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醫學論文》 淺談新生兒發生嗆奶時的預防及處置策略> 正文

    淺談新生兒發生嗆奶時的預防及處置策略

    所屬分類:醫學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0-06-28 16:35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兒發生嗆奶時的預防及處置策略。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間,我院隨機選取產后母嬰同室病房單胎妊娠產婦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產婦及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產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做好預防新生兒嗆奶工作,對產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兒發生嗆奶時的預防及處置策略。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間,我院隨機選取產后母嬰同室病房單胎妊娠產婦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產婦及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產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做好預防新生兒嗆奶工作,對產婦和新生兒先實施常規護理基礎上,再增加新生兒嗆奶護理干預,詳細統計新生兒嗆奶發生率,并總結相應的新生兒嗆奶時的處置策略。結果經過護理干預,60例新生兒中,有4例發生嗆奶,占比為6.7%,經過有針對性的處置后,均得到良好解決。結論采用綜合護理方式對新生兒嗆奶進行預防和護理,是確保嬰兒安全、減少護理安全隱患的重要措施,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新生兒;嗆奶;預防策略;處置策略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

      新生兒消化道生理結構特殊易發生嗆奶,又由于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咳嗽等反射很弱,在吸氣的瞬間奶汁進入氣管不能咳出,導致氣道機械性阻塞發生窒息缺氧,嚴重時會導致新生兒窒息、猝死[1]。產后母嬰同室病房內大多數家屬缺乏育嬰經驗,必須要加強護理干預。為研究新生兒發生嗆奶時的預防及處置策略,本文選取產后母嬰同室病房單胎妊娠產婦60例,進行分組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本文研究對象的60例產婦,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及孕周分別為(29.18±6.82)歲與(37.75±0.31)周,其中,初產婦42例,經產婦18例。產婦均符合本文研究納入標準,無心肝腎等嚴重疾病,并排除患有產后并發癥、遺傳性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產婦,可繼續下一步研究。

      1.2方法

      對產婦和新生兒先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監測各項生命指標、給予口頭健康知識講解等。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增加新生兒嗆奶護理干預,詳細如下。

      第一,預防措施。①圍生期健康教育。在我院的孕婦學校利用授課、觀看視頻的方式介紹了新生兒嗆奶的預防和護理,包括正確的喂哺時機和姿勢、如何排出胃內空氣、發生嗆奶時的緊急處理等,并發放宣教資料。②產后評估及健康教育。產后由責任護士評估新生兒家屬的照顧能力,對于純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應在協助母兒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的同時評估母親乳頭、乳汁情況及新生兒吸吮能力,并做針對性的指導。對于人工喂養的新生兒,應教會家屬準備配方奶,并示范奶瓶的使用。為了便于家屬接受教學內容,我科使用了嬰兒模型進行哺乳、拍背、嗆奶處理的示范,并在每個星期開設針對產婦及家屬的母乳喂養知識培訓課2次,通過觀看視頻來加深印象。

     、弁晟茡尵仍O備、加強護士培訓。在護士站備好新生兒吸引球、吸痰器、吸痰管、簡易呼吸氣囊、新生兒轉運車等搶救設備,專人管理,定時檢查,保持設備功能完好。將新生兒嗆奶的預防和護理納入操作培訓內容,請新生兒科護士正確示范,讓母嬰同室護士與新生兒科醫生進行模擬演練,強化團隊精神,有條件時讓產科護士到新生兒科進行輪轉學習。

     、芎侠砼虐,定時巡視,有危機意識護士以“以老帶新”的搭配進行排班,降低由排班不當帶來的護理風險,新生兒護理均按一級護理要求,每小時進行巡視,督促家屬將喂哺后的新生兒置于右側臥位,勿以衣服、包被覆蓋新生兒頭面部,尤其冬天時不要包裹過多、過重、過于束縛的被服,注意觀察其面色、哭聲、呼吸狀況,一旦發現嗆奶立即按新生兒嗆奶搶救流程處理,并報告新生兒科醫生。

      第二,護理措施。①發生嗆奶時緊急處理。一旦發生嗆奶,立即評估嗆奶程度,若新生兒僅表現為咳嗽,并在嘴角或鼻腔見乳汁但無面色發紺,說明嗆奶程度輕,應將患兒置于側臥位,頭偏向一側,用空掌心幫助其拍背并清理口鼻腔;若新生兒表現為面部發紺,哭聲差或無哭聲,說明嗆奶程度重,此時護士應立即將患兒置于大腿上,使其頭低足高傾斜45~60度,并用力拍背幾次,利用該體位將氣管內的乳汁引流出來,清理口鼻腔,隨后通過彈腳低、搓后背刺激患兒咳嗽啼哭,使氣道完全開放、通暢。若經上述處理后新生兒哭聲仍差,發紺持續存在,應立即通知新生兒科醫生,同時給予負壓吸引吸出口咽部的乳汁并給氧;若新生兒無呼吸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步驟進行救護,記錄搶救過程。②后續護理。對于需要轉科的新生兒,配合醫生進行轉科前準備,安撫家屬情緒,攜帶氧源、指脈氧監護儀、簡易呼吸氣囊等搶救設備,將新生兒轉運至新生兒科。未轉科的新生兒應做好交接班,嚴格巡視,重點觀察。

      2結果

      經過護理干預,60例新生兒中,有4例發生嗆奶,占比為6.7%,經過有針對性的處置后,均得到良好解決。

      3討論

      嬰兒吃奶過程中或吐奶,奶汁誤入了氣道叫做嗆奶,嗆奶嚴重者,奶汁可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奶汁堵塞了氣道發生呼吸困難和缺氧,稱為嗆奶窒息,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引發新生兒嗆奶的因素較多,由于新生兒的食管缺乏腺體,食管壁肌肉發育未臻完善,再加之嬰兒胃呈水平位,胃的肌層亦發育不全,且賁門較寬,括約肌不發達,其關閉作用不夠強,故易發生嘔吐和溢乳。同時,喂哺姿勢不正確、在新生兒哭鬧時喂奶、母乳分泌過多過快、擅自添加配方奶等,也均能造成新生兒嗆奶[2]。根據相關文獻報道,將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正確應用于產后母嬰同室病房的護理工作中,可有效預防新生兒出現嗆奶情況。

      綜合護理干預是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并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其進行多方面的護理干預工作,以提升總體護理效果及護理安全性,臨床驗證其效果是比較理想的[3]。在本文中,對產婦和新生兒先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監測各項生命指標、給予口頭健康知識講解等。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增加新生兒嗆奶護理干預。

      結果顯示,經過護理干預,60例新生兒中,有4例發生嗆奶,占比為6.7%,經過有針對性的處置后,均得到良好解決。這與已有的文獻研究結果相近。綜上所述,新生兒嗆奶的預防和護理是圍生期父母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應進行更普及的宣傳。做好新生兒嗆奶預防與處置工作,不僅能避免新生兒窒息、肺炎等并發癥,更能為進一步救治贏得寶貴的時間,保證新生兒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宗小險,虞愛花,張彩麗,陸梅霞,呂靜敏.產后母嬰同室病房發生新生兒嗆奶的預防及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3):136.

      [2]韋柳延.產后母嬰同室病房發生新生兒嗆奶的預防和護理[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05):125-126.

      [3]強靜.新生兒發生嗆奶時的預防及處置[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1):153-154.

      作者:梁麗嫦

      婦科論文投稿刊物:《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月刊)創刊于1985年,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實用醫學雜志社主辦的全國性婦產科學技術類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yxlw/23258.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