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自己一直從事水墨畫創作,不知哪一天我把水墨給弄丟了。我有些惶恐,有些緊張,我是在背宗忘祖,離經叛道嗎?只是我從來沒有止于對水墨藝術的思考,追本溯源,水墨是什么?縱然,在當今,很多的學者賦予了水墨至高無上的文化屬性,告誡大家丟棄它就是離經叛道
自己一直從事水墨畫創作,不知哪一天我把水墨給弄丟了。我有些惶恐,有些緊張,我是在背宗忘祖,離經叛道嗎?只是我從來沒有止于對水墨藝術的思考,追本溯源,水墨是什么?縱然,在當今,很多的學者賦予了水墨至高無上的文化屬性,告誡大家丟棄它就是離經叛道。是的,水墨作為一種特有的藝術樣式,承載了中國人的哲學觀念和精神內涵,是中國文化、審美和情感的重要視覺表現。但是我至今還是搞不清楚,在進行水墨藝術探索的同時為什么終結了色彩的生命?
或許這與特定的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有關吧。有人會說絢爛復歸平淡,但我就喜歡絢爛;有人說五色令人盲,我的經驗告訴我,五色讓人心生美好和歡喜。樸素固然美好,我也深愛至極,但一路走來,內心的自然驅使讓我成為“好色”之徒。我熱愛顏色,如同我熱愛自然和生命一樣。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的生存環境,知識結構,視覺經濟,都在加速的變化,因此,傳統樣式的水墨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視覺體驗的消費,水墨多元化勢必是一種態勢。
我只想順從內心,自然地表達。當然,我并沒有那么自信,我努力地尋找經典中的依據以便給予自己一個佐證和內心寬慰。當我與中國繪畫藝術中的眾多色彩作品相遇時,我便深深的迷戀而更不能自拔,作品里對色彩的態度與我的觀念不謀而合。尤其是中國的佛教壁畫,其中的顏色關系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其色彩觀念極為抽象,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單純的顏色近乎直覺一般的樸素,對人的內心有所感召,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僅有的幾種顏色通過受眾的體會,不僅會衍生愉悅,而且能產生超越世俗的崇高感。這正是我要追求的。我并不是要呈現世俗化的簡單審美,而是更多地關注不同的顏色引發的精神寓義和指向。最近的創作,根據作品主旨的需要我選擇了紅色,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選擇。它不僅好看,具有視覺的張力,而且它還具有眾多積極的寓意和文化內涵。
在中國,紅色寓意一切美好的事物,它是整個民族文化的象征。它吉祥、富貴、浪漫、莊嚴、熱情而充滿著希望,它是力量和信仰的代名詞,這種視覺審美和內心感受是水墨無法給予的。雖然在畫面中我割舍了水墨這種材質,但我依然保留了水墨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涵,畫面所呈現的仍然是東方式的審美,或許這才是水墨的真正意義吧!
結合自己的內心感受和生存體驗,我調制出一種有別于傳統紅色的“紅”進行創作,一種浪漫中略帶誘惑的紅,一種在熱烈奔放中隱藏生命危機的紅。至于最近創作的《溫柔的背后》《如是》等以紅色為視覺主線的系列作品,我并不想做過多地陳述,每一位觀者都能依靠自我的文化架構,自由地參與到作品的解讀中來。相同的畫面會生發出不同的答案,這樣的作品才更有生命力,這是我所期望的。丟掉水墨的“水墨”也是水墨!
文藝研究投稿:抽象繪畫理論的設計
論文摘 要:抽象繪畫作為一種繪畫形式,不僅豐富了繪畫的藝術種類,其理論研究和創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現代設計的發展。下文中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對抽象繪畫理論與現代平面設計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文中筆者將從形式的構成、色彩的意蘊等幾個方面,談談抽象繪畫理論對現代屏幕設計的啟示。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22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