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劇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外交風云》因其揭秘性地再現了新中國近三十年外交歷史,以及劇中叱咤風云的中外領袖人物真實、生動等成為眾多獻禮劇中一部題材破局,表達新穎,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力作。作為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劇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外交風云》因其揭秘性地再現了新中國近三十年外交歷史,以及劇中叱咤風云的中外領袖人物真實、生動等成為眾多獻禮劇中一部題材破局,表達新穎,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力作。作為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從應當恪守的“大事不虛”的原則即反映的歷史必須嚴守真實、盡可能詳實的原則看,《外交風云》無疑是“達標”的。劇中,觀眾首先看到的是領袖們身上的外交骨氣。新中國在炮火中誕生,英美一些西方國家武力征服不了中國,想從外交上遏制壓服中國。新中國的領袖們帶領剛從戰場上硝煙炮火中走下來的戰士們主動“出擊”,視外交為戰場,視外交工作如戰斗,撐起新中國外交的一片藍天。
新中國外交“大氣象”連著“大手筆”,歷史性大事件的出彩敘述是《外交風云》思想藝術特色。精彩的“重頭戲”有和赫魯曉夫的公開決裂。這是何等的勇氣。頭號社會主義大國,而且當時中國政治上“一面倒”,經濟上嚴重依賴。為什么?這一切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不愿做它的衛星國”。劇中,如果說處理中蘇關系是第一個大手筆,第二個大手筆就是應對中美關系。美國始終把新中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僅實行經濟制裁,而且企圖制造東南亞包圍圈,尤其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陳毅等等老一輩革命家任亂云飛渡,卻能捭闔風云,以過人智慧取得一個個勝利。第三個大手筆中法建交。作為西方第一個和中國建交的大國,中國采取了靈活的措施,從“先破后立”到可以“先立后破”。就是先和中國建交后和臺灣斷交,結局十分圓滿。戴高樂總統和臺灣也都實現了“軟著陸”。第四個大手筆是將外交視野轉向第三世界。
周總理、劉少奇主席親自率團訪問東南亞國家,出席亞非會議,周總理和陳毅外長訪問非洲十國。新中國的外交局面就憑借老一輩革命家的世界眼光和外交智慧最終打開了局面,直到順利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新中國外交上的重大勝利,離不開老一輩革命家的運籌帷幄,離不開他們對世界形勢的高屋建瓴的把握,以及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堅定外交立場。這些,在劇中都通過生動的人物刻劃呈現!锻饨伙L云》因為題材的特殊性,有很多都是領袖級的人物,人物刻劃的難度更大。毛澤東的大智慧,在親自決定新中國外交布局,也在親自挑選駐美駐法大使。劇中讓觀眾看到了他那些超出常人的思維和舉措,如決定派專機接已經因“水門事件”下臺的尼克松訪華;讓韓素音帶信給戴高樂,邀請他訪華。
他喜歡那些能夠正視現實、敢作敢為的政治家。周總理作為“外交總管”長期在外交工作一線,從新中國外交部掛牌子給外交新人們上第一課,到不懼危險、暗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堅持訪問亞非國家。劇中充分展現了周總理的個人魅力。總理對外交部人員教育時說的話:“外交無小事”“你代表的是國家不是個人”至今仍是閃光的外交名言!锻饨伙L云》人物刻畫的生動也體現在其他“大人物”身上。歷史真實,人物生動,歷史和活動在其中的人物兩個方面都能得到充分表現才能夠稱得上是“史詩”!锻饨伙L云》的現實關照性是不言而喻的。雖然現在我們是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但是國際大格局并沒有變。一些國家不愿意看到中國能夠真正的站立起來在世界上發聲。他們總想控制、遏制中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需要的仍是堅定的民族立場和外交智慧,從這個意義上說《外交風云》有打通歷史和現實之功。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2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