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國民族主義思潮在亞裔美國文學作品中的運用_《作家》2014年02期
所屬分類:政法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4-04-28 16:01 本文摘要:注:本文摘自《作家》2014年02期,作者:陳海貝,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在美國文學作品中,亞裔作家的作品一直都帶有美國弱勢群體的自我意識,而這種帶有自我意識的非主流作品卻一直都受到美國本土文化的排擠與貶低,亞裔身為美國那個年代最弱勢的群
注:本文摘自《作家》2014年02期,作者:陳海貝,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在美國文學作品中,亞裔作家的作品一直都帶有美國弱勢群體的自我意識,而這種帶有自我意識的非主流作品卻一直都受到美國本土文化的排擠與貶低,亞裔身為美國那個年代最弱勢的群體在兩種文化的沖突之間艱難前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亞裔作家受民族主義思潮影響,進行了無聲的抵抗,大量優秀文學作品橫空出世,對社會最底層的勞苦人民的生活進行了重點描寫,控訴著美國對于亞裔的歧視及貶低,給美國文學帶來很大沖擊。
【關鍵詞】:民族主義思潮、亞裔美國文學、作品探究
一亞裔美國文學的定義
在概念上,亞裔美國文學屬于一類特點鮮明的文學形式,創作靈感通常來自亞洲的移民及后代的故事與其思想,也通過英語來傾訴以及宣泄自身的情感和需求。可以說,在美國的文學形式、流派中,亞裔文學擁有最高的識別度?梢哉f,亞裔文學的興起,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這時的美國文學剛剛經歷過猶太裔以及非裔美國文學的洗禮,正處在一個相當敏感的時期。就是在這個時候,亞裔美國文學異軍突起,對美國文學界形成了巨大沖擊,無論是思想還是表現的具象,都帶給美國文學一種全新的感覺。亞洲人進入美國的時間并不算晚,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期,當時白人占主導地位。亞裔美國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美籍亞洲人——像黑人一樣不被白人接納、重視和平等對待。因此,他們生活在一個無聲、黑暗的世界,游離于美國當時的主流文化和正常社會生活之外。直到上世紀中葉,美國相繼爆發了對婦女權利等一系列權利保護的解放運動,亞裔美國人才逐漸有了對權利的維護意識,一方面也有效推動了亞裔美國文學的發展。但是,那個時代的美國文學界,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當排斥和反對這些亞裔文字作品的,在傳統的美國文學看來,這些亞裔美國文學作品是不正統的。由于這些非正統的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對于舊時代思想的一種挑戰,因此,亞洲群體在美國發表作品本身就具有難度。傳統的美國文學并不接受亞裔美國文學,這其中的原因是很廣泛的:一方面是亞洲人的思想有別于美國人,另一方面是當時政治、經濟的現狀。這些都導致亞裔美國文學在美國很難被接受,所展現的思想也很難被美國社會所認同,亞裔作家的文學作品在美國難以發行和流傳。
二亞裔美國文學的反叛體現
亞裔美國文學有一個很鮮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反叛體現。這種反叛體現很大程度上直接體現在亞裔美國文學的內容上。亞裔美國文學,大多數都是描寫受到排斥的亞洲人民在美國的生活,利用這種題材內容來進行精神上的反叛和斗爭,這是亞裔人民為捍衛自己利益的體現。美國主流文化對于其他民族的貶低與排斥,最終導致了亞裔美國文學的反叛性體現。亞裔美國文學體現的是一種民族主義思想意識,這從亞裔美國文學一直探討的內容就可以看出。在亞裔美國文學之中,探討對民族的認同一直是不變的主題和內容,也正是這種內容才反映出亞裔人民的民族主義思想意識,而這種意識,也是面向整個美國以及所有美國國人的。在亞裔美國文學發展的不同階段,亞裔美國文學一直都在針對所謂的“美國”進行著探究,作品中涉及的方面也一直沒有離開過美國社會以及美國各民族,這是亞裔美國文學民族主義思想發芽、成長的土壤。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亞裔美國文學大放異彩。首先,華裔美國人趙建秀等年輕亞裔作家群體崛起,代表作品有趙健秀1974年編集出版的《哎呀呀呀!亞裔美國作家文集》和湯亭亭的《女勇士》,前者發出了亞裔美國作家們被壓抑已久的聲音,是亞裔美國人向美國文學界發出的“亞裔美國文學的獨立宣言”;后者則一出版就一舉成名,在美國文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取得了亞裔美國文學在美國文學界史無前例的地位。這些作品拉開了亞裔美國文學走向繁榮的序幕。本文將亞裔美國文學的發展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由自傳和短篇小說逐漸興起
追溯亞裔美國文學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最早的亞裔美國文學出現在19世紀末期,初期的亞裔美國文學主要是第一代移民之作,因為長期以來在美國遭受種族歧視,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均受到排斥,長期被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處于沒有人權的外族人行列,其作品大多是以身居美國、心系故鄉的“異鄉人”的身份來寫的,基本上是記錄自身遭遇的種種經歷的傳記作品。這種思想潮流反映的正是當時廣大亞裔移民在美國最底層社會艱難生活的思想活動,而這也正是由于亞裔族民長期處在被壓抑、歧視的環境之下,理所應當產生的心理。
華人移民作家李恩富于1887年出版的自傳《我在中國的童年時代》,是亞裔美國文學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而其后出現的比較知名的作家則是一對混血兒姐妹艾迪絲·茂德·伊頓(中文筆名為水仙花)和溫妮弗萊頓·茂德·伊頓(日文筆名為OnotoWatanna),她們的代表作品分別是《春香夫人》和《日本的紐梅小姐:一個日裔美國人的浪漫故事》。李恩富和水仙花的作品雖然涉及到北美洲的人物,但其故事背景都是在亞洲,并且他們的作品大多迎合美國人對東方異國情調的獵奇心理,反映的是上層人的生活,并未言及普通亞裔勞動者所遭受的歧視與壓迫。而艾迪絲·茂德·伊頓的作品與他們的不同,她不僅僅寫上層人的社會生活,也介紹普通人、底層人的生活與遭遇。在當時反華、排華之風盛行之際,她努力消除白人的種族偏見,敢于為華人伸張正義。40年代以后陸續出現的華裔、日裔第二代作家則通過家庭這一舞臺來展現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并由此確立自己的身份屬性。其中比較著名的作家作品為華裔作家劉裔昌的《父親與其光宗耀祖的后代》和黃玉雪的《華女阿五》。前者描寫了父子兩代人之間的文化和價值觀的沖突以及兒子力圖并“成功”地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心理和生活歷程。后者表現了出生在華人家庭的女兒如何與有著中國重男輕女思想的父親進行抗爭、追求女性獨立、在美國社會靠個人奮斗取得成功的故事。
總而言之,第一代亞裔美國作家大都是記錄自己或者他人在美國的生活經歷,他們是向美國白人讀者介紹亞洲文化和民族習慣的友好使者,作品中缺乏追求自我意識和對民族歧視的激烈批判。
2在文化沖突中建構少數族裔的文學發展
在美國出生、擁有公民權、英語作為母語的第二、三、四代亞裔移民后代,在美國白人學校里接受了強調自我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和男女平等的理念,這種價值觀和理念恰恰與母國文化中的集體利益至上、內斂、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發生了沖突。日裔加拿大人喬伊·小川的《嬸嬸》表現了作者在尋求自己少數族裔身份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沖突經歷。另外,著名作家伍慧明寫的《骨》就深刻地從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中,由小見大地分析了中國移民并最終肯定自我價值這一歷史現象與過程。但是,由于亞裔文化的民族主義在最初是從屬于民族認同的,其本質上體現了它與美國文化民族主義的趨近性。以上這些亞裔作家的主題多種多樣,不僅有父母輩與子女、美國與原祖國在觀念和思想上的沖突,而且還有對種族歧視的抗爭,并且包括了日裔美國人被關進集中營、在日本對朝鮮的殖民之下韓裔美國人的生活等二戰情景的文字。這些作品究竟是源自怎樣的力量?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亞裔作家們受到了美國白人民族的歧視而壓抑所積蓄并爆發的能量。而這也重新塑造了亞裔女性在美國被嚴重扭曲的形象。本階段作家在尋求身份的道路上,大都經歷了向主流文化同化、經過兩種文化沖突和和解最終同時接受了雙方文化、建構了自己的亞裔美國人的身份屬性的心路歷程。
3亞裔美國文學的多元化主題及個性化聲音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亞裔美國文學有了一個全新的方向,并且與原本的亞裔作家相對應地,出現了一批深感后殖民主義思潮的新移民作家,他們的作品充斥著疏離、遷徙以及混血等現象,即在人口的流動中對自身在認知層面上的一個全面提升。同時也出現了許多詭異、怪誕的題材(如同性戀等)來嘗試挑戰主流文化。可以說,美國文學此時再也沒有小覷亞裔美國文學,而通過殖民思想以及移民等所產生的不同思潮也在不斷地沖擊著美國原本的文學。這時候表現出來的主題也多是疏離的身份以及多元的主體行為,這主要都是因為亞裔美國文學的批評標準的變化,亞裔美國文學的發展也終于受到了影響。1965年,亞裔美國文學得益于美國出臺了改良后的針對移民的政策,開始走向成熟,其思想也開始被美國傳統文學所認同和接受,新的移民政策實施后,新移民的增加使得知識分子數量增多。這些新的移民與老移民不同,他們曾經移民過很多國家,會講英語,而且還很有知識并且擁有物質基礎,強烈地影響了亞裔美國文學中的思想潮流。一方面,這些知識分子在很多地方居住過,擁有強烈的世界居民意識;另一方面,此類伴隨著一定獨立意識的意識形態的移民使得亞裔美國文學開拓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文化革命》(1994)就是一部主要以同性戀作為一種離經叛道的現象對當時傳統觀念的沖擊為題材的短篇小說。KittyTsui的《吐火女人之言》以及隨后另外一部同樣出自該名華裔女作家的《氣喘吁吁》則是通過對女同性戀的情感、欲望的描述來欣賞了女子的形體美。妮娜·里維爾的《必然的渴望》則細致體現了高中女子思考了美國非主流文化以及族群中的交往關系和性取向問題。這些作者以他們的文字向美國主流社會發出了壓抑已久的聲音,向美國白人社會對亞裔美國人的刻板形象進行了挑戰,探索了同性間新的關系。
盡管亞裔美國文學在范圍上相對廣泛,但也能歸納出兩點,即:集成和創新。所謂集成,就是指保留原本民族文化里的精華部分,并對其掩埋的部分進行不斷挖掘,盡可能多地展現出祖國在歷史和人文上的文學魅力;而創新則是不停地對全新的文化進行探索,要對東西方的差異兼容并蓄,而逐漸發展成獨具特色的文學現象。
三結語
從美國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原本就是一個移民國家,這種特性導致美國擁有眾多移民,也導致美國存在很多族裔,但是這些族裔并沒有得到他們應有的地位,由于深植于美國人思想中的種族歧視與排斥使其難以生存,在這種情況下,亞裔一直在進行著無聲的反抗,文學作品則成為他們最有力的抗爭工具和發聲的“擴聲器”。從順受到反抗,從民族主義到自我意識,從單元價值體系到多元文化的融合,亞裔作家們不斷在對自身思想文化觀進行著修正與發展。亞裔美國文學的迅速崛起與發展,不但使其在美國文學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對美國社會形成了強烈的沖擊。
【雜志信息】:
《作家》是吉林省作家協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國唯一的彩版文學雜志,國際刊號ISSN1006-4044,國內刊號CN22-1028/I,郵發代號:12-1,曾用刊名《長春》!蹲骷摇芬驯辉u為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北京大學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覽》連續四次將《作家》列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吉林省十佳、雙十佳期刊,東北三省優秀社科期刊;《作家》曾以發表的作品獲得全國短篇小說獎、三屆中國文學最高獎--魯迅文學獎,是很具有影響力的刊物。
本刊已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文核心期刊(2008、2004、2000、1996、1992)、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來源期刊、東北三省優秀社科期刊。
【投稿須知】:
1、論點新穎,論證充分,結論可靠,條理分明,數據準確,文字精練。
2、您的稿件除正文外還應包含如下內容:郵編;詳細地址;單位;聯系電話;電子郵箱;作者簡介(出生年、性別、籍貫、職務、職稱、學歷、研究方向);投稿日期;中英文題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參考文獻類型等。如有缺項請補充完整。
3、本刊對所有稿件有刪改權,如不同意刪改,請投稿時注明,切勿一稿多投,來稿一律文責自負。
4、稿件以word文檔(電子文檔)格式上交。每版字數2800字-3000字,不包括圖、表。
5、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6、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7、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8、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9、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1165.html