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語言學論文發表了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定量方法研究,隨著社會經濟及信息全球化的快速發展, 英語語言是當前國際范圍內最主要使用的語言, 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關于英語語言學的研究記錄。論文對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定量型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語言學論文
這篇語言學論文發表了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定量方法研究,隨著社會經濟及信息全球化的快速發展, 英語語言是當前國際范圍內最主要使用的語言, 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關于英語語言學的研究記錄。論文對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定量型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語言學論文,應用語言學,定量型
0前言
現代社會科學向自然科學借鑒,在很多領域移植了定量型研究這種以精確為特征的方法和技術,這自然有它非常積極的意義。近年來,我國外語教學和研究學術界頻頻聽到和看到“實證性研究”、“定量型研究”的字樣,此類文章占發表論文的比例也在增長。
1定量型研究
質量和數量是兩個基本的哲學概念。唯物主義辯證法認為,一切都是質量和數量的具體統一。質量是把事物與其他事物區分開來的內在規定。它定性地顯示了事物之間的差異。數量是可以用量來表示的量化,而物體存在的尺度和發展則表明物體之間的差異。定性和定量也與事物的性質和數量方面有關。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兩大類科學研究。定性研究可以使用觀察,實驗,理性思考,或與定量數據相結合來做出判斷和推論,并發表意見。論證主要通過文本進行;定量研究以經濟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數據為基礎。管理等許多領域已經移植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技術,并成為了解國情,人的狀況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它也日益滲透到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對教育,新聞,市場的調查,以及人事部門對干部職工的調查和評價,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就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而言,量化研究也很常見。例如,語料庫語言學和語言習得專注于使用經驗方法來研究語言的結構和用法。在我國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界,實證型文章已成為論文和外語教學論文的主流趨勢。
然而,鑒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各種差異,例如研究對象的性質,媒體語言等,應該對社會科學研究的數字化有更客觀的理解。自然科學使用人造語言(如數學語言和各種計算機語言等)研究宇宙中各種常量物質的現象。社會科學也被稱為“軟科學”。它討論了人類的行為,信仰,態度和思想。它審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社會習俗和機構。人類行為和社會生活是流動的,不可預知,不容易觀察,更不用說使用實驗儀器來精確測量。另外,人們的想法是抽象的,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語言通過社會習俗自然形成。吳鐵平指出,自然語言與人工語言的本質區別在于前者含糊不清。其他差異包括:自然語言是開放的,人工語言是封閉的,自然語言中存在語言和語言差異,而人工語言則是中文,它不是;在自然語言中,除了科學術語(接近于人工語言)外,許多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人工語言的特點是每個符號都是明確的;自然語言中存在許多含糊之處(盡管通常可以消除語境。)設計人工語言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歧義;自然語言的許多元素已經包含在話語的預設中。這些謂詞不需要用文字表達,但與計算機類似。用于溝通的人工語言必須預留給所有預設,否則可能會導致誤解。
2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中的定量型研究
從語言學的主流來看,定量研究并不多。語言學數據為基礎的研究使用語料庫。從目前形式主義和功能的兩個主要理論范式來看,前者認為母語人士可以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材料,而一些功能主義學校強調他們必須使用自然語料庫。
應該指出的是,上述兩種理論范式所涵蓋的領域屬于索緒爾內部語言學的范疇。雖然功能主義強調語言外部因素對語言的影響,但其最終目標是分析語言結構?傮w趨勢是以建構理論為主要任務,推導出新的原則和方法。雖然兩個陣營的研究目的,對象,觀察方法和對語言數據的態度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強調理論,所使用的數據及其所進行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定性的。
然而近年來有一種趨勢值得注意,那就是語料庫語言學的逐漸興起。語料庫語言學是一種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它使用大量自然生成的語料庫作為對象。它使用統計技術和定性分析方法來描述語言的結構和用法。它可以應用于幾乎所有的語言研究領域,如詞匯、語法、話語、語言變異、文體學、歷史語言學等。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基于數據的實證研究方法被主流語言學中的理性主義的影響所忽視,語料庫語言學因其技術難度而未被注意到。然而,隨著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再加上語言的哲學思潮向經驗方向的回歸,語料庫語言學方法的優勢日益明顯,取得了顯著成效。
真正意義上的語言學定量研究往往存在于邊緣學科,如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習得等“外部語言學”。這些學科探索社會,文化,心理學和語境等外部因素與語言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所用的一些方法具有科學的特點。他們定量研究常用技術,通過實驗,調查,訪談和內容分析來收集數據,并注意使用經驗方法來研究語言的結構和使用。
3為什么要關注定量型研究
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在發達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中非常流行,技術相當成熟。這是了解國情,人情和其他方面信息的重要工具。許多反映社會和經濟狀況的指數和尺度是定量研究的結果。定量研究技術和這些技術的使用已成為國際慣例。
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定量研究有三個主要功能:首先,它可以量化不能量化的語言現象和特征,如各個領域中某些詞匯或語法結構的出現頻率;其次,它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關系,如注冊與語言結構特征之間的關系,然后以量化的方式解釋語言使用和語言風格(發音)之間的關系,如拉普夫范式;它與實踐密切相關,有利于應用,如研究語言習得者獲取語言詞匯或結構的順序。結果可直接應用于教學和教材編寫。
4結束語
定量型研究的目的是對事物進行分類、比較,以獲得更準確的信息。但如果測量工具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何以企求以此手段獲得的數據會提供非常精確的量化信息?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工具的特性都決定了定量型研究這種以精確為宗旨的研究方法在社科研究中的有限適用性。
參考文獻
[1] 嚴辰松.定量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
[2] 趙元任.漢語中的歧義現象[A].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91-192.
[3] 嚴辰松.談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中的定量型研究方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05):4-6.
推薦閱讀:《語言學研究》Linguistic Research(半年刊)2002年創刊,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類型是語言學。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1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