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顱內手術后的并發癥非常難護理,作者在這篇顱內中提供了顱內動脈瘤病人術后護理詳細辦法,以供參考。《 中華護理教育 》主要報道護理教育、科研動態、反映護理學科發展熱點。本刊愿為廣大護理教育工作者、護校學生、臨床護士提供了解行業科技信息的窗口和學
顱內手術后的并發癥非常難護理,作者在這篇顱內中提供了顱內動脈瘤病人術后護理詳細辦法,以供參考。《中華護理教育》主要報道護理教育、科研動態、反映護理學科發展熱點。本刊愿為廣大護理教育工作者、護校學生、臨床護士提供了解行業科技信息的窗口和學術交流的平臺。
【摘 要】顱內動脈瘤手術后的病人采取合適的護理方式能保證術后減少并發癥發生的幾率。本文主要從體位護理、呼吸道的觀察與護理、腦室引流管的觀察與護理、傷口護理、心理護理等幾個方面介紹顱內動脈瘤病人術后護理的經驗。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術后護理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環節。顱內動脈瘤在臨床上可因血壓突然升高、情緒激動、用力大小便等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臨床上常以手術方法切除病變血管及夾閉動脈瘤。為了使病人早日康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護理病人。
1 體位護理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臥,頭偏向健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2)清醒后,血壓平穩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回流,降低顱內壓,避免壓迫手術傷口。(3)介入栓塞治療的病人術后絕對臥床休息24小時,術側下肢制動8~12小時。(4)搬動病人或為其翻身時,應扶持頭部,使頭頸部成一直線,防止頭頸過度扭曲或震動。
2 一般護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2.2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對光反射、肢體活動、傷口及引流液等變化,注意有無顱內壓增高或再出血跡象;
2.3 遵醫囑使用抗癲癇藥物和抗生素;
2.4 術后當日禁食,次日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昏迷病人經鼻飼提供營養。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保持大便通暢[1]。
2.5 保持病房內清潔衛生及空氣流通。加強對患者的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生活護理及心理護理。對于小兒、神志不清、躁動的患者應有專人看管,必要時使用約束帶。
3 呼吸道的觀察與護理
3.1 氣管插管的護理 ①約束好患者,防止患者自行拔管;固定好氣管插管的位置,檢查其深度及氣囊充盈度,防止滑出或移位。②觀察呼吸頻率、雙肺呼吸音、動脈血氧飽和度(要求維持在95%以上)。③及時有效地吸出氣道內和口腔的分泌物,嚴格無菌操作,每次吸痰時間<15秒/次,做到輕、提、轉、快、抖,吸痰前后充分吸氧,防止患者缺氧及氣道黏膜損傷;吸痰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痰液、面色、血氧飽和度及胸廓動度等,若發現異常,立即匯報醫生,予以及時處理。④拔管前吸盡氣管內分泌物,拔管后即翻身拍背,做口腔護理。
3.2 協助咳嗽、排痰 ①病人清醒后給予半臥位,立即鼓勵并協助深呼吸和咳嗽,咳嗽前給病人叩背,叩背是由下而上,由外向內輕叩震蕩;②對于痰液粘稠者,可用藥物進行超聲霧化,以達到稀釋痰液、解痙、抗感染的目的;③對于咳痰無力者,可用鼻導管行深部吸痰或纖支鏡吸痰,必要時可考慮氣管切開。
3.3 觀察 密切觀察病人呼吸頻率、幅度及節律,雙肺呼吸音;觀察有無氣促、發紺等缺氧征象及動脈血氧飽和度情況,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4 腦室引流管的護理
4.1 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管、引流瓶,各接頭部用消毒紗布包裹;
4.2 保持引流瓶通暢: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成角、折疊,應適當限制病人頭部活動范圍,活動及翻身時應避免牽拉引流管。注意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若引流管不斷有腦脊液流出,管內的液面隨病人呼吸,脈搏等上下波動多表明引流管通暢;若引流管無腦脊液流出,應查明原因,通知醫生。
4.3 注意引流量不超過500毫升為宜。
4.4 觀察并記錄腦脊液的顏色、性狀及量: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無沉淀,術后1~2天腦脊液可成血性,以后轉為橙黃色,若腦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腦脊液的顏色逐漸加深,常提示腦室內出血。一旦腦室內大量出血,需緊急手術止血。腦室引流時間一般不超過5~7天,時間過長有可能發生顱內感染[4]。感染后的腦脊液渾濁。呈毛玻璃或有絮狀物,病人有顱內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現。
4.5 引流管的位置:嚴格保持引流袋無菌,引流袋懸掛于床頭,高于腦室10~15cm處或遵醫囑,切不可隨意移動引流袋的高度,位置過高影響腦脊液的引流,使顱內壓增高,過低使腦脊液流失,導致顱內壓低。搬動患者及傾倒引流液時應暫時夾閉引流管,防止逆流或空氣進入[2];
4.6 每天更換引流袋,準確記錄24小時引流量。
4.7 拔管前一天試行夾管,觀察生命體征、瞳孔,有頭痛、嘔吐、血壓升高時,應重新開放引流管。
5 皮膚護理
定時翻身,一般每1~2小時翻身1次,若皮膚出現壓瘡,每半小時翻身1次;半臥位,頭及四肢墊軟枕,臀部墊海綿墊,定時變換頭部位置;每次翻身時,密切觀察皮膚顏色情況,出現皮膚問題,及時處理。
6 傷口護理
術后應嚴密觀察切口引流管的情況,若引流液為鮮紅、粘稠,可能有活動性出血,應及時通知主管醫生。若引流液為粉紅色呈水樣液,懷疑為腦脊液,及時通知主管醫師,同時將負壓改為常壓。保持切口敷料整潔干燥,發現敷料潮濕及時通知醫師更換。
7 加強心理護理
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情緒激動,因為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小動脈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可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8 并發癥的預防
、俜尾坎l癥預防:鼓勵病人咳嗽排痰,以增加肺活量并隨時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②如病人出現神志改變和頭痛、嘔吐,可能有腦水腫或顱內出血,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③預防褥瘡:每1~2h翻身1次,避免皮膚長期受壓破損,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床單。④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每次進食后應漱口,以去除食物殘渣,預防口腔感染[3]。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yxlw/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