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清代乾嘉時期在中國訓詁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學界早有論述; 乾嘉諸大師如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人卓越的訓詁成就,學界也多有研究。 當然,乾嘉時期的訓詁研究也存在著一些缺憾,比如系統性、理論性不強,尚未形成獨立而嚴整的學科體系。 因此,近百
清代乾嘉時期在中國訓詁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學界早有論述; 乾嘉諸大師如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人卓越的訓詁成就,學界也多有研究。 當然,乾嘉時期的訓詁研究也存在著一些缺憾,比如系統性、理論性不強,尚未形成獨立而嚴整的學科體系。 因此,近百年來不少學者致力于訓詁學學科體系及理論框架的構建,力求使之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 構建新的訓詁學理論體系,無疑應當參稽和厘清傳統訓詁學(特別是乾嘉訓詁學)已有的思想理論、學術觀點,在此基礎上繼承發展、推陳出新,以使所構建的理論體系既與傳統訓詁學血脈相連,又在現代學術語境下充滿生機活力。
曹海東教授《乾嘉學術札記訓詁理論研究》一書(商務印書館2020年8月版,以下簡稱《理論研究》),對乾嘉學術札記中零散的訓詁理論材料進行發掘、整理和研討,類而聚之,剖而析之,議而評之,展現了乾嘉學者訓詁學理論的基本面貌和內在精神,能為上述新的訓詁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提供有益的參考。 《理論研究》約50萬字,主體部分設為七章,從不同的方面對乾嘉學術札記的訓詁理論展開了具體研討。
首章“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總論”主要考察乾嘉學者對訓詁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的認識,具體涉及訓詁之名實、訓詁之作用、訓詁之條件等。 第二章“學術札記中的訓詁對象論”、第三章“學術札記中的訓詁體式論”,分別考察了乾嘉學者對訓詁研究對象(文獻中的文字、詞匯、文法、文理)和訓詁體式(傳注體、辭書體、考辨體)的論述,梳理和闡發了相關論斷。 第四章“學術札記中的訓詁方法論”, 探討乾嘉學者在訓詁方法上的見解、主張,除了闡述常見的“因聲求義”“依形解義”等訓詁方法之外,還著重論述了乾嘉學者在“以圖解經”“名字證發”“以目驗之”等訓詁方法上的理論見解,而這些訓詁方法在目前的訓詁學體系中較少涉及。
第五章“學術札記中的訓詁弊病論”,著重梳理和闡釋乾嘉學者對輕改經字、穿鑿附會、望文生訓、增字解經、不識文法、以今例古等訓詁弊病所作的論述。 此類論述文字發人深省,對當下的訓詁實踐仍具有鑒戒意義。 第六章“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發展論”,發掘和梳理乾嘉學者對漢代至清代各個歷史時期訓詁研究情況的述評,揭示了古代訓詁學發展的脈絡和特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乾嘉學者筆下的漢語訓詁學史。 第七章“學術札記訓詁理論的綜合考察”,是從宏觀的角度對乾嘉學術札記中訓詁理論進行考察和評價,作者以現代學術眼光審視其訓詁理論的特點、缺陷、貢獻及影響等,并作出了定性判斷與評估。
《理論研究》中不僅內容豐贍,而且特色鮮明:
其一,旁搜博討,資料詳備。 該書所使用的札記材料,主要來自乾嘉時期的札記類圖書,如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引之《經義述聞》之屬,其次是乾嘉學者所撰的序跋、書牘類文章。 上述文獻的數量龐大,且含于其中的訓詁理論材料大多為只言片語,零星散見,猶如零珠碎玉、吉光片羽,搜檢頗為不易。 而該書作者不避繁難,孜孜矻矻,從上述浩如煙海的札記文獻中窮搜博輯,發掘和爬梳出了大量有價值的材料。 故該書具有資料詳備豐贍的特點,堪稱是乾嘉訓詁理論材料的淵藪。 黃樹先教授在為該書所作的序言中說:“此書纂集乾嘉時期大量原始訓詁資料……便于讀者系統閱讀。 是書有類書的性質。 ”
其二,論析客觀,闡說允當。 綜觀該書可見,作者或對學術札記訓詁理論材料進行甄辨、考證和分析,作出釋讀,提煉出理論要點; 或運用現代學術原理、現代學術話語對訓詁理論材料進行富有建構性的闡釋和演繹,由此激活和創生清儒訓詁理論的思想內涵,使之與現代學術接軌; 或對學術札記中訓詁理論進行考察分析、理性反思,于其利弊得失作出論評……這些研究,均能做到從原材料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客觀允當,因而能真實地呈現乾嘉學者的訓詁理論研究成果。 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 當前,學界不乏以現代學術觀念和話語對傳統訓詁學理論進行闡論者,但有的不免陷于生搬硬套,不得其實。 相形之下,《理論研究》的研究顯得難能可貴。
其三,有補實用,頗資參考。 該書所發掘、整理和闡釋的訓詁理論材料,大都出自乾嘉時代的訓詁大師或訓詁名家之手,多有自得之見、精邃之論,都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能為今天的訓詁理論研究提供一些參考資料以及思想觀念上的啟示; 今人以此為津梁,取資深造,可繼續從事相關研究。 再者,乾嘉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理論,是學者們長期訓詁實踐的結晶,凝聚著一些成功的經驗和方法,《理論研究》對此加以發掘和總結,既可為今天的專業人士從事訓詁實踐提供借鑒,也能為今天一般學人解讀古代典籍提供指導。
作者:李家傲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27738.html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