分析蒼溪文化,選擇有價值的、緊扣當地文化與產品特性的信息,再進行設計創意。作為蒼溪文化和經濟活動的雙重載體,蒼溪土特產品的包裝設計須遵循民俗化的包裝設計原則,重視本土文化。如果能將蒼溪燈戲、蒼溪歷史、蒼溪旅游等資源通過藝術加工進行再創作,提煉出視覺元素運用到蒼溪土特產品的包裝設計中,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提升蒼溪傳統文化的藝術效果。比如說利用蒼溪燈戲元素,能否將燈戲中的人物形象轉換為卡通人物,運用于設計當中,增加土特產品包裝的文化深度和品位,吸引游客眼球,激發游客潛在購買欲望。
(二)汲取民間藝術元素
喚馬剪紙是蒼溪民間藝術的瑰寶,是順應當地人們生活內容和精神追求而產生的,融合當地民俗、藝術文化生活于一體,具有濃郁的蒼溪鄉風民俗,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名揚四海。蒼溪縣土特產品包裝設計可以從喚馬剪紙的優秀作品中精選出裝飾圖形元素,細致分析作品的文化底蘊和造型規律,利用喚馬剪紙的文化特色與藝術創作技巧,創新設計語義及表現形式,來增強產品包裝設計的文化韻味,形成蒼溪土特產品外包裝的標志性元素,讓蒼溪特有的文化印象長久的留在消費者心里。
(三)運用自然肌理
不同的構造和材料大大影響產品的視覺感受和觸覺感受。手感、紋理、質地、觸感等都屬于肌理,可以直接看到的是視覺肌理,可以直接觸摸的是觸覺肌理。此外,可以加工出一些仿真度極高的植物紋、木紋等,營造一種原生態的感覺。如將紅心獼猴桃、蒼溪雪梨的真實表皮通過紙質材料包裝展現出來。在設計中創造出新意,使其與產品屬性和狀態更好地融合,給消費者最直觀的視覺和觸覺感受,讓受眾當下就能判斷出產品的屬性與相關信息。在包裝設計中增加肌理,既能加強商品的視覺沖擊力,又能增強品牌的印象。
四、結語
土特產品作為繁榮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其包裝已經成為決定產品銷售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仔細分析當地特有又豐富的文化元素,構建起獨具蒼溪當地特色的外包裝設計體系,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1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