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科技論文發表了科技傳播的基礎任務以及傳播問題分析,科技傳播研究當前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對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騰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科技傳播學分層化和整體化,可以使科技傳播學得到系統和全面的發展,并對我國科教興國
這篇科技論文發表了科技傳播的基礎任務以及傳播問題分析,科技傳播研究當前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對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騰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科技傳播學分層化和整體化,可以使科技傳播學得到系統和全面的發展,并對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科技論文發表,科技傳播;傳播方向;傳播問題
我國科技傳播學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同時也使得科技傳播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高校都開始紛紛設立科技傳播學科專業。由于科技傳播、出版、寫作和翻譯等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聯系性,并且在對科技傳播的研究中部分研究人員對科技傳播的概念不夠了解,認為科技傳播只是操作方面的問題,沒有從整體上全面了解和認識科技傳播的特點、機理和功能,這些均對科技傳播學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科技傳播的研究,并確定其具體的發展方向。
1 科技傳播的內涵
科技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科技傳播行為和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科技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科。它是從傳播的社會功能出發,利用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以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為基本理論,以科技信息的交流與傳播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邊緣交叉學科?萍紓鞑ナ侨祟惿鐣茖W與技術系統得以產生和存續的基本前提,是科技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科技工作者進行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基本支持?萍紓鞑ナ强萍己蜕鐣“血液循環系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萍紓鞑ケ旧硎且粋復雜的、互動的、創新的過程,在具體的結構中存在5個基本的因素,包括科技信息、傳播者、傳播渠道、接受者以及傳播效果[1]?萍夹畔⑹菄野l展中重要的戰略資源,同時也是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萍夹畔碓从谌说膭撛,同時也需要人的傳播,最后的接受者仍然是人,因此科技傳播的主體就是人,人在科技傳播的過程中起到主導和決定的作用。
科技傳播是通過對科技的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后,將其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并利用其他的渠道獲取相應的信息和知識,一旦在這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績,將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在內部或者外部進行傳播,進而使科技從個人活動逐漸地擴展到更大的范圍中。科技傳播無論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個人的角度來看都是一種增值的傳播形式,需要遵循科學的傳播規律。同時,科技傳播學也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科,能夠使更多人深入、全面地了解科技傳播在社會活動中的價值。
2 科技傳播的基礎任務
2.1 對各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
科技傳播既具有傳統的科學性、專業性,又具有科技信息資源所增添的數字化、虛擬性、巨量化、開放性等特點,因此呈現出與其他傳播領域不同的新特點。通過對各領域分散的研究結果進行整合、歸納、整理和總結,使得科研成果更加系統化、結構化,這也是傳播學的基本體系形成?茖W傳播學與傳統的傳播學存在類似的情況,均需要對各個領域中分散的研究成果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整合[2]。當前,科學專業交流、科學傳播、技術傳播等可以劃分到科技傳播的領域中,但是這些內容都呈現不同的類型和形態,分布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中,而且互相隔絕,科技傳播的供給與需求之間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
科技傳播研究不僅包括對各項研究成果的歸納和總結,還需要各研究領域學者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是對當前科技傳播的正確理解,同時也是對科技成果深入研究的基本任務。比如,科技情報學者對科學家之間的科研交流方面的研究,對技術創新學者在技術轉移和擴散方面的研究,對傳播學家在技術傳播市場中技術傳播的研究等。
科技情報、科學社會學、傳播學家以及技術創新等都是科技傳播的主要研究對象,同時在科學普及、公眾理解和科學傳播等領域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積累,為科技傳播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同時,通過對這些成果的梳理、總結和歸納,使其形成一個系統化、綜合化的基本研究框架和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從而不斷地完善科技傳播的體系,為科技傳播學的建設奠定基礎[3]。在各個領域的整合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挑戰,但是這能夠促進科技傳播研究的深化發展,同時有利于對科技傳播現象的探尋,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新發展機制,進而促進科技傳播理念的發展。
2.2 厘清科技傳播的問題
科技傳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是科技傳播研究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還需要注意對科技傳播問題的結構進行分析,這也是科技傳播研究體系的依據。科技傳播指的是在整個社會中科學技術知識以及技術擴散和流動的一種動態現象,是科學家間的交流、社會組織間的技術轉移以及公眾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獲取等。當代的科技傳播可以有多重傳播渠道,包括技術的傳播、專業的交流等,而且涉及多個領域,需要承載多樣化的任務,滿足社會發展的多元化需求?萍紓鞑コ闪水斍吧鐣洕l展的重要支撐,成了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還需要加強對科技傳播研究中各項關系的處理,對其中存在的復雜問題進行分析,并厘清其中的問題結構。
學者們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分析,將科技傳播中的問題分為兩種類型:內部問題和外部問題。同時科技傳播本身也是一種社會傳播現象,其發揮作用的基礎為傳播的實踐,在傳播的實踐中還需要應用傳播的技術、方法、媒介等對科學技術信息進行傳遞、制作、擴散,進而實現傳播的效果,達到特定的任務目標[4]。因此,可以將與傳播效果、任務和功能相關的科技傳播問題都劃分到內部問題的范疇。但是,當前的科技傳播已經上升為社會領域,與科技的應用、創新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等都具有緊密的聯系,這也導致外部問題的產生。比如,科技傳播在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在科學技術應用和創新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在公眾科學素質以及創新文化培養中的關系等。因此可以將在社會層面上與科技傳播有關的機制、政策和策略等都視為科技傳播的外部問題。為了使傳播實踐能夠更好地發揮效果,還需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針對科技傳播中的內部問題,可以將其進一步分為理論和實踐問題。理論問題主要包括科技傳播中的過程、效果以及作用機制等。所有的傳播過程都需要傳播機制的作用起到傳播效果,科技傳播也是如此,在信息和技術的傳播和擴散中都需要有相應機制的約束。因此,科技傳播研究需要先對其中各項傳播機制進行研究,進而為科技傳播的實踐提供指導。實踐問題主要指的是其中涉及的各種實務性問題,包括科技傳播的內容、手段等。外部問題則主要指的是通過宏觀和微觀的標準對外部問題的傳播情況進行分析,包括當代科技傳播體系、能力以及體制的建設等宏觀問題。應該開放更多的科技傳播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科技傳播過程中的交易費用,否則可能會出現即便將來供給增加但因傳播渠道不暢而出現擁擠的局面,這將同樣影響科技傳播供需矛盾的解決。
3 科技傳播研究方向
當前科技傳播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向,分別為技術學的研究方向和社會學的研究方向。本文將對這兩個研究方向中的特點和內容等進行具體的分析。
3.1 技術學的研究方向
科技傳播研究中技術學的研究方向發展時間比較長,在科技傳播還沒有形成單獨的領域時就已經形成研究的雛形。技術學方面的研究學者們關注的不是科技傳播的過程,而是科技文獻等知識載體的制作、檢索和交換等方面的技術和方法。在技術學研究方向上其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科技情報學方面。同時科技傳播的技術學研究方向上還體現在技術傳播方面科技編輯和作者為了促進知識的傳播,組建專業的學會,集齊科技工作者、科技記者、教育工作者以及科技翻譯等。這些人員不僅開設了技術傳播課程,還通過社區組織相應的宣傳活動并出版了相關的雜志。技術上的研究包括技術信息的交流、信息載體的制作、視聽設備的應用等。同時相關的科技傳播技術研究還分散在科普學、科技宣傳報道以及技術推廣等研究領域中。
為加快專業科技傳播工作者隊伍的建設,打破國內長期以來單調的科技傳播隊伍,可以通過使傳播主體多元化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國外從事科技傳播的主體不僅有職業科學家和教師,還有大量訓練有素的專業科技傳播記者。傳播主體的多元化促進了科技的傳播,同時在操作層面上也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3.2 社會學的研究方向
社會學也是科技傳播研究的重要方向。學者們在科技傳播時關注的不是具體的操作方法,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社會過程,認為其是科技運行和社會互動的過程?萍紓鞑萍嫉倪M步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對知識的積累、技術的研究、知識的社會化以及科研的寫作等方面也具有基礎性的作用。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信息數量和復雜程度的增加,科技的傳播存在一定的難度。
科技傳播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并不是技術和方法上存在缺陷,而是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人們在理論上無法真正地認識到科技傳播的意義。在管理、組織科學的過程中以及政策的制定中都沒有對當前技術發展的最新特點和趨勢進行預見性的分析,從而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同時也使得科技傳播的運作系統不完善,科技知識交流和傳播的規劃不科學。
因此,當前在科技傳播的研究中,如果把科技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供需平衡理解為一種重復博弈的過程,那么,“重復博弈中的參與人是根據對他人可能采用的規則的一些顯著特征,得出自己在各種狀態下的行動規則,即策略。所有參與人根據對他人行為規則的主觀認知或信念形成自己的行動決策規則。當參與人的信念與其行動規則形成一致時,納什均衡得以出現。”一旦這種經過雙方仔細考量的均衡出現的時候,科技傳播面臨的困境也就得到極大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陳潔.新媒體時代下的科技傳播發展之探究[J].科技通報,2013(11):235-238.
[2] 薛璐.科技傳播與公眾科技素養之關系研究:以四川地區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4.
[3] 何苗,鄭保章.新媒體時代科技傳播的倫理失范與構建[J].學術論壇,2016(6):11-15,150.
推薦閱讀:《商業觀察》創刊于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全國服務科技信息中心、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主辦的一本高端商業雜志。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1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